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近期桌球領悟

1. 桌球很講穩定性,所以要善用自己身上穩定的關節來作為動作構型的支撐點

2. 打球的上升期,拍面要蓋; 打球的下降期,拍面近 90 度,除非用拉的

3. 打球的上升期可以借到對方的力,打下降期則偏向自身發力; 不出台球稍高是可以拉的,拉上升期,擊球的上半部,半出台球則是打球的下降前期成功率較高。

4. 長顆若用嗑(由上往下)的,旋轉會顛倒; 用推的則球會變空,應對空球記得用適當力量推回去,不要加旋轉,這樣回來的球性還是差不多,記住長顆無法主動加旋轉,只能借對方的,所以我們也不要主動加旋轉,否則旋轉的顛倒會讓人混亂。今天和我雙打的隊友,知道我比較擅長拉下旋,所以他發側上旋,讓回球帶有側下旋我好拉球。

5. 長顆發空球,回來還是空球,只是會有一點沒力飄飄的,此時考驗主動發力,要墊步上前打,記得拍面近 90 度往前發力即可,不要再往上,這比較不符合我平常的發力習慣,要特別調整。

6. 長顆只能借力,不好主動發力,所以你過去的球越有力他越喜歡,反而是透過力量適中的推球透過落點變化,等對方冒高出機會時再一板沖死。

7. 拉 Loop 過去,長顆往往用嗑的,這時球會變成網前的弱下旋,沒特別高就墊步上去衝死對方(是機會點),但要記得球是有下旋的。

8. 反手打球其實和正手一樣,應該先從平擊推球開始練,中直也一樣,感受扎實的擊球感和延伸(作為後續拉的基礎),而不是一開始就要摩擦,此時也要練習怎麼用手和身體重心搭配起來去控球。

9. 左推右攻其實是練小墊步和正手拉直線/斜線調節的,正反手若基本穩定,接下來就是要練習讓腳不停跟球,這是打好球的基礎,接下來也才會有不定點練習。記住就算是打正反手定點,還是要讓腳打一下就墊一下腳,這個是為了讓腳習慣常態去動,以便下意識去找最好的擊球位置(詳見此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6iLxGsbV8)。

10. 可以利用桌上那條中間白線作為正反手練習穩定性時的基準。



以下節錄:https://kknews.cc/zh-tw/sports/96mpa88.html

4、破解長膠的「擋」(平推)

長膠推擋,主要運用於回擊對方攻球或前沖弧圈等速度比較快的來球時,此時的回球往往帶有一定的下沉,並且由於長膠的大多數反作用力通過球心,球在空中運行時,有一定的晃動感。球的速度前半段表現很快,也就是球脫拍的時間比較短,但過網以後的後半段運行速度則比較慢。


在回擊這種球時,對於業餘選手來講,可把它當作一般性的下旋球進行回擊。擊球的時間可適當晚一點,這樣有利於對準球。水平較高者可根據自己的戰術意圖和基本功的紮實程度選擇拉球或者搓球進行回擊。


5、破解長膠的「磕」(由上往下)

長膠運動員在回擊加轉弧圈球和正膠拉的小上旋時,常採用磕的技術。由於這項技術主要用於對付速度不是很快的上旋球,根據長膠擊球性能的基本原理,此時的回球一般帶有較強的下旋,球運行中的晃動感不大,速度比較慢,球落台後不太往前走,弧線中的打出距離較短。

在回擊這種球時,建議業餘愛好者多使用搓球。有一定手感的選手,可練習一板接觸球中下部往上提拉,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托」球技術。


6、破解長膠的「拱」(由下往上)

拱是長膠運動員對付一般下旋來球的技術,它帶有一定的進攻性。這種球一般具有上旋球的性質。球出手時的速度比較快,同時,由於磨擦較少,作用力通過球心的成分較多,球在空中有較強的晃動感。

回擊時,要特別注意對準球,可適當放慢速度,不要被對手出手時的速度所迷惑,球過網後的速度會銳減。如果用正手攻球或拉球回擊,要注意不要拉手過大,收住手,用中等力量即可。反手位可直接用推擋或反手撥回擊。在站位上,不要向後退得太多,因為球在落台後的第二弧線運行距離是不會很長的。

2020年12月5日 星期六

靜心

我最近領悟了一些道理,讓我原本比較紛亂的心好像漸漸的靜了下來

那就是:做就對了、要有明確的動機、要把耳朵打開(隨時調整)、聽反饋意見時自尊不要抬得那麼高,最後,則是勇氣

雖然只是小小的轉念,卻幾乎貫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意識到之前的生活之所以會不順遂,都是因為上述這些原因

例如:

1. 自己其實不明白做這件事的動機,抑或是我做的事情和我的動機搭配不起來,那就是事先沒有想清楚,或是出手時正在情緒上,導致行為受到情緒干擾太重的問題。又,很多時候我太在意每一步的細節,一種情況是最後淪為「見樹不見林」,忘記去達成一開始的目的; 另一種是忽略了「其實只要達成目的, 不一定要每一步都符合我的預期」,而陷在過程中的種種情緒裡無法自拔。

想想 Kevin 那時給我的一句話:「問問題的對象如果是你的老闆,當他的回答你聽不懂時,你就知道要換個方法了」,這句話對我來說有很大的啟發,是啊,只要能達成目的,為什麼不換個方法呢?

2. 又或者是一直想想想,卻沒有實際的行動,等到時間快到時再來焦慮,自然會讓心情很糟

3. 怕難,所以一直不出手,但越拖越焦慮,還不如做了以後去接受一定不完美的第一版,再來調整就好。而這點又會關聯到,我對於挫折的耐受度特別的低,別人只要說了一些批評,我馬上就會滿臉通紅。但這邊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說要對別人的話一律都當耳邊風,而是「要隨時把耳朵打開」,聽完建議後盡快消化,然後做調整,我以前可能很快就陷入自我防衛機制中,而把這段談話轉化為「攻擊 - 反擊」模式了,有關係的長輩看你不受教,自然會越來越生氣,語氣越來越強硬的要你接受(在我們家尤其是如此),沒關係的路人看你不接受,就乾脆閉嘴少講。

我發現自己桌球球齡雖長,但進步有限也是因為這樣,因為我沒有真正「在練球」,沒有真正得理解在練的項目的意義,只顧一直無意識地重複著動作,實戰時只顧著照自己的意思打球,殊不知桌球講求的是穩定、是隨著來球調整自己,「打一拍墊一步」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腳下要時時調整,以便讓出手時身形處於最自然的狀態,拍面也要隨來球隨時調整,這些都是每一球都要動腦的地方。

我發現演講時的緊張也來自於自尊太高,導致內心專注的事情並不是在講的內容,而是擔心講之後被人批評講的不好,有了這點認知後,我想或許我就可以逐漸擺脫演講的緊張了,要調整心態為「我是來傳達我準備的東西,反饋是幫助我下一次表現得更好」。

4. 發現之前會覺得聽東西常常聽不懂,反而是因為我當下太急著要懂,所以一遇到不懂的東西、或是對方沒講到的環節,就開始緊張,就開始想要發問,導致後面的東西完全沒聽到,殊不知通常答案會在整段話聽完後自然明白,聽自己的錄音回放,發現自己常常會問一些別人前面已經講過的東西,也是繃太緊所導致。這點和讀書的速度有關,可以和「雪球速讀」法做一個關聯,這種速讀法講究先快速看完一本書,不要拘泥於一小部分的不懂。

5. 當然不是說懂了以上的事情,人生就一帆風順了,只是因為知道了自己是這樣的人,可以把心安下來而已(心安下來便可以專心做事, 這點差很多),相反的人生還是有很多不如意、挑戰,但我相信只要順從自己的心,找出當下自己最需要做的事,然後應用上述法則去把一件一件事做好,成功自然會一步一步到來。

說實在的,只要演講時不緊張,挑戰時不緊張,能夠讓大腦順利發揮,我覺得就差很多了。只要讀書時不要三心二意,也就非常棒了,簡言之,這就是我之前很嚮往的「Fearless」狀態。

如果客觀的看事情,會發現只要行動準則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能從錯誤中總結改進方案,優勢就會越來越累積,人也就越來越有成就、越來越有自信、越來越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不是淪為情緒或他人想法的魁儡。


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父親

今天去參加課程,課程本身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

而是我在課程進行中時,腦中突然閃過一個想法

近幾年觀察下來,其實父親是一個滿偏向務實、結果導向的人

也就是只要結果好,其實他的疑慮就消除大半

但我們從小都只看到他偏向說理、理想性的一面

所以我們與他的討論也就只停留在抽象而主觀的「對、錯」

但由於缺乏事實的印證和客觀的標準,所以這樣的溝通往往是徒勞無功的

經由這次求職的事情,發現其實跟他溝通簡單明快的講自己打算怎麼做就好

只要合乎邏輯,不需要摻雜太多的對錯和情緒的


我在想,他內心確實有這個至善的一面

也是太希望在我們子女面前宣揚這些價值

導致我們從小就真的活在某些理想價值的框框裡

比較不會從多方觀點去看事情,長大後面對這個社會紛亂的價值觀

就顯得適應不良


我這禮拜才頓悟,並寄了一封 Gmail 給自己

就紀錄著短短的一句話「任何事只要從自身利益(或想要達成目的)為出發,就會單純很多」

「對啊!以前我的腦中總是充斥著太多雜念了呢」我這樣感嘆著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心境變化

和事情、和人離太遠時,一切的估計都會變掉,往負面的方向延伸

到最後往往發現與事實相差甚遠,所以破糾結的方式就是「行動」以及「多與人接觸」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今天與主管一席話

 產生了一些心得:

1. 改變是要一步一步做的,要先在一個人心中建立 credit 再來談改變

2. 如何建立 credit? 先把一些小事情做好,讓別人覺得你是值得尊重的,和你合作會有好的結果,自然願意配合你。再來就是真心的去聽別人的想法,消化後再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不論對方的回饋是正面還是負面,都不要因此就放棄了思考,不去表達自己的看法。

3. 職權只是推動一件事的門票,代表你去做這件事別人不會覺得很怪,但要促成一件事不能只靠職權,必須是誠懇的去溝通,去討論自己想要看到什麼樣的改變,若對方不願意改變時,可以用他目前的作法去反問他,推導出可能會產生的負面影響,再問問他的看法。

心性

別人我不曉得,但就我自己來說,最近真的充分地體驗到了自己的念頭其實是變化萬千的

一小時之前和一小時之後,前者可能才在全面質疑自己的人生、想要放棄沒有辦法

後面卻又重回了那個「我很渺小,一點一點慢慢做吧」的平穩心態

其間除了時間流逝之外,沒有任何客觀的事實改變了

所以照理說並不會有什麼好的或不好的事新發生而實際影響心情

這件事給了我一些啟發:

1. 即便我們的心思變化萬千,但外界其實不會理睬這麼多,即便心裏的念頭轉了一百回,對外界來說你還是靜止沒有動過

2. 因為自己的壞情緒而影響到對於外界事件的回應,這才真的會影響到實質事情

3. 要保持放鬆狀態,大腦才能夠運作,也才能對於外界事件做出即時回應,這點是負面情緒或害怕時時做不到的


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幸福人生的秘訣

近來這一份工作,做了很多思考、提問和範疇管理

讓我發覺,原來自己的思考有滿明顯的問題

一些相似的原則也可以用在人生上,列舉如下:

1. 最小力氣原則:要達成某件事,有時候我想得太複雜,總想從原理面去解決,而這個原理面要不就是涉及改變人的想法(所以要解釋完自己的整套想法, 並說明其合理性, 而出於人的自主性, 就算有道理他也未必會聽, 反而會覺得你自以為是),要不就是把太多事情摻雜進來談,小到講一句話,大到做一份需求,我的解法都會因為上述思路,而在別人看來顯得很「迂迴」,其實事情就針對我想要做的部分去談就好,專注於把客觀上認定的事情做完,我就是一直糾結於基本面,有些事情才會有一直做不完的感覺。

因為如此,所以我必須改變自己的思考慣性,將目前離做完還差什麼客觀的列出來,盡可能不受情緒的影響。


2. 思考是一門躲不掉的活:我發現原來過去幾年會沒有成就,主因其實是在於自己沒有做好「思考」這份工作,思考總是太懶惰、總是期待別人給答案,導致現在很多別人看起來不費力的解決問題,我必須要問半天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會思考的人,早就觀察出一些基本原則,說不定自己就想出來了。我覺得工作中這種思考尤為重要,因為每個人都很忙,很少有人可以去替你想一些跟自己工作無相關的事,所以自己必須要先想好要完成工作是否真的需要去問人?要問什麼問題?

不只是眼下的工作,長期的生涯規劃也是如此,我發現自己在面對過往很多重要決定時,基於情緒的成分很多,也沒有去想想自己在現在這個不利處境下,能夠怎麼樣逐步擺脫劣勢、要積累什麼樣的價值,每個人的價值絕對都是經過深刻的思考過後產生的,不論是要發展怎樣的專業、怎麼樣逐步實踐,或是要培養怎樣的人際關係,這件事沒有人可以告訴你。很多會問出蠢問題的人,也是因為沒有經過足夠深的思考,所以問的問題顯得很表面,對他自己的幫助也很有限。

我也是現在才真的理解,為什麼有人面對蠢問題會顯得「生氣」,因為那個問題表示你沒有「先做你份內的功課」,先利用手邊的工具,或是先做好第一層的思考,這樣是有點不負責任的行為。

思考像一種肌肉,剛開始大家可能都差不多,但練久了,那個差距就不是一兩天可以追得上了,我以前一直以為書中所說的理解了,就是一種思考,但現在發現理解只是第一步,唯有真的自己去利用書中的知識試圖達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過程中的反反覆覆調整,那才真的是自己的東西。


3. 人難以改變,所以我們需要互動:每個人都是很複雜的個體,並不是 NPC,而我以前總是習慣將過於簡化的模型套用在別人身上,很簡單就將他人貼了標籤(往往是負面的),很粗暴的認為「他這裏的想法很不合理, 我的比較對」,這樣等於是直接放棄了互動的可能; 而現在我更願意把別人想成是打球的對手,需要多去觀察他的球路,從中總結出他的一些慣性,再利用這層認知設法讓事情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這樣才能真正達成「影響他人」、「促成事情」的目的。


行文至此,不禁想到以前修編劇課,老師講過的一句話:「習慣動腦的人, 人生是一齣喜劇, 習慣感情用事的人, 人生則是一場悲劇。」

This world is a comedy to those that think; a tragedy for those that feel.


9/3 補:這禮拜前輩有提點我一句話,就是「弄清楚你的角色(Role & Responsibility, R & R)」,可能對我而言,角色尤其是容易錯亂的概念,它對我而言沒有很硬性的束縛,所以,以前的我把自己定位成創業者,但又不清楚一個創業者該做的事、該具備的心態和技能,很多時候只是在耍脾氣(利用權限)而已,並沒有站在創業者的立場去做對於現下局面有幫助的事情; 又,很多時候我又貪圖當一個員工才能享有的低標準或懶惰,例如:做事沒有規劃、作息紊亂、缺乏宏觀思考、沒有目標的攝取知識。

現在的我覺得要融入社會,很重要的是找到一個可以參與的組織,然後替它創造價值,而要創造價值就包含你必須先「了解你在玩的遊戲的規則(局)」以及「你在裡面扮演的角色」,這兩個概念是進入任何公司都要弄清楚的。


2020年8月11日 星期二

自洽

 絕對要有自己的看法,只是要注意自洽性,白話一點來說就是「行得通」,如果你的邏輯中充滿了太多「我覺得應該這樣」,但又缺乏對於「如何說服別人合作」的作法(無論是拜託、形勢威逼、交心... 任何作法),那麼這個計畫多半是行不通的,如果要打通關於人的環節越少,那麼這個計畫成功率越高。

記住,我們是完全自由的,我們可以愛做什麼做什麼,但同時得考慮後果,也就是「選擇做什麼」的自由,我們並沒有被限制住,限制我們的只有自己,因為一時的無明,或是我們積極的去做選擇,選擇不去和腦筋不清楚的人浪費時間,也是一種積極的選擇; 選擇不去評判這種不清楚,而更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也是一種選擇。

會成功的人多半關注在「要讓什麼事發生」、「我該做什麼才會發生」,而不是一直在「評斷人」或是「自審」。

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指出

 這世界其實不乏能指出問題的人,但如果沒有一個解決方案,那麼問題就會像一個壓力鍋那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越來越大的壓力,只有挽起袖子來解決問題、承擔壓力,才能獲得他人的敬重。

就像從零到一那本書中反覆提到的邏輯,科技是這個世界矛盾的唯一解方,若沒有科技去緩解人口爆炸帶來的資源矛盾,那麼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立場,就將會撞在一起,我覺得上述「立場」這個東西就像是觀察到的問題,如果從自己的角度看出去,那麼問題都會是出在「別人身上」,那又有誰會服氣呢?

只有先放下立場,縱觀全局,提出一個皆大歡喜的方案,這才會提升自己的價值。

意念

把意念放在現在的目標上,只要目標是明確的,自然會進入心流狀態,不需要進入自我批判模式,只要全神貫注即可

只要目標是好的,那麼這個它自然會帶著你到你想去的地方

專注在「事」上,就算當中涉及「人」,也只去講「促成這件事的最小限度行為調整」和「達成後的好處」,不妄加評判他人的動機或思考模式

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桌球之刻意練習

 發現自己桌球實力進步有限,其實主要的原因有幾個:

  1. 沒有預判意識,所以來球常常讓我覺得意外,動作會變得很不規範(這點看我打發球機就會很明顯, 當對來球很確定時, 我的動作其實滿標準)--> 盯著對手的出手、預判
  2. 大腿肌力不強,對於以大腿發力為主的桌球來說,需要加大下半身發力的比例,這樣手臂才能放鬆。 --> 重訓
  3. 前後位移比較差:這點在雙打尤為重要,因為雙打打完必須跑到後面去,下一球再到前面打,加上前一球不是自己打的,所以球的高低長短容易判斷不準,導致腳步踩死的定點不是最佳擊球點,而上半身被迫擊球,導致失誤。--> 盯著對手的出手、預判
  4. 下旋和上旋拉法不同,引拍姿勢和拍面角度也要不同 --> 也是看多看球,根據球來調整揮拍
  5. 沒有等球意識 --> 尤其是長球,應該要再後退蹲下後往前上轉胯發力,我往往被擠到 --> 要多練習往後退的步法(這在桌球中應該是最違反人體工學的移動方向)

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

映射

上禮拜日和家人在客廳聊了良久,獲得一個滿重要的領悟,我不曉得會記憶多久,但想記下來:

事情的一開始都很單純,但我很容易會有「將別人當成壞人」、「將別人理解為惡意」的傾象,導致我心中的不滿升高,但又習慣壓抑情緒不會直接把不爽表達出來,但如此一來講話口氣會變得沈重、用字遣詞會變得嚴厲、面部表情會變得糾結,看到這樣的外顯,對方就也會升高他的警戒,就會讓事情變得越來越不順。

何不保持著心情的輕鬆,把注意力專注在事情本身呢?會讓我的做事變得更順利。

不是說一昧的樂觀去解讀外界,而是要客觀,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過度猜想對方心思很壞,因為別人怎麼對我們,通常是我們怎麼對別人的映射。

流動

平日挺忙的,下班也只是抓緊時間休息,或是思考隔天想完成的事情及其策略
即便有一些剎那的領悟,也幾乎不會有時間來記錄下來,現在是週六的午後,終於有時間來做這事了

1. 當需要公開演講時,即使對於主題很熟,台下的觀眾也熟悉,我的生物腦會自然啟動戰或逃反應,這讓我的基礎心律會達到將近一分鐘一百下,這會影響我進入思考狀態,但差別是如果我有充分準備,通常在開始講的五分鐘內就可以進入情況,專注在我想講的東西上,讓思慮延伸。

2. 大腦確實可以透過反覆訓練而不斷精進,但前提是強度要足夠,目前的工作可以給我足夠難度的挑戰。

3. 知道緊張是沒有用的,要切斷戰或逃本能反應是極難的,但可以透過練習讓新皮層介入的時間和強度變強,這樣就可以及即早恢復對問題的分析和理解,進而想出解決方案。我可能特別是在對問題架構不理解的情況下會進入恐慌反應(這點很明顯),但越是如此越需要靜下來把問題的結構看清楚,這會大大影響到後續是否能做出適切反應。既然知道緊張無濟於事,就努力練習到把第一個念頭轉為專注在問題上,不要緊張。

4. 腦力增強的定義:對於問題的理解速度變快、可以快速描述問題本身、可快速問出正確的(有助於解決 or 了解問題全貌)問題

2020年7月10日 星期五

人生最孤獨的事情之一

看到 Facebook 上某個人貼了一篇很觸動你的連結、視頻,或是一段話
你立刻掉進了某一段時空,回想起過去的那一段荒唐,也搞不清楚是誰對誰錯
總之,終究是走不到一起了,甚至,連只是留一句「這首歌很棒,我也很喜歡」
都斟酌再三,最後作罷。

還是不要打攪他的生活吧!你這樣想著。


2020年7月2日 星期四

今日(看視頻)桌球領悟

發現所謂的「蹬腿發力」其實不需要大腿完全伸直
只要有向上的力量點一下即可,尤其是反手

之前在拉下旋球時覺得蹲下蓄力後要完全站直才OK
今天看比賽視頻,專業的選手其實並沒有站直(因為還原太慢)
而是稍微站起來一點點,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我常常感覺被球頂住
因為動作過大,還原太慢

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今日桌球領悟

我發現聳起肩膀,通常代表沒好事,因為意味著擊球點錯誤
桌球是一項很靠小臂做終端加速的運動
所以多半應該要讓球「維持在小臂劃一個扇形的那個平面以下」
why? 因為那個平面對於咬球來說是成功率最高、手感最好的
如果擊球點太晚寧可後退一步,而不要用整支手臂抬起的方式擊球

所以,再把最近的幾則領悟整理一下:

  1. 用小臂做終端加速度,但不是硬發力,而是放鬆後像鞭子一般的瞬間發力,一定要有先行的放鬆
  2. 記得不論何時都要轉腰發力
  3. 用類似勾的方式來擊球,球才會轉
  4. 不要急著打球,要借助球過來時和它合上力,且這時大腿和腰才有時間充分做完動作,這樣打出去的球才會最有球質
  5. 打完球後借助左腳的力量主動發力還原(這很重要)
  6. 除非是搏殺球,否則不要發死力,大概至多發到七成力就好,因為還要考慮到還原
  7. 打到球之前,前臂乃至手掌都放鬆
  8. 記得有摩擦到球即可,不需要整個揮到左上角
  9. 記得節奏不要太快乃至於準備動作沒做好,我的節奏常常都是過快,應該多利用時間做看球點、移位、引拍的動作,會降低失誤率
  10. 反手記得不要用手腕硬發力,應該是用前臂輕鬆揮動,一樣要抓到那個摩擦球的感覺


另外,對於中國直拍的部分,我覺得持拍來講只要記得一個感覺:想像自己是在拿橫拍,所以球拍應該要盡可能維持水平,此時食指自然扣住,後三指也會很自然搭在背面,呈現完全不費力的狀態,且此時反手拍面會自然形成一個最合適(比較不容易漏球)的角度。

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變,與不變

這禮拜截至目前為止,跟兩位朋友吃飯
一位是我的前老闆,一位是我的前同事
得到了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 幾乎所有關係都是會流動的
雖然這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很像廢話,但可是年紀漸長
這才發現我是個很念舊的人,雖然我在發現理念不合的情況下很絕情
但那畢竟是少數情況(有強大的利益相關)
除此之外,我都是希望友情能長長久久
就像個熟悉的角落,你隨時有空便可以回去看看它
藉由和那個時空的朋友聚會,你們一起被帶回那個時空
然後,彼此交換最近的近況,只要時間和立場允許
我是會專程去做這件事,也是會發起這件事的人
不論我現在已經多成功

首先是和我的前老闆吃飯,我們之前是育成中心的同梯
而最近是該育成中心滿十週年的日子,席間我發現兩個現象:

  1. 他幾乎對我這段待業期間沒有任何過問
  2. 他幾乎沒有提什麼以前在育成中心的事
從頭到尾我比較有印象的是:
  1. 他前陣子都在玩(自由潛水、滑雪),沒什麼在顧生意上的事,但最近開始比較認真在找機會(當然,沒有想回去就業,因為也不需要)
  2. 最近在評估危老房的申請有沒有機會,因為可以套一大筆利潤(例如一千萬之類的)
  3. 聽他聊了很多他以前剛出社會時的工作經歷(加入厲害的軟體開發小組是他這輩子專業躍升最快的時候,後面再也沒有,都在吃技術的老本)
  4. 創業圈什麼類型的人都有,有些人是只有一分然後講十二分的,他們厲害之處是說服人,然後東西最後都有做出來,但好不好不曉得
  5. Lean Startup 只能用在十年前那種還在摸模式的狀況,後面大家都看懂了,大集團就會直接砸錢來複製(據說有陸資開五十萬人民幣月薪將模式複製到東南亞)
  6. 人要找到一個精神上可以專注、且有產出的東西,這樣長期不工作也沒差
  7. 大概過兩小時後他開始變得不耐煩的感覺(?),感覺一直想衝出去,但又被我的話拉住,當然這些都只是感覺
  8. 他說他過去這十年來都沒想說要結婚,現在也沒啥對象(疑?之前在育成中心時不是說想交女朋友?)
  9. 他還是跟以前一樣,對於肯定的東西是完全不留餘地的論述,簡言之他的對話中不會留下量子力學的機率空間,對他來說所有事都是有肯定答案的,他也比較不會視情況去用保守語氣
我本想找他去育成中心門口合照,當成一個十週年紀念,但看他後半這樣急躁,我便不好自討沒趣了,朋友不是個會對過去長吁短嘆的人,也不是個會定在一處緬懷的人,他是極端的務實主義者,會將全副注意力放在當下,不再好玩的就丟掉。

我試著問他「當年對你來說創業是什麼」,他只簡單回答了「那時看 Mr.6 的文章覺得滿地是機會,而且很好玩,就來了」,不多愁善感、很明確、永遠向前看,這樣的人有這樣人的優點,奇怪了,我以前不記得他是這樣的人,我記得他是會談論春上春樹的小說,多多講自己感受的人。


再來則是和我前同事吃飯,一樣的是他對於我待業半年的感觸沒有興趣(有可能是他待業更久,去年四月到現在),不一樣的是我們聊了很多前公司的事。

我比較有印象的是:
  1. 他這陣子去做了一次搬家工人,日薪 1500,做一天休息一個禮拜
  2. 他最近腸胃不太舒服,吃東西也盡量控制
  3. 他去找職訓局介紹工作,但都沒下文,現在存款剩下個位數萬(距離他離職已經一年多,可撐這麼久,一部分也是之前有拿補助款)
  4. 他很大方承認他有拖延症,並且說他會拿第二重要的事去拖延第一重要的事,然後第三重要的事又會冒出來,我印象中他以前沒有承認過這件事
  5. 他老家被親戚收回(之前為了救治他媽媽,便宜賣給親戚),他爸沒地方可去,是個麻煩問題,他說他那時就極力阻止,覺得以後會後悔,但沒有被他爸爸採納,反而被親戚說是幼稚,在他看來這些老是覺得神明啊、好事會發生的親戚比較蠢
  6. 他對於個人隱私這件事還是跟以前一樣在意
我還是搞不懂他為何一年多了還沒找到工作,所以我最後在百貨公司的一樓(今天天氣很熱,老街走一走實在逛不下去,所以去百貨公司吹冷氣),要跟他告別時,我就講得比較直接了,因為我覺得他並沒有改善,也不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於是我總結了他幾個缺點:
  1. 感覺他對於工作還是抱著「想做白領」的期待,但看他的樣子(頭髮沒剪、體重過胖),外加他常常身體出問題,導致一整天作息都會被打亂的情況,再看看他的學歷(高中畢業),我實在很難想到有哪間公司會雇用這樣的人。要是我的話,我一定寧可先找個店員之類的工作,把自己外表弄乾淨一點,我覺得他有點眼高手低了。
  2. 我之前請他主導,說四月前要好的動畫案子也沒弄(應該是完全沒弄),問他他說什麼「因為要開始找工作」,但我記得二月底時他是跟我說三月會來好好弄出一個版本,四月再來找工作,也就是說,他並不把這當一回事,並且完全沒有覺得自己應該感到抱歉,我問他為何他說因為做到一半覺得應該去學某某軟體,因為覺得沒有那個做不出好的東西。
  3. 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是尋一些網路什麼的,這些東西 加上他較為悲慘的家境,某種程度上會導致他對於這個世界都是偏向負面去理解(從他非常小心的保護自己的個資就知道,理由是將來出名會被起底),當受到別人質疑時,他會展現出非常牢不可破的固執(我以前當他主管時曾經跟他討論某命題討論了三小時),我並不是說世界沒有陰暗面的東西,但... 當你已經快餓死了,是否先設法讓自己變得比較討人喜歡一些?不要動不動就是抱著高高在上的批判態度去俯視一切,或是抱著一種「我以後會很有名,所以我要偽造假身份讓你們以後沒辦法起我的底」,拜託~ 沒做出名堂前,誰沒事會來關心一個淡水無業的胖子?光是這點我就覺得他對世界的理解其實偏離得「非常離譜」
  4. 雜學很多,也感覺很有見識,但沒有真正社會上需要的 hard core 技能
這位前同事充分地展現了,一個家境窮困,一路苦過來的人,如何因為自己貴族般的固執,而沒有把握好一兩個少數人的善心人給的機會(那時創業圈的氛圍比較願意實驗不同人才的,學歷不一定會被放第一位),因此現在又落得必須在人力市場上被秤斤論兩的處境。

我覺得他有啟發我一些東西,例如:從另外的角度來看事情,壞事會變成讓人莞爾一笑的事,但現在想想,那或許是他的拖延症病徵,就是當一件非常糟糕的事發生時,他的下意識為了切斷這種痛苦,會強迫自己用不同角度去詮釋事情,這種能力在面對突如其來、自己無法掌控的悲劇時,當然是個很珍貴的能力,但如果面對自己能靠苦力慢慢扭轉的事(例如在社會上吃不開),這時過度樂觀和輕鬆地去看待,反而會讓自己失去努力改善的動力。

我雖講了比較重的話,但因為之前的反思(人是很難改變的,除非他自己下定決心要改變,應該得先專注顧好自己),所以我也就點到為止了,臨走前他還講了幾次「多在 Discord上講講自己的近況」,我將其視為一種不希望友情斷線的呼籲,然而我面對這樣原地空轉、有時又不知道謙虛的人、也無法合作什麼東西的人,我實在不曉得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愛心和耐心是否要繼續付出,或許先停一下吧!

今天回來的路上,其實我一直在思考專程跑一趟淡水值不值得的問題。

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近期桌球領悟

- 對方如果發側旋系列的球,只要往反向發力,某種程度可以阻止球的出界,此時也要借助引拍和微調拍面角度去達到壓制球往外飛的弧線,但記得重點不是發大力,而是瞬間收縮的速度,其實時機對的話輕輕點球就出去了,要結合下面那項看

- 發力之前記得要引拍(往發力反向扭轉腰),哪怕只是一點點,這對提升球質和進球率非常重要,我以前發力都是直接從身前 45 度擊球,這樣幾乎都沒有引拍(可以想成以前是從零度揮到45度, 但實際上是要從 -22.5 度揮到 +22.5 度),導致我發力借用的部位只有手,而腰和大腿幾乎沒用到,這樣會不好咬球且質量很低,就是引拍等球的那段時間會讓咬球變得更扎實,且用力能借助的肌群更多 --> 我得一定程度的修正我的擊球構型

- 記得小臂收縮的不同會導致球的軌跡不同,想讓軌跡低點,收縮就要快一點


5/27(三)補充:

我發現之前正手拉球進球率不高的原因,其實比較偏向我的腰沒有「扭轉」,比較多的是右大腿的壓低去「模擬」轉腰的動作,外觀看起來都很像,但實際上造成的效果差很多,前者是一個右下方到左上方的「垂直方向運動」,後者是一個從後方旋轉到前方的「水平方向運動」,給球施予的力量不同。從自己打球後身體的感覺知道,其實我沒什麼動腰。

不是說不能壓大腿,而是壓大腿蓄力的同時,腰應該也要扭轉,否則發力方向會變形,這也是為什麼我拉球不是出界(發力方向向上)就是高吊後觸網(手缺發腰部支撐,當球沒有往前力道時單用手硬發力,此時前臂大臂整個僵掉)的原因。

轉腰等於是手部最終端發力的前導站,有了轉腰前臂才能順利瞬間甩出去,否則單靠前臂力量很快就會力竭,只有轉腰才能讓力量的配比回到正常的 腰7:手3。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做事要成功的秘訣(?)

最近花了很多時間寫履歷,也就不免想到很多過去的事
對照現在很多朋友的成就,再思考「我們究竟有什麼差異」
剛剛突然有了一些想法:

我或許是把太多能量耗費在「感到自我懷疑」、「感到懼怕」上了
而其實一開始大家的起點都差不多,但成功者有著相對平穩的心情
面對問題抱著「去解決它就對了」的心態,把問題具體化
較少無限上綱到自我懷疑的境地,這樣的差異累積久了
就會變成成就上巨大的不同

--> 成功者並不是不會有恐懼,而是他們強迫自己透過行動和思考去消弭恐懼


2020年5月13日 星期三

壞習慣

為了進步,我們不應該讓意見停留在「這不對勁」的層次
不論是給予別人的意見,或是我們自己的想法
我說這話是因為從小收到的反饋意見都相當的片面
而在自己的思想體系尚未成熟的情況下,接收這樣的意見其實是沒有幫助的
尤其是這樣的意見可能來自於長輩、師長... 等權力不對等的對象
你只知道「他們不高興」,但不知道確切的原因
或者,你只知道他們口頭上說的表象原因,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
我是到了很大,透過別人的反饋才知道原來自己也有這樣的習慣
透過反思,才意識到這樣的習慣來自於家族的文化 DNA
所以現在的我會總要求自己「再想深入一點!」
我認為有用的意見至少包含幾個要件:

  1. 精準描述要給予建議的整件事,包含明確的定義、因果關係推導,為什麼你(給建議者)覺得這樣不好,而不單純只是個人價值觀,或甚至是直接叫對方不要這樣(當然如果這件事是弄得你個人不舒服那就是另一回事,那就不是給建議了,而是互動上的調整溝通)。
  2. 對於建議給出操作性描述,而不只是空泛的講一個形容詞(例如:我覺得你太散漫,應該積極一點 --> 我覺得你可以試著定一些計畫,讓自己的生活有明確的目標,然後再來一起 review 他寫的計畫)。
  3. 盡可能不要帶太多情緒,等自己情緒過了再去說,因為人的大腦絕對是先感受到情緒,而情緒會導致對方使用情緒來回應,而不是用理性(除非對方有受過特種訓練),所以整件事會演變成在吵架或是防禦。

先聲明,當然一般人沒有義務要給非親非故的人意見,我上面指的是對你關心的人,你想要他好,或是你想在公司有所建樹,就不能只丟一句話,那對事情沒有太大的幫助。

2020年5月5日 星期二

你認得你自己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AoClkHLbw

妹妹傳來一段影片

是演員樊光耀(老師)的 TED Talk
裡面只講了一個鏡子的寓言故事
以「你多久沒有好好看著鏡子裡的自己了?」開頭
我不曉得這個故事有沒有標準意義,或是有點像墨漬測驗那樣的東西
你說它是什麼就是什麼,底下留言也沒有廣受認同的解答
索性就憑感覺去感覺吧!

以我個人的人生閱歷來說
我覺得他在暗喻人生的四個階段
一開始我們的世界很單純,而當時的我們也很純粹
我們愛照鏡子,欣賞這上天的傑作,仔細呵護鏡子中的自己
就像蔣勳說的「年少時往往是跟自己談戀愛」(好像是孤獨六講裡)

接著稍微長大了,因為開始進入社會,腦中開始有了一些世俗的標準
和標準相比之下,這時我們看鏡子裡的自己,就會發現沒有以前那麼美好了
於是我們開始追求一些物質的東西(這邊花大錢請工匠可能是暗喻化妝、整形、買名牌)
認為透過這些物質讓自己能看起來更美好
「把鏡子修小以便自己比例大一點」
--> 指的是這個階段的人只看得到自己,任何所作所為想得都是「我我我」
「不斷的修整鏡子」
--> 指的也差不多,就是不斷的形塑「想要看到的自己」

後來他遇到小男孩,在照鏡子的他身上看到以前自己的影子
然而小男孩一點也不了解這面鏡子的價值,「碰」一下就打碎了
我想這邊暗喻的或許是當我們有了下一代
教養他們的過程中,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摧毀我們原先自認為完美的形象
逼迫著我們用新的角度去看待自己,不再過度關注自己(不再照鏡子)
而是把目光轉向外,透過別人的眼神、話語、對待當中去重新形塑自己
就這麼時光匆匆數十年

最後他為了躲避「鏡子(怕照出來的自己不好看)」所以離群索居到森林裡
結果他從河水倒映出的自己赫然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年少時候的那種純粹的美好,所以笑了
我想他最後頓悟到其實重點不是「鏡子好所以照出來好看」
而是自己是否安適自在,只要自在,那麼任何能反射的物體都是最棒的鏡子

這個故事中的「鏡子」應該指的就是「期待中自己的樣子」
故事主人翁奮鬥了一輩子終於達到期待中自己的樣子
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中間會受到社會眼光的挑戰)
最後見山又是山(又能在社會框架中找回自我 --> 這也是我現在在努力的)
如果夠努力的話,我們的生命軌跡應該會是像這樣

其他想法:

1. 自己不存在於鏡子裡,自己其實存在於,在生活中對自己的忠實 --> 「你能不能直視自己三分鐘?」

2. 我們勢必會有必須和年少那個完美自己分離的時候,像我現在就處於這個階段。

3. 在這個資本主義社會裡,交換價值凌駕一切,幾乎每個人都只是被社會貼上一些功能性標籤看待,很多時候人的獨特性被破消失了,每個人都會在差不多的年紀被社會詢問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問題「你對社會有什麼用?」,越有用的往往就會收入越高,過上越好的生活,反之則在基層掙扎,個人那些沒有效益的獨特性就失去了解的價值。這也呼應了一開始樊老師引述村上村樹的話:「每個人都很想要說話,可是他們想要說的話往往都沒什麼內容,我也是其中之一」,每個人都有話要說,但因為追求利益極大化,所以這些 99.99% 沒有實質效益的話語都被強迫消音了(小卒沒有發言權),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可能會被當成藝術作品的材料吧!

4. 歷經社會的洗禮,如果夠堅強和幸運的話,我們還是能找回那個自己喜歡的樣子,只是這時我們又多了一層對於社會運作邏輯的理解,能夠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你說看看

每天都要成長 和 隨時都可以重新開啟是同一件事嗎?

嗯... 先講結論,我認為這句話本身立場是中立的
所以完全得視說這話的人過去的表現而定
如果從這個人的成績發現總是虎頭蛇尾,甚至做出一些損人利己的事
那這句話之於這個人就是荒誕的

我不喜歡以隨時可以調整為藉口,一直做為自己沒有深思熟慮的擋箭牌
一個人往前行的路上,勢必會跌跌撞撞,碰到各種要修正的事
我同意人會一直帶著疑問活著,但關鍵是:
「犯傻是有限度的,一旦做過某種程度以上的蠢事,就要為自己的愚蠢負責」
也就是說,蠢是你家的事,別人沒有義務要無條件寬容你
「啊!我不知道這樣做會傷到你」
「啊!我不知道這樣做事情會搞砸,爛攤子你們處理囉,掰!」
「啊~ 我只是心情不好找個人捅一下,不曉得這樣會死人」
我對自己曾經做過的事、犯過的錯也是同樣程度的自責
你唯一能做的是誠心誠意的表示歉意、清晰的總結問題所在確保不再重蹈覆徹

在我看來:
每天都要成長,和我做了很多令人不爽的事但一筆勾消吧,是不能劃上因果關係的
每天都要成長 --> 我現在講的東西將來一定會被推翻 --> 所以我不用為這個負責,是一種謬論

前陣子才看了電影「武俠」的影評
陳可辛導演在這部商業電影裡點出的最深刻兩個議題都是關於「罪」:

  1. 人沒有「自性」,一人犯罪,其實全社會都是共犯
  2. 一個人做了很多壞事,但他後來金盆洗手,隱居埋名成另一個人,那麼他的罪就洗清了嗎?

這兩個議題都頗有爭議性,你說看看

2020年5月2日 星期六

晚上和妹通電話的摘要

有幾個點是一直反覆出現的概念,算是我社會打滾這麼一圈最重要的幾個轉念吧:
  1. 要去做,不要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因為行動 --> 解決問題的循環可以帶著你前進,但幻想只會帶著你往自己封閉的角落鑽深,行動可以破糾結。日本處理颱風事件的經驗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即目標要清楚,然後就是嘗試各種解決方法。
  2. 要界定清楚問題所在你才能嘗試去解決它,很多人分不清楚單純的情緒(杏仁核綁架)和客觀上問題的差異,很簡單,如果你只知道前者,那你基本上無法解除它,後者則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可以透過行動去影響的。
  3. 在未來的時代中,努力得正確比努力的力度可能更重要。而努力的正確則仰賴於正確的情報和思維方式。
  4. 以前人想事情的方式是線性思維,即一點一點累積,但這個時代黑天鵝事件的發生頻率會變大,所以更適用指數型思維,即如果找到正確的機會(會越來越多),那你的財富就不是一點一點跳,而是突然在一個機緣翻十倍、百倍,我現在就是在厚植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讓自己 (1) 能夠看到機會 (2) 看到機會有實力可以抓住。我覺得一切從開始鍛鍊獨立思考力開始。
  5. 對於四年級生來說,除非職業使然,他們可能不習慣「多觀點」思考,很多人會把主流媒體的觀點直接就當成自己的觀點,對事情表現出強烈的傾向又說不出一個可追溯源頭的道理(或是直接就引述別人的話作為自己的觀點),而仍覺得自己很客觀。
  6. 一旦你了解別人為何會這樣想,並且承認那些就是人性的一部分,你就不會常陷入對立中,而是能從更全面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可能和人的相處上也會圓滑一些。
  7. 承認自己很多時候是侷限的、無能力的,其實你肩膀的壓力會小很多,而從這些「承認」中長出來的洞察和能力,很可能才是比較實質客觀的東西,這些實質的洞察和後續的努力會讓你升起力量。我自己以前也是會隱約覺得自己最厲害、最對,但現在把這些想法放下後整個人柔軟不少。
  8. 經過了十年,我發現:你不是有錢後才會變快樂,而是變快樂後才會有錢。「錢」是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總量或帶來價值的「其中一種」體現方式而已。
  9. 其實人的一生時間很長,如果把這些時間都拿來實現一個目標,你幾乎一定會成功,可惜的是大部分人要不是完全沒目標,再不然是目標不明確,或是一直更換目標,所以最終一事無成。

2020年5月1日 星期五

中國直板握拍心得

最近領悟了中直該怎麼握,在處理球、發球以及反手快撕上都上了一個檔次
所以紀錄一下心得,以免後來忘記

要握得正確,有幾個比較關鍵性的「感覺」要記住:

  1. 直拍橫打時,記得是要「吊腕」的,即拍面其實是橫向擺,拍柄並非和虎口方向平行,而是有一個夾角,吊腕得越多,手腕的靈活度會越大,有利於反拍時利用手腕引拍加大摩擦行程。
  2. 打正手時一樣,右手食指輕觸拍肩,不要像日直那樣深扣(當然如果你手指很長那還是要扣, 我的話是幾乎完全不用往內扣, 伸直就好),越放鬆拍面調整越靈活,右手大拇指則施比較大的力穩住拍面,會有點像使筷子的那種感覺,是以食指和大拇指的交互調節去調整板形。
  3. 記住不論正手或是反手,中直其實比較像橫拍,拍面都必須是橫向放,那個威力才會出來。
  4. 以手指可以靈活運動為原則,食指大概第二指節和拍肩接觸。
如果按照上述的方式持拍,觸球、摩擦感會好很多,反拍的揮拍行程也會長很多(會很自然的用出手腕製造引拍行程),我在推估一些進階動作,例如:反手擋、反手擰也都是奠基於握拍的正確性。

再來就是要記得發力時不要聳肩,不要用胸肌、三頭這塊去打球,更多的應該是靠二頭瞬間制動發力才能製造摩擦,腳步要為腰部和手部發力製造出正確的相對位置。

2020年4月19日 星期日

關於 gap year

今天是禮拜日,送完外賣走去麥當勞吃午餐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心有所悟,怕忘記
回到家趕緊記起來

所謂的 gap year,我覺得未必是指特定的年紀,而是當你弄清楚以下事情的時候:

  1. 你對世界開始沒有浪漫的妄想、能較為精確預測它對你所作所為會有什麼反應的時候(不是沒有有趣的人事物,只是很少)
  2. 開始會用很實際的角度去檢視自己幾斤幾兩重時、能坦承面對自己很渺小時
  3. 能夠準確的說出自己的賣點是什麼時
  4. 能客觀的評估自己要加強哪些能力時
  5. 能對上述事項訂出計畫,並平常心執行時
  6. 在自己被情緒綁架,能用最快速的時間權衡利弊從而回覆理性時
  7. 了解到凡事沒有一步登天,而是有邏輯的積累時
  8. 當你能用 outsider 視角看待這個世界,從而又找到自己能作為 insider 的部分時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4.12 盤點過去幾個月來完成的重要的事情


  1. 給予了自己一個新的規律,生活沒有因此亂掉(推算每天睡 7hr ± 0.5hr 是最好的),之前最大的懷疑就在這邊,因為如果不具備長時間獨處 & 沒人盯也能規律的能力,那整個待業計畫很快就會無以為繼
  2. 中午睡眠 0.5 ~ 1 hr 有助於下午的精神
  3. 從跑 UE 開始,為了怕腸胃壞掉,所以強制自己一定要在正餐時段前吃東西
  4. 要攝取足夠的纖維素,否則會很容易脹氣、拉肚子(塔塔的早餐中有大量的生菜,其實整個算下來很划算,因為還有麵包、薯條、肉,這樣才一百出頭)
  5. 4/17 補:承上,壓力太大的情況下吃東西也容易消化不良,且剛吃完飯不應該用腰包之類的東西,會壓到胃。
  6. 不應該壓制自己看影片的衝動,應將其視為一種休閒
  7. 每天保持思考、做事、學習時間為 6 小時就很厲害了,而 4 小時是低標,且重點是自己消化了什麼(學+思並用),而不在於讀了多少
  8. 檢視自己的人格特質,找到順著自己特性可以發揮的位置,對於有點思考能力、有幾本專注力,但不是特別外向和霸氣的人,在社會間立足應該要用什麼姿態有了一些心得(必須要有一門可長可久的專業,其他的都是依附這個專業展開的),大部分的人都是依附於一個體系,少部分的人依附專業,更少部分的人能創造一個體系
  9. 人際關係的苦惱來源來自於覺得自己「應該」要是朋友很多、很外向,把這些「應該」拿掉就不會有苦惱了,去散發自己的本質、去想想自己能為人群確實帶來什麼幫助,比盲目要求自己做不擅長的舉動來得更實在
  10. 讀了:與成功有約、從 0 到 1、刻意練習、原則(閱讀中)、反脆弱(聽書),並建立筆記和做心智圖的習慣(善用 iCloud + Pages),讀完刻意練習,確認自己要的能力是可以透過刻意練習得來,所以重點就在於要壓制自己短視的衝動 & 持續向自己不熟悉的境界發起衝擊,且持之以恆(現在回想大腦真的是很容易形塑的)
  11. 去年 12 月訂出自己職涯發展心智圖,在那之後斷斷續續一直有增修(善用工具去整理和紀錄思考結果, iCloud + MindNode)
  12. 根據自己的特質推導出之後要發展的職涯,反推現在要應徵的職位,並搜集了幾間不錯公司的對應職缺,整理這些職缺共通需要的技能,所以現在對於要謀職要有哪些能力、技能有更具體的認知
  13. 除了職涯本身需要的技能,也列出了支撐我發展要持續修煉的基本素養面,包括:思考、理財、語言等基本能力,且很明確知道為什麼要發展這些素養
  14. 了解到有杏仁核這個不理性的東西處於大腦底層,學會有時候不要太苛責或理性分析自己的情緒,只需要和他和平相處,我覺得用「提醒」而非「壓制」的會更好
  15. 針對桌球技巧刻意練習,取得了一些進展,例如:接發球(看球旋轉和觸球時機)、正手擊球動作(可以保持較長時間動作不變形)、反手快撕(在調整自己發力時機不準確的問題)

2020年4月12日 星期日

一覺醒來

發現時至今日,人生已無簡單之事
我現在面對的、待克服的東西,都是以前一直拖延留下來的坎
像是自己過硬的個性、從來沒搞懂的計算機網路,以及對於前女友的複雜情感
沒有一件事是簡單的,但去經歷、去抵達這些困難的事的彼岸
卻讓我有一種扎扎實實經歷過人生的感覺

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分心

距離我在任務日誌裡寫的「你不是真正的懂」那篇,已經又過了十天
這禮拜我時刻都提醒自己這個原則,即不要被一些隨機事件帶著走
企圖想要去了解每一件我看到的文章,一個人的注意力和腦力很有限
對於平常沒有涉獵的主題,要一下子弄懂本來就很困難
如果真的是重要的事(和大方針一致的),那就值得花時間好好弄懂
這時候就不要急,因為似懂非懂一點效果都沒有,一定要完全懂知識才能用得出來
我活了 37 年,第一次有那種「原來書上的知識要這樣讀(思考怎麼用)」的真懂
兩三年前那時的讀書都只是把讀完書當成一種安心感而已
沒有真的進到腦中,現在再回頭去翻那時候讀過的書
除了少數幾本理解程度較深的書之外,其它都不記得了
再更久之前則是連讀書習慣都沒有(那時會買書,然後想像自己會讀)
現在家中很多看起來不錯,但幾乎沒翻過的書
幾乎都是過去十年慢慢累積起來的
我會在「符合主軸優先」的原則下決定是否翻翻

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

刻意練習

讀完了這本書,裡面除了大量的案例
其實就只是一直在重複刻意練習的方法論
簡述如下:

去解構目標領域內專家的行為
分析他做了些什麼造成和其他人的不同
如此便能將所謂技能分成幾個具體環節
再刻意針對各環節做目標明確的練習
練習過程中請教練點出問題(若無教練則要自我監控,留意每回自己犯的錯,並加以改正)
然後再反覆做,直到這件事有顯著進步為止(應可透過數據支持)

注意練習針對的點必須要是超出現在能力一些的項目
如果練習那些已經會的東西,成效趨近於零

傳統的教學重視的是「知識本身」
然而刻意練習法重視的則是「技能」
技能的背後則是透過實作發展出的心智表徵

智力高的人在學習初期的確可以比較快進入狀況
而被貼上「比較有天份」的標籤,得到比較多的鼓勵甚或資源
然而這樣的模式其實是自證預言
因為經過研究,頂尖大師的智商比之該領域較平庸的人,並沒有顯著差異
主要還是看練習的質和量,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正常人會天生欠缺唱歌、數學或其它能力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真正有興趣時

真正有興趣時,自然會去找相關的資料來看,然後變得越來越了解
因為了解得夠深,自然可以提出自己不一樣的洞見,或是問出深刻的問題
還能固定產出東西,分享自己的心得

別的優秀玩家也會認為你是玩真的,認真和你交流
於是你成為了社群裡的一份子,能見度提高
即便一開始沒有資源,也會因為你身上被綁定的高度信賴標籤
以及你確實能夠提出一些好的計畫,而獲得合作的機會
甚至得到資源挹注

所謂的資源的多寡,其實就是這個人值得信賴的程度高低

想要進步的前提

攝取知識以解決實際面臨到的問題為前提,否則就只是休閒
面對現實生活的問題堅持解決,即便那要鼓起勇氣
要有花大把時間與之周旋的決心,跨過高原期就會迎來飛速成長

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所謂的成熟大人

情緒人人都有,但所謂的成熟
應該是指,可以穿透自己的情緒
看到當下更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目標是什麼
而不會陷在情緒裡迷失自我

2020年3月21日 星期六

知識就是力量?

發現一件事,可以幫助戒掉逃離思考的慣性
我發現比較不好的一點是,我以前的專注很多都是在「逃離」
逃離掉真正重要的事,包括很煩的時候隨手拿起一本書來看
那時候書往往會讀得最認真,但正是因為不帶有預設目的去消化
當下雖然看得懂,但事後知識往往記的不牢靠
因為沒有去「想」然後「用」

剛剛聽到一句話:
「知識就是力量,但知識如果沒有用出來就一點都沒有力量」
讓我有這樣的頓悟

所以我決定以後要做任何進修或正事之前,都要問自己三個問題,要想完才能開始做:

  1. 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讀這本書?這些待辦事項應該都在我的個人發展心智圖裡要找得到自己的位置,否則可能就沒這麼重要。
  2. 這是現在最該做的事嗎?
  3. 學了之後該如何應用?請以便於日後應用的方式筆記之。
然後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限(類似蕃茄鐘)專注在做這件事,如果時限到了還沒達成再利用休息時間考慮要不要再投入時間。如果是不可能一下就完成的事(例如:學完 Vue.js 課程),則設定一個每天做這件事的時間,將大事情切割成慣例會做的小事。

#刻意練習

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上完 TutorABC 的感觸

執行比空想來得好
但我卻常常是反其道而行
我想原因在於忽略了
常態性的去執行比一次完美到位更重要
就算只有一天 45 分鐘
但只要夠認真、邊做邊調整、刻意練習
仍可以臻至完美

2020年3月14日 星期六

本週四的桌球領悟

這週四可能是在外面跑了一天的緣故(但中間又有坐咖啡廳三小時左右),所以感覺身體比較柔軟,在那天的上課中,我領悟到了或許是桌球的真理也不一定的東西:

所謂「控球」,無非就是接觸球的時間久一點,讓它順著你揮拍的路徑多一點,而球的質量又來自於製造旋轉的程度,我發現這兩者其實可以合併成一個訣竅,就是在觸球瞬間腦中要有「揮拍路徑微微向上」的意識,因為一般我們揮拍都會是以往前揮居多,這樣其實球一下就離開拍面了(想像水平方向從後向前的力量),真正好控球的方式應該是在揮拍時用手腕加上一個垂直分量的巧勁,使球不要一下就出去,球拍和球之間的摩擦感加大,我發現正手拉球如果遵循這個原則,則我會對球體的控制感更強一些(當然其餘部分發力相同),由於帶有垂直的拍面運動分量,所以球出去會是一個弧線,並由於白努力定律,球體的旋轉造成上下壓力差,這個氣壓迫使球被壓回檯面的機率增高; 反手也是一樣,出去時若加上一個往上的巧勁,對球的控制性也會好一些。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球感」?

簡言之,你在觸球的瞬間要用手腕去創造讓球停留久一點的空間(時間暫停之術?),有點像把水平方向的力量收住,分一點給垂直方向,讓球不要一下子就衝出去,衝出去就意味著你對球的控制度很小,要達到這個必須很依賴手腕的柔軟和瞬間巧勁(一開始放鬆,接著有意識的去卸掉水平方向的一些力量,好讓球不要一下就彈走,最後向上摩擦 --> 聽起來有點玄,覺得一下功夫做不到這麼多事,但實際上是可以的)。

十三號星期五

今天發生了以下衰事:

  1. 第一單找滿久的,一開始 UE APP 的地圖出問題。
  2. 手機摔出事件(見前一篇)。
  3. 宵夜場送滷味迷路事件 & 嚴重打翻事件(已經立即去下訂碗架)。
  4. 宵夜第一單去領餐的過程中手機放在後口袋,放得太淺,導致我在把腰包轉動到前面時又摔了一次,這次有聽到那種電子產品摔落的聲音,還好功能、螢幕都沒有大礙。
  5. 今天到延吉街一間「楊記牛肉麵館」,結果等了大概 45 分鐘(大概九點到,等到九點五十),所以今天是有史以來 TutorABC 備課程度最低的一次,僅在等的時候把課程大概看過,沒查單字,沒有準備回答(但這樣或許對測試英文實力不錯?)。

P.S. 但不幸中的大幸是人沒事 & 今天又有裝備生力軍加入了我的外送行列了,期待它真的能帶來生產力的提升喔!

P.S.' 上述大部分的事情雖然很挫折,但都是自己加強或注意一些可以改善的,牛肉麵館雖然不是我能控制的,但至少之後遇到可以果斷棄單,不要在那邊耗,也影響心情。

黑天鵝效應 - 手機架

三年半前為了環島買的五匹手機架,陪我走過三萬多公里的里程,不過最近在跑 UE 後,會覺得要扳開它的 X 架好費力,以前可能一天用到的次數有限,現在一天少說要拉拔個十幾次,所以在初步驗證 UE 的收入是符合預期的之後(大概跑了三週),這週牙一咬去納普斯換了美國品牌 RAM 的手機架,因為我檔車也在用,我覺得他的 X 架手感就很好,很簡單就能扳開,去納普斯付了一百塊工錢請師傅幫我裝到好,週四用起來沒啥問題,但到了週五的今天(十三號星期五?),晚上要去 Apple 取貨時(買了一個充電手機殼,這是另一個故事了),竟然發生了開始用手機架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 「手機從架子上投奔自由了」,大概在快進辛亥隧道之前在行進中掉的,現在想想我還真是有福氣,第一個當時交通不是很 busy,所以要回頭去找並不會難度很高; 第二是掉的位置不是馬路中央,而是靠近人行道,所以要取很簡單; 第三是也沒掉到什麼地下水道之類的地方; 第四是它是往腳踏板的方向掉落後才滑出去,所以並不是從很高地方落下,加上我是裝犀牛盾,所以本體沒有任何損傷(這時體現了它的價值啊); 最後當然就是人沒事,因為看到手機掉了一定會嚇一跳而產生短暫的車輛不可控,還好我那時並沒有在飆速(時速大概五十),後方車輛也不快,只有一個阿伯大概也是被妨礙到了按喇叭(我有舉手示意),我沒有被任何車輛追撞、擦撞。

發現後趕緊靠邊停,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掉到踏板上,結果發現沒這麼好運,很慌張的把車停好,然後一路往回找,還好燈光夠亮、車子不多,我大概在距離停下處的六七十公尺前找到了我的手機。

小丑的名言:「任何人都可能變成像我這樣,只要他們遇到足夠糟糕的一天」,還好我最近開始送 UE 以來騎車速度明顯降低了(大概是都在找路,還有想安穩的運送食物),否則上述最後一點的後果不堪設想,如果手機一定要飛一次才會學到教訓的話,今天大概是我能想到最緩和的飛出時機了,如果我被追撞,或是我自己嚇到打滑,那個損傷都絕對不只是心情受影響而已,我個人認為損害度來排序:人受傷 >> 手機不見 > 手機受傷

細想一下這件事,其實這是對我來說的黑天鵝,因為我之前使用手機架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掉過,所以我並不認為自己的騎乘方式會讓手機掉落,但我忽略的是五匹的 X 夾的夾力比 RAM 的大太多了(大概三倍),也正是如此所以才會讓我覺得要扳開很累,所以才換的,經過測試 RAM 夾的力道連 iphone 的按鈕都按不下去,所以兩者在使用上概念並不一樣,五匹是夾子夾住就可以了,但 RAM 的 X 夾只是基本 hold 著手機而已,真要牢牢固定得靠後面的橡膠網才行,而且最好是四角都固定起來,我今天送宵夜場時又再次印證了這件事,只是過了一個彈跳稍微大一點的坑,X 夾前半段的兩個夾點已經脫出,我趕緊到路邊重新調整,並且在那個時候頓悟了:雖然和五匹手機架是形式一樣的東西,但因為設計的關係,所以兩者在使用上不能直接搬過來完全類比,這提醒了我要回歸本質去思考一件事,不能僅憑自己片面的經驗。

還好這個黑天鵝事件沒有給我造成太大的損失,殺不死我的會使我更強大,它將永遠改變我對手機架,乃至於其它習以為常事情的看法,Good job!

我和夢中的場景相會 - 迷路

剛剛去送了萬美街一段 19 巷的一個外送,那是個「基督教萬芳浸信會」、「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等等場所聚集的地方(我事後查的),有嚐到迷路的感覺,這已是今天的第二起,第一起發生在今天中午的第一單,也是找滿久的,

現在做外送其實最怕的是那種不按線性分配的門牌號碼,以前替代役時兩個人一起推敲或許是一種樂趣,現在獨自一人,如果再碰上深夜、下雨,就會變成一種不好玩的事,加上如果距離太近,其實不論是外送 APP 或是 Google Map 就變成無用武之地,因為他會認為你已經到了,只能靠目視和推理,至今我還沒有因為找不到而打給客人,但今天在我繞了一圈後,可能一方面也是在那種詭異氣氛的催化下,我動手打給了客人,從客人那邊得到了關鍵資訊後(我走錯側),看起來客人也沒有要下來引導的意思,只得說「好!那我再試看看」,有了這個 hint 後就快多了,我大概再花了三分鐘走到另一側確認地址無誤。

進了正確的大樓,按了電梯,唧唧咖咖的,開門的速度很緩慢,十足詭異的速度(還好裡面沒有鏡子),我走進去沒多想就按了六樓,想說趕緊把餐送到,還好,一出電梯客人已經打開門在等了,沒折騰太久,只是這次滷味嚴重的翻倒,和客人小討論之後,我只收了他一半的錢(120 元),沒辦法,誰要我這麼不當心呢,下次接到這種單,一定要特別小心才是,回家立馬訂了一個固定碗的泡綿碗架,不能再讓這種事發生。

下樓後又有點小插曲,我明明是原電梯搭到一樓,但一樓卻找不到出口,都是類似逃生門之類的東西,我只好拉開一扇門看看,結果是通到沒有燈光的樓梯間,有點嚇人,還好我有手機在身,趕緊打開手電筒應急,看起來不像有通往外面的路,退回來。我意識到今天我的疲勞程度已經累積了相當的量(先別說白天做了多少事,當時也已經凌晨十二點了),所以記憶、推理能力都比之平常要弱,也可能會產生負面思想甚至幻覺,所以提醒自己不要慌,慢一點,頂多打電話給那位先生求援。印象中後來是先從樓梯間走到 B1(以為會不會剛剛來其實是 B1,所以一樓沒出口這樣),結果發現 B1 是停車場,應該不是,不自覺的再從 B1 搭電梯想說硬著頭皮試試,頂多逐層往上試,終會找到來時的那層吧!我還記得到一樓時我甚至還開好了手機的手電筒,以因應可能沒有燈的環境,沒想到這次一打開,燈光卻顯得比剛剛明亮,我還是看到兩扇逃生門,打開還是樓梯間,差異是這次有窗戶,我看了看外面,確定應該就是剛剛來的路沒錯,樓層對了,就只要找出出去的路即可,隨即我發現一扇上面有開關鈕的鐵門,按下去門就打開了,我就這麼重獲自由 ,只是一出去發現我並不是從剛剛的路出的,而是從隔壁棟了,原來自己剛剛去 B1 時不自覺走到隔壁棟了(這兩棟地下聯通),心裡不禁納悶剛剛一樓為什麼沒找到出口,照理說兩邊應該是一樣的格局才對,但我記得很清楚,剛剛一樓是四面逃生鐵門,我應該四個都開過了。

我走回剛剛那棟,發現鐵門關起來了,我從外面拉不開,那奇怪,我剛剛也沒按電鈴,那我是怎麼進去的?剛剛門沒關?我不想往神怪的方向去解釋,畢竟我現在的感官和記憶很不牢靠,因為發現這點,覺得繼續送下去可能已經會超出我的負荷,可能會發生不好的事,所以我帶著一些些的疲憊和低落走向我的機車(那時心裡覺得自己想靠送 UE 來撐起大局真滑稽),點了離線。

從孩提開始,我時不時就會夢到一種夢,就是前面都很順的發展,但在一個沒料到的事件卡住,(通常)場景是在黑夜的時候我一直在一堆建築物裡面找尋某人,或是企圖做某件事,然後那件事總是沒辦法達成(夢中甚至不知道為什麼卡住),我會在建築物裡繞啊繞的,事情就一直沒有終結,然後我會越來越急,最後就「嚇」醒了(或說急醒了),我的淺意識裡對於鬼打牆的問題始終有一種懼怕,害怕自己留在原地、害怕事情沒有進展,或許這是我最深層的恐懼,但結合上之前看 YT 上講的清醒夢,我在想下次遇到這種夢時,可以透過催眠自己的淺意識,告訴自己慢下來、不要急,把事情想清楚再去做,自己的成就有限,覺得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害怕迷路」,所以在特定專業遇到問題時,沒能沈住氣去尋找解法、想得更進一步,久而久之就和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大。

生在這世上,人本來就是迷路的,只是有些人後天能夠成長到,具備著從底層散發出的自信,那種「反正我會盡最大努力」的底氣,以及不屈不撓的韌性。

路是人走出來的,不要怕迷路。

2020年3月10日 星期二

雨天的浮世繪

今天(3/10)從凌晨就開始下大雨,到大概十點之後已經小滿多,但仍然有在飄著綿綿細雨,我當然把握這個機會去送 UE,也如預期的,單幾乎沒有停過,但我想紀錄的不是這個,而是幾幕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浮世繪:


  1. 第一單是復興南路靠近科技大樓站的麥當勞,下雨天麥當勞大爆滿(才十二點出頭),即便分三路排隊,每個隊伍仍將近排到門口。
  2. 下雨天也讓鬍鬚張大爆滿,一進去大概就有五個外送員在等,內用的客人也接近滿了,我在鬍鬚張的櫃台前看著五個廚房人員、一個領班忙進忙出,領班看起來很兇,一直在電其中一個員工,講著類似:「你怎麼還這麼慢,教了這麼多次了」的話,底下的人也被這個領班弄得神經緊繃(或許這時神經緊繃是好事),啊,為了混口飯吃,大家都不輕鬆啊。我在櫃台前等是沒問題,只是因為下雨戴著全罩帽,到後來逐漸覺得熱到受不了,開始冒汗,但因為店裡人很多,我不想擠去外面透氣待會還要重新擠進來一次,還好超出極限之前我的單好了,如獲大赦的趕緊領餐、確認,然後快步邁出。
  3. 下雨天總會讓我深刻的感受到貧富差異,有錢人不需要上班,也不需要和這些上班族擠,只要在豪宅(因為送 UE 的關係,我看過一棟棟長得比五星飯店還豪華的房子)裡輕輕的用手指點個幾下,甚至也不需要冒著被傳染的風險見到外送員,只要交代物業管理員(a.k.a. 警衛)替他收著送上去就好。
  4. 松智路一號的大樓,大概是我認為台灣最靠近(像)美國的地方吧,那邊聚集著很多頂級外商企業,我送去的時候果然受到很嚴格的管制,安全帽得脫、口罩得帶,然後男女大廳人員好像還在打情罵俏(說什麼來著我忘了),我上樓的過程中,兩個穿著入時的白領講著很厲害的術語(好像是在小訴苦什麼行銷活動效果不如預期之類的),我偷偷瞄到識別證上寫著 Booking.com,果然厲害的菁英,這時都會在這樣高雅的建築中,煩惱些更長線的事。
  5. 來自市政府的訂單,備註還特別署全名,交代說快到了的時候打給他,他會出來拿,我一直以為可以看到什麼大人物(柯文哲的幕僚或是官員之類的),還暗自佩服他這麼晚吃飯(因公忘私)& 身段這麼軟,會自己來拿吃的,結果竟是個穿著制服的替代役。
  6. 九如商行,其實我印象一直很好,只不過美食向來需要等待,高雅的店面,站著穿雨衣戴安全帽的人也顯得格格不入,於是我到外面去等,過程中有叫號,但不是我的,再等了五分鐘左右,再進去問,阿桑竟說:「剛剛有去叫號你都沒在聽」,疑?過程中只有叫一次吧?那不是我的訂單編號啊,可能是念錯了?還是我戴全罩帽沒聽清楚,送餐過程我一向都滿全神貫注,聽錯應該不至於吧!總之,當下因為睡眠不太夠外加早上太趕吃得不太夠,導致頭腦昏沈,只從嘴巴裡冒出一句:「這 XXXXX 捏(意指我的單號跟他剛出去叫的單號不同)」。
  7. 今天體驗到新光三越的取餐流程,首先要遵守警衛的引導到 B3 規定車格停好車,再坐他們的員工電梯上樓取餐,警衛和 B3 引導的大媽都很熱心,省了一些摸索的功夫,反而是上了二樓一直問不到那間餐廳,問的櫃姐說得都是錯的,最後我繞了一圈才找到。下到 B3 時看我車旁邊又停了兩台也是 UE 的車,三個外送員(含我)幾乎同時下來準備著裝出發,我順口問了隔壁的,請問你剛剛是去哪樓取餐?他莫名奇妙的回我:「B2 啊,怎麼了嗎?」,本想小小攀談得到一些互相打氣的我,登時被這樣的冷回打了一記,我目前接觸到的 UE 司機都還滿健談的,即便沒見過面也會互相打招呼、寒暄,今天算少有的遇到只為了賺錢不想多說的那種,算了,或許人家有什麼難言之隱心情不好也不一定。

送 UE 讓我看到了社會的各個階層的人的生活,也不光只是「看」,而是充分的理解自己參與到社會這個巨大的分工網絡裡,在這個網絡每個人扮演的生態位不一樣,展現出的姿態也不同,然而不論再怎麼光鮮亮麗,最後仍會被「吃」這個最大公約數含括,我特別感謝那些雖然做著基層工作,卻保持敞開之心、熱心親切的人,這會讓我體驗到正向連結,當然也有不少冷漠的人,但他們(或他們的家人)也正以某種形式在向社會提供勞務,以換取金錢,再藉由金錢來讓自己(和家人)獲得溫飽,所以大體來說,我們全都是相連的,若人人過度切割,只顧自己過得好就好,久而久之社會的發展就會停滯。UE 也同時讓我體驗到社會中比較沒有選擇的人,從他的視角會看到什麼事,別人會用什麼態度去對待他,也難怪如果有選擇,人人都想往上爬,因為往上爬意味著被關注、被尊重,什麼時候我們的社會就算一個人沒有錢,我們仍能保持像應對有錢人那樣良好的態度呢?

拉哩拉雜就先聊到這邊。

2020年3月9日 星期一

待業三個月的林林總總(下)

這幾個月來發現了一些重要的事實,我認為將來復工後仍應維持:

  1. 一般日睡眠七小時,不要試著「睡到爆」:如果要不導致失眠的話,我的理想睡眠時間可不是每天八小時,我有一陣子就這麼做了,但結果是焦慮的失眠,每天八小時對應的會是「在三點到三點半之間才有睡意」,我到後來導入中泰輔導計畫、送 ubereats,有一部分原因是「要讓自己累一點」,謝天謝地這奏效了,不過反思如果這麼累的生活也只讓我睡大概七小時(週末似乎會自動節律調整為八小時),那每天八小時又不勞動確實會導致失眠。經過實驗測試,理想的睡眠為一點半就寢,兩點睡著,九點到九點半起來,當然這和白天工作的勞累程度有關,尤其大腦的耗氧量很大,所以復工後可能仍得觀察一下,以前公司為例,我每次回到家大概九點多,但會先經歷一段完全無力、開電視來看然後睡死到十一點左右的「短暫小死亡」,但我想那是太多狗屁倒灶的事情引發的負面情緒所造成的影響,按理說越優秀的公司,我應該可以把心神越專注在「事情的進展」上,所以我預估這樣的疲勞度應該會少一點,我們後續再來觀察。BTW,我一開始就是放任著身體睡到他開心再起來,這不對,會導致嚴重的失眠,睡醒時保持一些疲勞度是好的,自己要想辦法驅走這些想睡的感覺。
  2. 午睡半小時:午睡的半小時可以充分讓身體充滿活力,通常我午睡完精神上就不會再疲勞,直到晚上要就寢時分。
  3. 維持專注:好了,前兩點把最重要的睡眠問題講完,接著講每天的精進。我這陣子發現的訣竅是,每天立定幾個目標,如果事情太大就切割並征服,切記目標要清晰,不要三心二意(我的嗜好是多元型,所以格外要注意「思考事務的優先順序,並捨棄那些目前不那麼重要的」),蕃茄鐘工作法也許真的有效,但之前都只有概念,等待我去研究一些執行細節。--> 研究完,發現核心概念就真的只有「試想你現在在搭飛機或客運,為什麼那時都特別專心呢?因為沒有其它的干擾源、也沒有太多能做的事,你的雜念也就特別小,試著把生活中的時間都切成像這樣的片段,讓自己專注,會發現效率驚人」。
  4. 建立習慣:發現建立習慣幫助我能夠更規律的去做一些事,因為我的興趣本來就是很多元,所以如果不用宏觀戰略將事情加以排序,會變成東做一點,西做一點,以現在的生活來說,一天大概可以安排做三件事,一件是比較深度的思考(例如十年復盤、履歷),大概佔 2.5 小時,另外兩件是比較進修型的事,大概各佔 1.5 小時,上述共計 5.5 小時,是經過一個多月的測試後沈澱下來的「整天進修型」作息(再長會超乎大腦負荷,不長久),所以復工以後要盡快抓到符合現況的良好習慣。
  5. 目標導向:經由反思並參照刻意練習理論,擁有一個目標是很重要的,我很多時候會陷入恐慌是因為大腦已經習慣「我做得不夠」這樣的感覺,並對於一天能完成的事會有非常不合理的期待(過度高估),而這幾乎一定做不到的工作表又會加深焦慮感,產生惡性循環,所以我現在練習將自己想達到的目標很明確的寫下來,將其拆解成小塊,合理的安排在一天的作息(前述的習慣)裡,如果一天小目標達成就不會再自虐的認為自己虛度,讓正向心情籠罩。
  6. 幾個持續要額外花心力的事:一些事情不能因為復工就停止,要持續的做,和工作相關的(但不完全一樣)包括:吸收 IT 知識、吸收科技新創趨勢、學習溝通技巧、維護作品集(類似履歷),其它包括:送 ubereats 加速資產累積速度、持續吸收金融與理財知識 (當然也要有動作)、 持續拍片剪片(為被動收入和連結的機會來源)、持續推進動畫合作、 持續研究思考方法並應用、讀書、持續學英文。哇,好多事得做,我得排一下優先順序和頻率。

世代差異

剛剛看這個視頻,我覺得有一句話講得不賴,也是我最近思索面對長輩的質疑,最好的態度應該是:「噢,沒關係啊,嘲笑就嘲笑,但我們就做自己認可的東西,自己最後會證明出,這不是一個錯誤的道路。」

世代差異一直存在,重點是回歸本心,去理解對方的處境、對方成長的背景,才會對他為何有這個想法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3/10)以我目前的觀察,我和我的上一代有著以下關鍵性的差異:


  1. 我的上一代認為創業可以「想清楚有沒有商機」後再做,我則是認為世界很複雜,你永遠不可能到想清楚再做,我同意大致上的市場調查和邏輯推敲還是要做,但我不認為想清楚就會成功,或是想不清楚就會失敗,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關連,創業是綜合實力的考驗,以初期來說調整迭代的精度和速度才是成功的關鍵。
  2. 我的上一代聊到一些特定的主題時(例如民進黨就是「只會選舉」、「為了奪權沒有規則」,對於探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網紅也嗤之以鼻,完全不想看他們的任何視頻),心中的定見之強,已然難以撼動,但同時間自己又會覺得自己很客觀。我則是承認自己很無知,因為不是這個領域的人,且並沒有長期蒐集各種面向的資料,故對於任何政黨和人比較沒有強烈的好惡,比較能獨立看待一件事(例如:老爸聽到我說這次新竹市動物園重新啟動的文宣不錯時,總是會說:「民進黨比較會做公關啦(言下之意是較沒有在做實事,在作秀),我覺得蔡政府最近防疫的口罩政策做得不錯,我會很坦誠的跟家人朋友分享我的這個看法」),我覺得當然民進黨之前作為在野黨一定有為了奪政權演化出一些「特異功能」,這也是為了得到政權的不得不然,或許裡面的手段會有有爭議的地方,但一來那些時間已久,和現在的施政未必有直接的關係,二來我明瞭那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奪了權要怎麼做正是我們現在得睜大眼睛看的。
  3. 我的上一代期盼一個偉大的領袖出來把台灣再次帶領向光榮,我則認為,所謂的民主不是期待單一英明的領袖(這是帝制時的想法),而是仰賴全民的公民意識提升與制度,尤其現在網路媒體發達,任何人都可以寫一篇文章講出自己的洞見,任何人也可以因為特定理念組織社群,這些都是當我們覺得政治失靈時可以做的。
  4. 我的上一代面對未知或不熟悉的事,是用恐懼和禁止去面對,我則是接觸與了解後,再決定自己的態度。

三月初返鄉掃墓的思辨紀錄

今天有和爸爸聊到一個問題,事後想想覺得滿有趣的,所以寫這篇文章記錄下來:

我用「顏色的分辨率」來比喻有的人看事情比較簡單,輕易的下定論會喪失很多細節,也有可能因此錯過一些機會,真實世界的色彩是 32bit 全彩,但如果一個人看世界的觀點太過單一,那就會像你只有 256 色,對你來說紅色就只有一種,但對於全彩的世界來說可能光紅色就有一萬種,爸爸當下滿表贊同的,他特別再 rephrase 的是謙卑的部分,說如果一個人謙卑的看完一件東西,得到的會比早就下定論的人要深刻。

我滿同意這件事的,一直以來都是,所以對於妹妹說的:「我們家的人好像每次都往東走,但我就想能不能自己嘗試著往西看看」。

但我回到台北時,忽然意識到了矛盾之處,我舉幾個例子如下:

  1. 之前要買檔車時,跟他分享了本來想拍視頻來解釋為何要買檔車的動機,他跟我說的是:「沒關係,我不想知道,因為我的時間很有限,我必須分配自己的心智大餅」,所以就這件事來說,重機 = 危險 = 不必要的標籤,想必是牢牢的貼下了,這是否意味著一種看法的單一,並非客觀虛心的去看世界?
  2. 今天討論到信用卡分期,他是說自己很不喜歡分期,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分期一定不會有真正的零利率,且每個月為了那一點小錢還要記得去繳交信用卡費(有一次他忘了繳就被銀行警告),覺得很麻煩。然而,如果有稍微逛一些網路賣場,就會發現真的有分期零利率這件事,且我的花旗信用卡也是每個月要手動繳交,我並不會覺得很容易忘,再說,如果真的有好處的事,設定個自動扣繳應該不難吧,再來是我覺得對於一些不想造成現金流太大壓力(或是有良好理財管道)的人來說,如果一個一次要掏八九萬出來(例如買電腦),跟你可以分 24 期,每期只要付三千多塊,後者對於現金流的壓力當然會小很多,我便可以把這筆錢先去做其它投資,到真正要付出去這筆錢時,它已經為我又多賺了不少錢。他直接的給分期付款,乃至於信用卡貼了一個「負債不好」的標籤,無法客觀的去看待這件事,所以也少享受了信用卡的便利性,這也是一種拒絕去認知所造成的損失。當然,我並不是說信用卡一定都是好,它會讓人喪失花錢的感覺,對於沒有自制力的人來說確實是一件危險的事,我接受上述這種理性的分析,但如果講不出太具體的東西卻一昧的抵制,是否又犯了一開始講的「太早下定論」的問題呢?
  3. 再來就是我們家一直以來的遺憾 -- 各種的投資管道,例如:股票、基金、房地產,他其實各有一些標籤加諸在上面,股票和基金是在賭博,房地產買了會當屋奴,這些在他意氣風發時當然不在話下,甚至到後來他已經開始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時,仍然會給自己一個說法:「我們沒有像別人那樣的天份」,事實上每個人都是從不會開始學,如果拒絕認知到這些都只是理財的工具,越花時間了解才能發揮它的正常功效、降低其風險,一昧的去將其貼上標籤,是不是又會像他過去三十多年一樣,失去了很多本來可以將財富放大的機會呢?而這是不是也是一種輕易的下定論?
以上是我目前立刻能夠想到的矛盾反例。

我猜想爸爸在講「謙卑」時,腦中所浮現的畫面應該是年輕人對一些四五年級生所認可的東西、政治人物嗤之以鼻的模樣,所以他才說「要謙卑的把話聽完」、「如果輕易下定論的話會損失很多東西」,但他自己可能忽略了,所謂的謙卑是雙向的,同樣年輕世代的意見,也需要長一輩的人耐心聆聽,而不是一直搬出長輩架子認為「你們就應該聽我說」。

不過因為今天掃墓的車上他有提到說他對於以前阿公認為他是大哥,其他人應該聽他的這樣的事很不以為然,覺得要當 leader 應該是要付出更多,而不是一昧因為年紀大而要求別人聽他的,所以,我在想,上述的那些矛盾他應該沒有那個想用長輩意見壓人的意思吧,或許我也可以不要這麼快帶入長輩晚輩的角色框架。

2020年3月6日 星期五

待業三個月的林林總總(上)

Why:因為前公司已經讓我看不到任何成長的機會(不論是個人或公司皆然),繼續待在那邊只能學著去耍厚黑學,這不是我該走的路。

這三個月來的摘要:

十二月:前兩週還在休養、找到新的節奏,無法快速地投入到進修之中,對於待業時間有限的我來說,心裡是會有一定程度焦急的,這段時間依靠運動(有參加一場桌球業餘積分賽)、正念冥想來減輕內心焦慮。

進修方面,剛開始其實無法馬上能投入到之前設想的進修狀態裡(無法長時間專注),事後發現原因是因為「想證明自己是對的」的這種心態作祟,心神不寧希望能得到前公司人事異動的消息。另外一點就是我猜測大腦一下子還無法從之前長期被壓抑的負面情緒中走出來,所以一旦想要認真去讀些書、做些筆記,我的手竟會不聽使喚(時隔三個月,竟已經有點記不得那個感覺了,只記得表象狀況),無法好好用腦中的想法去驅動手寫字,這也是造成我無法好好進修的原因。那時候只有看電影、Youtube 等影音的東西才能比較專注。

關於一開始的手不聽使喚、無法在書桌前專注,一方面是心理創傷因素,二方面是目標過大,導致一想到有一種無法征服感所導致,第三則是前述的身體上的疲勞的顯化也可能有參一腳。

回去看第一堂的快樂學堂,我的 PERMA 值都很低(分別是:7、7、5、6、3),但後面幾次有逐漸回升的現象,記憶中當時一開始真的有滿深的自我懷疑,雖然理性知道自己沒在工作,其實前公司的問題佔大部分,但感性上還是會焦慮、自我責怪。

睡眠方面,一開始都睡滿久的(第一週大概都睡八九小時,有時還午睡),猜想應該是之前累積的疲勞待消化。入睡時間也和之前上班時沒有差多少,有幾天想試著調整作息,但會變成太早睡睡不著,翻了好一會,最後要靠褪黑激素才能入睡,睡了九小時起來仍有些困難,吃完午餐又會疲倦,但晚上卻非常有精神,想要調整作息又調不過來的階段。

一開始最擔心的還有「從此沒有和人群接觸的必然腳本」了,所以會是有點像活在荒島的狀態,以往一個週末的獨處都會導致自己的狀態變得怪怪(要到禮拜天晚上才會因為隔天又要再度接觸人群而慢慢恢復),現在這麼長時間的獨處,雖說時間超多,但真的可以嗎?還是反而會讓自己瘋掉?一開始確實滿不適應「不出門、長時間宅在家」這個狀態,要到後來(大概第三週開始)才慢慢能接受、定下心、樂在其中。我覺得孤獨其實是人的本質,不論再怎麼善於社交的人,隨著年歲的增長,一定會慢慢發現孤獨在人生中所佔的比例是大的,且孤獨才能醞釀出自己的想法和智慧,要學會和自己的思緒獨處(那時有看一個影片,在講獨處的能力,覺得好像有被激勵到一點)。

這段時間做得好的:

1. 紀錄時間和花費倒是一直有很扎實的在做(從 12/3 就有紀錄),所以這段時間的任何花費都是有本可查的。

2. 一開始(12/4)就有去把要進修的項目分門別類列出來,並賦予重要度,成為日後主要的依歸,不過這些規劃的缺點是項目實在太多,要在兩個月內都讀完並吸收不太容易,後來有所取捨(主力放在:產品思維 30 講、Linux 、英文及文法上頭,書的部分則是塔木德、與成功有約、老人與海 讀完)。

待續

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二月份中泰輔導計畫復盤

前言:

中泰於 2/29(六)的下午回新竹,因為意識到這可能是短期我們密切合作、上課的休止符,所以我請他吃了一頓豐盛的德式料理,帶著一些不甘送走了他(覺得這陣子的努力成效有限),為了放過自己,我得好好想想這段合作的功與過。

我問了他這個月最大的收穫,他的回答是「謙卑」,了解到不一定什麼事都要全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應該去參考一些既有的作法。好吧,至少帶走了一件事,我算是功德圓滿了(笑)。

從他 2/5(三)來台北上課開始,前前後後大概是一個月的時間,他走了以後一切又迅速恢復原樣(但週六我還是藉由大量的睡眠來恢復,這個月太累了),我的深度思考力也隨著安靜而失而復得,寫這段前言是 3/2(一),我彷彿又回復到之前自己閉關的那段時間(但也有一些感知發生不可逆的改變),以現在忙了一個月後去對照那時候的心態(渴望有一些值得付出的人和計畫),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對我自己的特性和極限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所以我寫這篇文章紀錄下來(以下的有一些片段是 3/1 就寫好了,3/2 早上想到該補上前言的部分)。

做得好的:

  1. 將互利的脈絡想得滿清楚的,這點中泰和我也相當有共識,我們「目前」價值交換的點在於「他用錢來購買我的課程」,他覺得我的課程確實有價值,值得花錢學習,只要感覺有點迷失需要再度對焦時,只要想起這個點就能夠拉回來。過度樂觀(或說太早講)的點則是希望他「往後幫我操盤」這塊,感覺可以再更放淡一點,只要略提過就好,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不是短期內可以達成,早提沒有意義,還有一塊就是對 ubereats 的營業額過度樂觀,會在後面做不好的部分講。
  2. 對於整個合作計畫有明確的停損點(整個二月份),一旦達不到設定的目標就能很感脆的喊停,中泰在這段期間內沒有做出一些不可逆超出風險的舉動(例如:借貸、用我的信用卡去分期先購買東西、租房子),雖然過程中我有動過這些念頭,但所幸都沒有真的做下去,日後在思考這類合作時,應該要設立檢核點,就像要跟銀行借貸要有擔保品那樣,如果還不出錢,至少可以法拍擔保品。
  3. 有確實的在準備課程,尤其是英文,在準備的過程中確實有獲得不少東西,也讓自己的英文熟悉度更高。

做不好的:

一開始設定是中泰帶來 ubereats 的收益,我可以藉由提供給他課程收取學費,補貼我的開銷; 另一方面希望透過訓練中泰來提升他的認知戰鬥力,希望可以成為小組中有戰力的一員(協助攝取、過濾財經資訊)。經過實測這兩個方面都以短期看不到宣告失敗告終。
  1. 對於 ubereats 的收益太過樂觀,沒有先行排除風險或想辦法更加確認,也沒有先行確認中泰身上到底還剩多少存款,導致上課的錢收不到,他後來也因為沒錢而課程無以為繼,所以「透過他繳學費達成互利」的作法實際上行不通。
  2. 經過我實際跑 ubereats 一個半禮拜,發覺自己高估了兩件事 -- 中泰的「智力」以及「配合度」,故我原本希望透過教學提升他的認知,從而讓他更穩定的賺取、累積財富的做法這條路也卡死。
  3. 第二點的「智力」很難用三言兩語來指稱,暫時找不到更好的詞彙,只好先用「智力」來代表,這邊是指他對當前局勢的理解 --> 產生計畫 --> 貫徹計畫,經過我的實測,其實一天精準的去跑大概 4.5 小時(中午 + 晚上 兩個尖峰),約莫可以產生 600 元的收益(大概 11~12 趟),假設剛開始累一點,一週跑個六天好了,就可以產生 3600 的底薪,再加上兩次都達成的趟數獎勵 700 + 805 = 1505,這還不算熱門時段加成(1.1 ~ 1.5 倍不等),所以一週起碼可以賺進:5,105,一個月算四周則為 20,420,扣除機車的油錢一天一百好了,一個月出勤 24 天為 2400,所以他可以動用的錢為 18000 元左右,其實省著點用還 OK,但我發現中泰在執行上有以下幾個障礙:
    1. 跑的時間和收益不成比例:他換算下來一個小時左右才一單,所以一天得花費超量的時間去跑,歸結原因主要是他對台北路不熟 + 一開始地址填成新竹的,所以沒有辦法享受台北的時段加成,故總體效率特別低,所以要賺到上述的 600 他一天大概要 6~7 小時以上。
    2. 常常會出狀況:一下是手機沒電、一下是手機電充不進去、一下手機壞了、一下摩托車倒下來手機架歪掉,這些都會導致他一整個熱門時段報銷,導致產出不穩定,因為我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任何一次的失誤都將是半天一天的延誤,對士氣也是很大的打擊。
    3. 沒有一定要賺到錢的決心:上述幾個點如果他有決心,其實是可以用大量的練習去克服的,但比較令人失望的是,他似乎沒有想花這個時間,中午累了就回來午睡,睡醒後又去騎腳踏車,一騎腳踏車就忘記時間(他對時間的掌控度也真的滿低),當然他找到改良點的速度緩慢、學習力遲緩也是重要原因,一般來說應該一個禮拜就上手,但他到上禮拜仍無上手跡象。
    4. 太多外務干擾:一下要回家、一下去楊梅,這些都導致他三心二意,無法專心致志在練習跑單上。
    5. 總結:綜合上述幾點,他的學習力低落,主動性(不論是自己找方法或是求援)不強,又沒有紀律多花時間在精進預測技巧,有一種少根筋的遲滯感,這樣的狀態是最讓我覺得不耐煩和不安的,如果每天可以看到營業狀況穩定下來,他也確實一直在積極(自行)學習,我的心情波動應該不會這麼大。
  4. 再來講講「配合度」,既然他無法靠紀律和智力自行領悟出心得,我便直接告訴他應該如何如何做,但令人無力的是常常講破了嘴仍然發現他的行為模式沒有什麼改變,例如動不動就跑回家、一天出勤的時間仍然不足、沒有更積極的去找熱門餐廳點並記錄起來、遇到一點挫折就又三心二意,造成我要花費很大的能量,對他的推動卻有限,我想很可能是他心中看待這個世界的模型和一般人並不一樣,他心中的世界有神,神對一切事情都有安排,所以遇到困難時他並不急(以他解決問題的能力,急可能也沒有用),反正神會引領他該去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我明顯感受到楊梅牧師講的東西有深深烙印在他心中,而我所說的「能導致成功的思考框架」並沒有,我常感覺到當我在跟他講一件事時,雖然他嘴上一直說「了解」,但那些內容並沒有真的進到他心裡,「為了止長期以來的傷痕,他心裡的故事總是和上帝、引領有關,只要用上帝這條線,就可以把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串成五彩的項鍊」,生活長期的不順遂和宗教為主軸的世界觀互為因果。
  5. 低估了「和他一起住對我的情緒造成的影響」,也可以說他的脫線(超乎常理的互動方式)超乎我的預期,到後來這份煩躁會導致對事情的判斷失準、用很沒有效率的方式去帶領他(動怒),沒有專注在解決問題而被情緒拉著跑,以後得記住「自己其實是很喜歡獨處的人,因為在獨處時我的專注度才能達到最佳化」,如果要和他朝夕相處,我的耐受力可能只能讓我維持兩天(在兩天內還可以藉由意志力來控制自己的情緒,用較為理性的方式去處理他的問題,超過則沒有辦法)。在過程中我會有很多動手的情況,足見心中那個兇惡的我仍存在,這點和十二月一月在做正念冥想時那種平靜差滿多的,我那時以為自己已經有一些修為,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情況會失控,應該有更好地應對方式才對(當下應該先叫暫停?)。

其它的省思 雜記:

在事後的反省裡,我不禁把這次和十年前的那場合作做對照,其實他這次整體的表現還是偏向遲緩、對現狀的不作為,和那時合作起來的感覺非常像(我必須很費力的「拖」著他跑,而不是一起打開局面的感覺),改變的是十年前的合作出資的人是張爸,任何事情需要經過張爸的同意,而因為自主性不高所以能獲得的學習較為有限,我們不曉得到底是市場太小或只是綁手綁腳; 十年後則是自主性高且不需經過誰同意,這點算是因為我的成長帶來的進步(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專業可以教學、懂得去找合作點),十年前做不起來還可以說是市場或張爸的反對而起,十年後做不起來其實看得更加明顯,是因為他被很多麻煩所累、自律性、積極度也不夠高所導致,而這些阻礙又來自於他成長背景造就的蝴蝶效應,我下一段會再細細梳理。

透過這次二月的計畫,讓我更深刻理解到為何世界上有這麼多窮人,每個人的出身無法改變,所以一個人生下來所看、聽、感覺到的非常不一樣,所產生的思想當然也會不同,像中泰這樣的人,如果沒有強制力(例如:政府規定要受國民教育),很難讓他定下來學習,也很難僅透過幾堂課就改變他的想法,就連簡單的工作,如 ubereats 都會因為他沒有續航力高的手機、沒有手錶、沒有較好的機車、沒有透過實驗有系統去分析改良的概念... 等等,而無法達成預期成效,而缺乏這些具象或抽象的東西,是因為他的生命歷程中千絲萬縷的蝴蝶效應所導致,他只是這些因素顯化的載體而已,這時對艾爾文所說人的「維度」概念不禁有更深一層的感觸,我能夠梳理中泰遭遇的脈絡,解構他的思考結構是因為我站在比他高一到兩階的維度(這只是因為我運氣好),但對他本人來說,他很可能只是感知到現實不斷的有逆境,而自己對這些逆境無力控制,但他無法想到這些事情大多都是起源於他的每個念頭、每個決定,可以透過更改思考架構逐步的改善自己的處境,而在他的維度中,宗教可能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不需要想這麼多,把一切託付給上帝就對了,上帝自然會撫慰他的心靈、帶來一批教友的人脈網絡來協助他。

人確實力量(包含智慧和壽命)有限,但我不認為因為這樣就必須信靠一個虛無飄渺的「神」,人本來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希望透過信靠神來取得特權(例如死後的永生),聽起來就是一種傲慢和奢侈的作法,可說是貪婪軟弱的延伸,我從來沒有聽過狗、馬、獅子或北極熊有這樣的願望,他們就是很樸實的活著,忠於自己的慾望,並將自己的 DNA 延續下去而已,他們接受苦難,並不會有非分之想。


自我覺察:

  1. 我是非常需要獨處的人。
  2. 和別人一起住相當耗費能量,因為要溝通習慣,且不能隨心所欲,常常要解釋(越大越怕囉唆),尤其是和中泰這樣學習力遲緩、調整力低落的人。
  3. 一旦計畫進展不如預期,我的煩躁指數會快速上升,我喜歡一個人時那種劍及履及的暢快感。
  4. 我對如何改變別人想法較無耐心,也無手段(或許可透過一些利益關係、鎖住關鍵資源來達成)。
省思:
  1. 「互賴」也要運用在合適的對象上,找到讓你可以依賴的對象,同時自己也要努力成為別人可以依賴的對象。像這次事件,我發現中泰可能就不是個能夠依賴的對象。

總結:

最後,再總結一下當初的合作計畫,我不會說中泰是無法改變的,只是自己一開始著實太過低估所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了,而將他帶起來可以形成正收益的時間也將會拉得非常長,讓這件事的效率變得極低,所以把投入的精力、時間和帶來的收益相比較,我想事情就更明朗。

其實這次的合作是我主動邀請(農曆年前的點子),我發現自己在脆弱時很容易把目光看向這些條件弱勢的人,然後主動尋求和他們合作(例如塔羅也是),但這會造成做了一堆事仍無法達成設定的目標,因為和這些人合作我比較像保母的角色,我必須拖著他們前行,他們無法產生太多的貢獻(反個面講,如果他們真的那麼容易成功,那他們勢必早就成功了),這樣的計畫注定很難成功。

我需要友情的支持,但同時「幫助」這件事也應該謹慎評估,否則只是聚聚聊聊就好(應該視情況、對象、需要付出什麼、能得到什麼回饋 去決定要給予什麼樣的幫助),畢竟合作一個成功率低的計畫,不僅沒有幫到朋友,對自己的正能量也是一種消耗。

以我目前的狀態來說,如果要找個理財的合作對象,那麼最好的人選應該是我自己,我自己去看那些資訊、我自己去學習英文,將這些技能累積在自己身上,如果真的有賺頭那我自己賺就好,除非將來真有不錯的心得,可以公開招募學徒,從優秀的履歷中選出最優秀的,犯不著一相情願的覺得中泰就是那個人。若是以互賴的角度來說,我作為一個朋友,花了前後一個月的時間,費心準備教材、整理他的思考誤區、出讓自己的住所、輔導他取得 UE 的資格... 等等,我覺得已經仁至義盡,我投注的時間既不夠真的讓他有顯著的改變,也不能達成預期的正向收益,且他身上的存款也撐不到那時候,中間一定會被生活費這件事所分心,而中斷進修計畫,上述幾點都預示了這段輔導計畫會是洗頭洗一半的狀態,我迫於現實只能中途放棄,這點應該是早就要知道的,以我對他的了解,期待他在一個月內進入狀況,有良好的進展,這機率低於 10%,其實當初應該先請他找工作,穩定自己的經濟來源,我們先用線上上課才對,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沒有確認他身上的存款再來衡量情勢,另一方面則是他也沒有預先提出警示 --> 往後合作必先釐清關鍵資源並確認

2020/03/02 PM 4:27

2020年3月1日 星期日

[好文備忘] 言語之碗

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9/01/10/words-bowl/?fbclid=IwAR34HLUOrUZsI6-8efpZtDZADg5Uj7lPcPOtZkg1lB4ofXAFXIYNdTJeKfg

說出一句話要不了幾秒鐘的時間,但每句話卻也都包含了一個人一生的經驗。 審視言語之碗的過程,就等於嘗試理解隱藏在言語中的自己。如果感覺自己所說的話不恰當,那麼造成你用語不當的理由,就存在你心裡。

2020年2月16日 星期日

需要安靜的人

原來我是一個內在心智活動之需求大於外在活動的人
換言之,我很需要安靜,安靜會讓我有充到電的感覺

宗教

這禮拜跟我輔導的朋友在某天晚上聊到很晚(我輔導他來台北發展、人生升級),他突然跟我說了一些深埋在心裏的那些陳年往事

媽媽(泰國配偶)帶爸爸去賭六合彩,輸掉兩棟房子,媽媽跑掉,爸爸出車禍傷到前額葉,導致不僅少了一隻手,連帶情緒都不太能控管,常常破口大罵。從小就被送去給阿嬤帶,等到國中回家已經是這副光景。他的故事大概是這樣。

他有一陣子活得很黑暗很黑暗,唸佛經似乎也無濟於事,反而越念越累,對於佛教的一些超脫輪迴的法門(例如不能殺生)也並不認同。同時對於人有一死這件事顯得不能接受。接觸到基督教之後,發覺聖經至少比較看得懂且認同,且開始接觸基督以後,生活的事顯得比較順利了,所以就順勢信了主。

近年來我對「宗教」這件事喜歡用禪宗「以指標月」來做比喻,其實月亮是重點,你用手指去指、雷射筆去指、用愛的小手去指,其實都不是重點,指頭只是標定月亮的工具。同樣的,其實人信宗教不外乎是兩個原因,一是心靈獲得平靜或快樂,二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對於獲得心靈平靜這件事,我個人認為要獲得快樂只要這些要素:健全的社會環境、健康的身體、談得來的同伴、成就感、不虞匱乏的金錢(才能換得生活所需),上述的後兩點可整合成「自己認可的社經地位」,其實上述的要件大多都是「理性」可以去達成的,但我們常會感到無力可能是自己的出身過低,所以對未來沒有希望,或是自己陷入一些自己沒察覺的行事慣性,而這些慣性又導致上述幾個快樂要件被剝奪(例如:長年喝酒應酬導致身體出狀況、長年追求賺錢導致沒有經營好與子女的關係、缺乏社交互惠概念導致沒朋友... 等),從而轉求宗教的心靈慰藉,宗教教義確實可以改變我們的心念,進而改變我們的行事慣性沒錯(教友同時又可以成為精神支持),但是如果 zoom out 一點想,就算不需要宗教,我好好保養我的身體、認真互惠的對待朋友、努力找到自己有熱情的工作投入、抽出一定的時間經營與家人的關係,好像也可以達成上述目標?

好,如果我們過著開心的生活, 那面對意外之災或死亡的恐懼,這個要怎樣才能釋懷?我曾見過一些宗教(哪些我就不點名了)動不動就發起以下論調「你看他就是不信xx,所以意外來臨時頓失精神依靠」、「我們人就算風光一世,不還是終究要死」、「現在天災人禍不斷,就是因為不信xx神,神才會降災給人類」,我是覺得... 意外就只是意外,不太是什麼神的旨意,有些意外我們可以盡量避免(例如:天黑走路穿反光亮色衣服、天候不佳不要出行、滑雪不要做超過自己極限的行為),少數則純粹是機率的遊戲(例如:坐在家裡被隕石砸到、碰到海嘯),無論是哪一種,我個人認為「活在世界上就是一種生存抽籤,透過數萬年的努力,人類已經把環境改造得相對安全了」,所以妄想透過信教「不要發生意外」似乎不太可行,事實也證明不太可行(有些宗教會把意外解釋為神的旨意),接著就是發生意外後的釋懷問題,我也是覺得這點也是正向心理學可以處理的,未必一定只有信教一途,如果你是夠理性的人,不妨想想以下 Discovery 場景:「一群羚羊在喝水被獵豹攻擊,其中一隻被咬成跛腳,但那隻被咬的羚羊應該不會去思考牠怎麼這麼衰之類的話題,牠只會帶著殘缺的腳繼續努力求生」。寫到這,好像覺得這一個系列的擔憂大概都是這樣,因為人們所謂的天災是過去地球四十多億年的「常態」,而意外和死亡,則是每個生物的「常態」,想著要不會有天災是一種妄想,想著不會有意外和死亡來臨是一種傲慢(為什麼你有差別待遇?),我們頂多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去盡可能事前避免、並做好來臨時的相關準備與心理建設。關於這點,個人淺見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同時也必須接受生命的無常,對我個人比較有效的方式是「好好過每一天」、「珍惜心愛的人」。

人類大歷史有提過,宗教其實是組織起人類的重要「虛構故事」之一,我基本上也覺得,只要能弭平心理的各種傷痛,其實不管你採用什麼故事都沒關係,重點是你開開心心過得好,只是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教義,多半宗教也都會有排他性(認為別人的神是假的),我比較感冒的是因為這些教義而產生爭執,試想一份現在的新聞稿可能都會有很多解釋方式了,更何況幾千年前的文本?相信自己的宗教當中的故事,就難免要去詆毀其它宗教裡與其牴觸的地方,我們信仰宗教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快樂、面對不如意甚至死亡時更加平靜,我一直覺得如果要達成這些目的,你必須相信整套宗教(戒律及其故事),乃至於和其它宗教或教派發生牴觸,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相信宗教,更直接的去修習正確的各種知識(健康、人際、心理... 等)即可。

越了解人的大腦,越會覺得它是個太過奇妙的存在,也同時很容易愚弄,所以如果沒有嚴格且客觀的邏輯規則訓練,其實那些情緒是很容易影響我們的認知的,而情緒又是很好被操弄的東西,所以,你怎麼能確定自己的情緒不是被一些把戲所操弄,而不是真有一位至高無上的神呢?




求道之旅

到底,有多少人憧憬精彩的一生
十年前踏上求道之旅之際,認為有非常多人是這樣的

但時間久了,不禁會問
這世界上是不是充斥著那些一邊羨慕其它人多姿的生活
一邊又走保守路線的人,就像那些誇獎其它家的小孩好活潑
一邊又希望自己家的小孩靜靜乖乖的家長

不得不說人幾乎都有結果偏誤,我們喜歡別人波瀾壯闊的一生
然而當選擇臨到我們頭上時,我們卻會陷入大大的猶豫
而多數人最後都會向現實而妥協,因為他們不確定這樣選結果會不會好
會不會最後一敗塗地,我們喜歡波瀾壯闊的一生,喜歡去細細品味它
或是拿它來當茶餘飯後的談資,前提是這件事是發生在別人身上
如果是我自己,我才不要讓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呢
除非上帝可以向我保證我在轟轟烈烈的冒險後
緊接著而來的是甜美的成功果實

然而人生到底是為何而活?
我只是謹守一個很簡單的原則,叫做「我只活一次(YOLO)」
所以我並不是一邊說著羨慕別人的冒險生活,一邊轉頭繼續打安全牌
曾經我以為自己很懂這個世界,直到我開始創業,然後我失敗
然而在生命的底層我卻不以為憂,因為我知道我正在更理解這個世界
我不放掉我的困惑改去做比較簡單的事,去做大家都公認好賺的公司
我直面那些自己不好的習氣,我也去深思人性當中晦暗不明的地方
過去失敗的經驗,現在我調整作法,讓自己更加彈性
藉由努力以及更加了解自己,繼續積攢著自信和獨處時的平靜
我努力的嘗試著讓自己更加理解這個由人構成世界,以及其背後的法則
然後我發現很多人其實對很多事都「don't give a shit」
所以才會有這麼多認知偏誤以及被輿論帶風向的事件
所以才會有「大賣空」電影裡所述的情況發生
我們都是動物,都沈溺在看似高深,實則原始的把戲裡

這樣探究與客觀(冷眼)的本性
似乎就構成了我的生命基調
我無法讓自己確信那些不經理解的事
我也無法很輕易的深信一些事
但對於我理解的事,我深信不疑

面對不贊同的人,我的大絕招不是害他,而是從此不再往來
道不同不相為謀

求道的題目:
1. 我是誰?我人生的意義為何?
2. 感到生氣、徬徨的根源在哪裡?
3. 怎麼讓自己更好?


一堆雜亂的思緒

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

自己亟待改進的部分

今年農曆年時和大阿姨長談的那個晚上,她也有指出我的問題,我覺得滿重要的,所以特別獨立成一篇來紀錄。

是這樣:我在很多時候的表情控制會讓人誤會,以上述 case 來說,我在談論到小阿姨的話題時讓她感受到「蔑視」 ,雖然口頭上不說,但表情上彷彿在說「妳怎麼這麼笨,這樣做不就好了」,我想這或許是我的罩門吧!因為自認想法和邏輯都清楚,我善於在理性上討論,在那時我可以屏除個人情緒,只為了找出最好的答案(答案優先於自尊),但這可能跟一般人的天性不同,人有時會因為自尊被挑戰(因為邏輯指向他不對的那一面)而無法繼續討論下去,我天生對於這種事的直覺會比較弱,導致對方可能都已經不爽了,但我還在繼續陶醉在推理之中。

對於自尊心的重視低落以及對道理的追求,也延伸到反向,如果別人的行為模式不符合我認為「合理的」範疇(起碼是要「可理解的」),那麼我就會產生「真心無法理解」狀態,這個困惑感只有當我放棄去理解它(不當成自己的事)、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或是 那個人因為溝通而改變作法 我的困惑才會消失。

很不想承認,但上述現象如果說的直接一點等於是「這個世界必須按照我認為的真理轉,否則我就會把不解表現在臉上」,我目前能做的只有不斷加大自己的理解範圍,對別人多存有一份同理心,不然這樣的慣性會是我無法和別人良好協作的一個致命傷,應該打從心裡去接受這世界上就是存有這麼多不同的想法才對,沒有人喜歡被直接指正的。

其次就是坦誠但不帶批判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寫信是我目前覺得較好的方式),不要悶在心裡,因為悶在心中會導致真的衝出口時話變得很難聽。

2020年2月3日 星期一

關於「二愣子」

2/3 突然的頓悟:

我的缺點:對於「腦補」這件事比較不擅長,乍聽之下腦補似乎不是好事,但這其實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技能之一,如果什麼事都要等到整件事的脈絡出現才能通透那就太慢了,我習慣於當事情還沒明朗時不去做猜測,不去動作,這可能不總是一件好事,難怪以前有人說我愣愣的,說的應該就是指那不動作的樣子,猜久了,準確率應該會上升的。

看老高有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raBVnAfunc

2020 農曆年覺察紀錄(下)

4. 對話的起點:動身回台北的前一天晚上,意外的因為和妹聊到小阿姨問題處理的事刺到了大阿姨(由此可見她對這件事攬在身上的傾向有多強),因為後續解釋了我們的想法,所以和大阿姨與媽有了深度的對談,我們贊同她付出了很多心力,並且覺得這是值得感謝的之外,同時也覺得其實她不用放這麼大的壓力在自己身上,旁觀者清的我們指出,可能小阿姨有一些精神疾患,如果用對待正常的人方式對待她其實是事倍功半的,如果當初轉念去配置自己的資產,將錢花在比較偏治療的面向,可能會更省一些(大阿姨為了小阿姨提早賣了房子,少賺了四十萬美金)。

這場對話的心得,我覺得是應該要慢慢改變兩代之間的溝通模式,讓他們知道其實不妨多說一些自己的想法,這樣我們才能夠幫忙。我能理解會造成這樣,主要是長輩的成長年代集體主義非常強,個人來說只要讀好自己的書即可,對隸屬的集體只要聽從領導的話即可,所以並不鼓勵他們講出「自己怎麼想」,也不鼓勵他們發起討論,而當他們成為長輩掌有權力時,仍然遵循過去那套習慣,故我們所看到或聽到的都已經是他們心中所想的結論,然而在不理解他們想法的前提下,我們很難同理他們,也就沒辦法提供他們可能更好的做法(當大家一同都想不到更好做法的時候,起碼凝聚力會更強,不會去抱怨),但人類之所以會強盛還是因為有了語言,可以大規模協作,所以一群人除了提供起碼的情感支持之外,當然就是人多好辦事,可惜我們家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得要領,所以變成寧可捨棄了互相扶持這塊的優勢,轉而變成單打獨鬥,非常之可惜。

這次的對話也聽到了很多媽媽的真心話,她成年之前有六年都在她祖母家,和家裡的兄弟姐妹有疏離感,長大後各自發展不太好的關係,也覺得兄弟姐妹之間一點都不親密,我覺得她身上的確看得到一些這樣的影子,像個有點茫然、得不到安全感的小朋友,不太敢說出自己要什麼(或許小時候哭鬧是沒什麼效果的),甚或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直到現在那種能恣意耍賴的對象也只有我和妹妹而已,或許,她想要的只是陪伴而已,也或許這樣的情況下她才能真的想出她要什麼,這讓我想起卡繆的小說「異鄉人」。


結語:一代宗師有句話「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沒有一個人是從石頭中蹦出來的,不管好壞,不管喜不喜歡,我們一定都會受原生家庭的習氣所影響,差別只是有的人能汲取其中好的部分,將不好的部分捨去,然後成為一個新文化的開創者,有的人則會將人生的不順遂怪罪到自己的原生家庭,然後一輩子在憎恨中過去。在聽爸爸聊祖先的事情時,我的心裡的孤寂感降低了一些,因為這些故事解答了我為什麼是這樣子,長輩為什麼是那樣子,我也並非唯一遇到這樣困境的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窘境,也都有自己做不好的地方,差別只在於我還活著,我也還年輕,(應)有足夠的時間去改變。

我現在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先獲得足夠的金錢(雖然大家不承認,但說到底錢的確是自由、安全感與自主的來源),也沒有要很多,就是比大家一般認為一個四十歲成年人所持有的財產再多一點(例如:一千萬現金),總之,先要確保自己的財務無虞。

再來就是藉由和他人的成功協作,去證明自己的這一套協作體系是 OK 的,大致上就是「確保自己的專業夠有價值,能獲得市場認可」以及「能夠和別人合作一些小賺錢計畫」。有了錢和自己的產業,講話便有了份量(其實人都是事後諸葛的)。

在上述事項進行的同時,去思考自己的溝通協作原則是什麼,以便以後可以用語言清楚的講給長輩聽。最後,在逐步證實自己的能力後,再透過一些事例和長輩做軟性溝通,聽聽他們的想法,也讓他們了解到我的原則是什麼。

2020 農曆年覺察紀錄(中)

再來是紀錄自我進修以外的面向:

1. 生活習慣與兩代之間:我發覺自己雖然從十二月開始就過著「獨居」的生活,按理說應該是對於和家人相處會有更多的包容(因為自己住久了會嚮往和別人一起生活),但... 經過實驗證實,其實如以往那樣的工作忙碌到年前,再接著放年假會讓我比較有一種「已經擁有自己的生活,不想跟長輩們計較」的心情。

這次過年我深刻的瞭解到所謂「生活習慣」對於一般人來說有多重要,例如:長輩們會認為正常的作息就只有一種、煮菜要怎麼煮、鍋碗瓢盆要怎麼擺、拜拜時哪個供品要裝哪個袋子,甚至連易開封口袋要怎麼開,都有長輩認為一定要用剪的,如果用撕的就會招來責罵... 才發現柯醫師說的確實是真的,生活習慣確實是一個家人衝突的「好發點」,套在長輩晚輩的相處上,若長輩仍舊是擺出自己永遠最對,且沒有必要去跟晚輩預先說明自己的原則(等犯錯再責罵),我覺得這就會是我的「點」,因為缺乏安全感和理性對等互動的基礎,我會變得滿自我防衛(心智退回到小孩的狀態),身處這樣的環境滿不舒服的。

如果長輩的防衛之心比較強的話,甚至連你就邏輯上多問幾句,或是只是是著去整理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會牽動他們的情緒,很可能因為在他們的邏輯裡,這種瑣事沒什麼好談的,按照自己的這一套就好,長輩很少主動去了解晚輩的心裡在想什麼,老是認為自己最厲害,連玩個遊戲都還是要聯合起來讓長輩贏,我覺得還滿超過的。

2. 那個「想證明自己」的起點:承上,我發覺其實回溯創業的源頭,自己正是因為看不慣家中「長輩說的就是真理」的這種文化所以投入創業的,當然,我並不是目空一切、自視甚高,而是長輩們也並沒有拿出什麼傲人的成績(例如創辦什麼公司、創造驚人的家業... 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指正晚輩時並沒有讓我們得到對等的成長,態度差也就罷了,大多一直糾結於一些「怎樣都好」的小事,也沒有聽到他們更深刻的人生經驗分享,我覺得兩代之間只有這種形式上的服從,沒有經驗上的交流,或至少情感上的支持,這相當可惜。

我想從頭打造家族的新文化,所以那時想法很簡單,就是「我一定要成功給你們看」的心情,我想透過成績證明自己這一套價值觀才是對的,在 2013 年阿公的告別式上,我的眼淚可說是混合了 70% 這種心情下的產物,那時覺得好可惜,阿公沒有能活到我成功的那天,自小我也沒能和他聊聊心裡話; 現在又七年過去了,我則是會開始心慌,自己是否沒有掌握到成功的訣竅?所以一直還沒成功,以前心裡老神在在,總覺得時間到了自己就會成功,現在從基底開始崩解則是因為我越來越不懂這個世界。

3. 理解、分解再構築:在這次跟爸爸寫長信匯報已離職現在正進修的那天(我是 1/27 凌晨寄出),我們晚上有邀集家人一起在二樓聊聊,其實開始聊就已經快八點了(見大家沒啥反應我主動邀約),大概講到十點妹妹就不行了,我後來還有跟爸在和室那間聊,主要是圍繞在家族的歷史上,我從這次聊才更確切知道我的家族其實一直以來都不算什麼書香門第,也不是大地主,我們所認知到的那些地產都是從二十世祖(我是二十四世)那一代靠挑擔賣貨積攢下來的,後來也沒什麼近一步的大突破。

二十世祖其實是女性,因為很早守寡,便肩負起獨立帶大兩個兒子的責任(老大 29 歲時就過世了,老二便是我的曾祖父),那時從頭份挑扁擔去新竹賣貨,好像是賣一些水果南北貨什麼的,這樣一點一滴去賣靠辛苦去累積的財產。而由於曾祖父那代也很忙,所以據說我祖父從小是托給我的高祖母(二十世祖)帶大的,祖父從小是住在現在頭份中正路的老家,曾祖父主要是住在現在拜拜的那個祖宗祠堂,兩人關係不是很親,爸爸說在祖父長大後(大概爸爸三四歲時,推估大概是民國四十六、七年),那時曾祖父和祖父鬧了分家,分家那時是很大的事情,代表兩人從此後不再有血親關係、財產不再相通,所以祖父(阿公)後來並沒有分到田產,而是由三個叔公去分,其中分到最多的三叔公據說後來政府要蓋高速公路時跟他徵收土地,有賣到七八千萬台幣之譜。這部分因為當時時間晚了,腦子也不太清楚,下次應可問問分家這麼大件事當初阿公的想法是怎麼樣,為什麼會鬧到這個地步。

由以上的家族歷史,不難看出一些現存文化 DNA 的由來,例如:我們家的人善於在自己的崗位上把事情做到最好、很老實不會貪得不屬於自己的,但負面的諸如:不擅言詞、很容易劃定界線不敢去冒險、墨守成規(守勢)... 等等,因為當初日子實在太苦了,祖先這一點一滴得來,所以我們家的人非常珍惜得來的一切,但相對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也是比較不具備冒險開創的精神,對於「失敗」會比較敏感,找到一條「必勝的小康之路」就滿足,也相對缺乏「知識份子」那種就事論事的精神,鑽到事情的本質上去探討,比較容易淪為形式主義。

在台灣客家人本來就是小眾,在跟閩南人對抗的過程中本來就佔了比較弱勢的位置,當初從大陸來台多半也是在那邊混得不好,而我們家又算是客家聚落裡面比較悶著頭幹的(從爸爸以前講鄰居都叫他「呆狗的兒子」可以得知即便是同為客家人中都是被瞧不起的,理由不明,下次要再問),所以家族一直以來的氣質都是不善於與外交際,對內則是採取守勢,藉由嚴格的由上至下管制來守住得來不易的財富,長輩晚輩彼此之間只有簡單的命令 | 服從 關係,同輩之間的溝通也相對簡單,故我們比較難透過言語去協調彼此想法(只要看每次出去都會為了誰坐誰的車這種簡單的事吵成一團就知道了,更不用講對於要怎麼處理老房子使其發揮最大價值這種複雜的事),過程中我和爸爸分享了我前女友家從十多年前就開始規劃兩老退休後的生活,然後一步一步實現,在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這種事、這種協作的能力,才是我覺得家族可以常保基業安泰的方式,我們目前就是各自為政的狀態。

祖父和曾祖父相處不好,巧的是爸爸從小也祖父相處不好,因為他比較叛逆,覺得人要有自己的想法,所以那時憑自己的力量考到了他的第一志願(國立藝專,現在的台藝大,在板橋),我從小也算滿有自己的想法,這十年來因為創業的事也是和我爸鬧得比較僵(他一直覺得我選的題目好像沒有市場),想來從我祖父以降,我們這支接近一脈單傳的父子還真是連脾氣都遺傳了下來。

了解了這麼一大套家族的歷史,對於家族的習氣和自己的一些淺意識問題(例如:不善於溝通與面對衝突、常常會生悶氣、不善於自在的拓展朋友圈)都了然於心,也不時給自己打氣,因為如果這樣的習氣是長達百年傳承下來,那麼我一直堅持做到「不卑不亢、積極拓展、理性溝通」,其實就已經是很大的往前邁進了,「你已經很棒了」,我對自己說。

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2020 農曆年覺察紀錄(上)

今年的過年在去年悟出道理的基礎上再把自己往前推了一把,重要的事項紀錄如下:

先來看看自我進修與拖延症方面:

1. 我真的需要好好的去設想自己「未來自己的具體面貌(擅長的技能、從事的工作、帶來的價值)」,從十二月開始的進修生活,發現目標越明確就越會產生行動,發現過去的不成功,有相當比例來自於我對未來的自己還是三心二意。

2. 我對於時間的利用上還是過度樂觀,從 1/13 ~ 1/22 共計 10 天的時間分配來看,真正有完整做完的只有三件事,分別是:

A. 寫信給爸告知離職(共計年前花了 8 小時,年假中花了 6 小時 43 分,原本預計要花 4 小時,足足有 10 小時 43 分的落差)
B. 英文文法摘要(實際花了 7 小時 20 分鐘,當初預估時間為 3 小時)
C. 有錢人想得和你不一樣(花了 4 小時 15 分鐘,外插事件無預估時間)

扣除 C. 是臨時起意的事情,意味著真正按照計畫完成的事只有兩項。當然,比較重要的學門像是 Linux、產品經理課程我也如原訂計畫分配了足夠的時數,但卻發現離完整地完成相距甚遠,代表我對於修習這兩門知識所需的時間太過於樂觀。

其中 A. 會造成這麼大差異的「表層原因」應該是預估時長時,對信件的邏輯脈絡並沒有一個非常具體的規劃,只有大概要寫哪幾個段落而已,所以實際上寫起來會反覆修修改改,再往上推一層應該是信件中很多議題我也是邊寫邊想,包含了:

  • 辭職的原因到底怎麼去說比較有一個通順的脈絡
  • 閉關的理由因為涵蓋了對過往自我的批判 ,到底要講到多深呢?曾經有試過一個版本是講比較詳細的,從國小一路講到出社會,但後來因為內容篇幅過多整個跑題,所以把那段整個刪掉,改用比較概略的敘述方式(但還是有講到拖延症的大概以及如何克服的訣竅),精簡版仍有大概一千出頭的文字量,主軸放在如何能確實控制自己每天的時間花在有意義的進修上(克服拖延症:沒有深度思考的習慣導致沒有明確的目標和進步策略 與 過度追求完美)、釐清出未來自己發展的三大主軸、和自己身體對話(相對較為好寫)
  • 到底要不要講一些檢討的事情:由於過去十年與前一份工作還沒有完全檢討完畢,在做了略微的嘗試後發現寫起來又會展開一堆東西,所以這部分就沒有講。

其實已經是有寫過大綱了,但比較花費時間的前兩名,第一名是:閉關的理由,第二名是:離職的原因,閉關的理由粗估前前後後可能花了五六個小時,離職的原因大概花了四個小時,其它部分加最後潤稿大概是三四個小時,由此時間發現我對於閉關的理由其實是相對不清楚的(才需要花這麼久時間),而我對於離職的原因因為在職時想得比較多,所以藉由查閱心智圖和記事本我可以較快的掌握內容,這次比較原創性的是採用多層次論述,先讓具體而客觀的原因上場,越後面出場的比較涉及主觀和價值論述,且是前面原因的根本原因,因為有邏輯上的規則性,這是我目前嘗試過後最好的論述方式。

從最終版本總結起來,閉關的原因有三:

  • 磨利自己的工具(專業)
  • 培養起看懂風口在哪的能力
  • 檢討過去自己的打法(以球員來比喻)

事後發現從邏輯上應該是:先看懂風口在哪,才來決定自己要磨利哪些工具 以及 檢討自己過去的打法,接著我直接就跳到了過去一個月我達成的成就分享,這邊其實是因為沒辦法找到一個脈絡能夠很好的銜接閉關的原因 --> 實際執行的成果,所以有點小跳躍的去講,有的小成就是有切合閉關的大目標,有的則無,例如:「能確實做到控管時間和金錢花費,克服拖延症」,這點就扣著「檢討過去自己的打法」這點,且不只是檢討(上班時就有意識到可能這是癥結點),我還利用這個月以行動來證明我能夠改正這個問題; 然而花更多時間和身體對話則是有點意外的收穫,不在我當初設定的目標之中,但因為腰傷導致我不得不花多一點的時間去檢視它,雖然它多多少少和「磨利自己的工具(身體也是一種資產)」和「檢討過去自己的打法」沾得到邊。

而 B. 寫英文文法摘要當初之所以會估那麼少時間是因為之前那本文法書已經讀完過,這次只是再回去複習並將其再濃縮寫成筆記,但一回去看發現很多內容根本沒有已經讀過的印象,外加抱著一定要弄懂並加深記憶的心態,所以很多內容不只讀書上的內容,也會搜尋網路上的相關內容來觸類旁通一下,最後則是筆記本身較為耗時。相較於 B. 的部分,C. 的部分因為全程都是放在書上,沒有筆記(但有畫線 & 把一些最重點寫在便條紙上),所以時間可以縮到四小時,可做為速讀一本書的時間預估。

綜合上述,其實最花時間的是「深度思考 + 單純紀錄結論 or 透過文字表達給別人聽」,這類型的工作只能藉由平常大量的零碎時間來累積一個個預先思考好的雛形,以便真要用到時可以快速反應,因為難度最高且時間花費上最難估計,常常會成為引發拖延的原因,要克服目前只有想到「先想出一個框架,能把整個工作切成漸進式增強的小塊,然後每天做一點」這樣的方式。其次則是「深度消化知識」,就是那些我們已經讀過的東西,但要旁徵博引以求完全內化成可應用的知識,可以透過筆記 + 心智圖來達成,最不費時的是「快速瀏覽」,這個是為了日後的深度瀏覽打基礎,只要概略了解內容的梗概即可。

3. 比較理想的每天進修時間之前設定是 7.58 小時(總時長 72 小時),但實際上前六大進修項目(寫信 to 爸、英文文法、有錢人、Linux、產品思維、TutorABC)加起來總時數才 40.2 小時,遠遠低於設定總時數,經由此檢討,進修項目(平均,可能略高略低)最好的時間配置是:

「深度思考」或「深度消化」的挑兩個為主(各 2.5 小時,兩者差別是前者是產出自己的思考結果,後者是消化某一門知識,有時可以一單位的「深度思考」配一單位的「深度消化」,有時可以兩單位的「深度消化」)、一個快速瀏覽作為改變口味/ 放鬆的(1.5 小時)為輔,現階段比較有可能達到的目標為 6.5 小時 / 天,根據之前經驗,一天大概三門主題在切換就差不多了。

記住,所有需要深度思考的都不會是很短時間就能完成的,以我現在的估算習慣,起碼總時數要乘以 3 才能實際完成(例如本來預期一天內要完成,實際上會拖到三天才完成),深度消化可能略準一點,總時數乘以 2,快速瀏覽的預估會比較準一些,不需要調整。

而任務分類如下:

1. 深度思考:過去工作上或做人處事上的復盤、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明確目標)、職涯發展思考、找適合職缺、撰寫履歷 --> 大概需要 2 ~ 2.5 小時的完整時間才能有所進展
2. 深度消化:Linux、計算機網路、Vue.js、Laravel、產品經理課程、英文(含 TutorABC 和 文法)、麥肯錫問題分析技巧、哈佛教你做決策 --> 大概需要 2 ~ 2.5 小時的一塊完整時間才能有所進展
3. 快速瀏覽:與成功有約之筆記、溝通術、職場會傷人 --> 1.5 小時的時間

往後可以根據這個去排每週時間應用

Note:TutorABC 一次上課加上課前預習的時間為 50 + 50 = 100 分鐘 = 1 小時 40 分,若當天有要讀英文文法,則可合併計算為「深度消化」之項目,意味著還有 50 分鐘可以讀文法,若沒有要讀文法,則可算是快速瀏覽的項目,恰好差不多為 1.5 小時。


2020年1月18日 星期六

昨天打球的頓悟

1. 核心肌群很重要,三頭也很重要,當然大腿也是,尤其練好三頭後,感覺發力的突然性會提高一個檔次。

2. 以中直來說,握拍有一種狀態是絕佳的鬆握,可以兼顧正手拉球、反手快撕、切球... 等動作的靈活性,要握到那種放鬆程度才能充分體會「手腕發力」的真諦,發球不轉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1/31 補:要抓住正確的反手持拍姿勢,只要記得三個重點:
A. 球拍記得打橫,像是橫拍那樣,越接近橫式持拍打法上越多變化
B. 反面三隻手指記得要疊起來(而不要三指都展開),且不要完全伸直,有點彎曲
C. 全部手指放鬆,僅靠一點力量「夾」住,握住拍子

Note:可多看一些橫拍球員打球來揣摩反拍感覺

3. 雙打發球時,拋球的位置可以接近身體一點,好像有一個點會讓手腕很能發力,發出的球會很轉。

4. 以我的身高來說,之前其實打球都太靠近球桌,所以沒辦法充分發力,以我的力量來說其實可以遠一點,大概距離 1.5 個小臂長最恰當。

2020年1月3日 星期五

桌球握拍小領悟

今天打桌球時打得特別順,除了最近比較會有看球旋轉、戰術意識之外,我想特別紀錄的是今天的握拍似乎已經達到了「無感」的水平,也就是拍子握在手上但很輕鬆,像沒有握拍一樣,因為右邊拍肩已經打磨得很適當,所以食指第二指節的肉的部分可以完全貼在拍肩上而不會有任何不適感,這樣我稱為「鬆握」,適合使用的時機為「發球之外的任何時候」,尤其這樣食指放鬆的握法有利於拍子打橫來進行「直拍橫打」,對於反手起下旋、反手快撕都很有利,可以達成 放鬆 --> 緊收 的最大瞬間爆發力。且如此鬆握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手指去佔用反拍拍面的程度會相對縮小,那麼使用反拍時會打到手指的機率就會進一步下降,可以使用的拍面空間更多,這種握法如果比較具象來說可搜尋「大鉗式握法」。

另外一種比較緊握的,可以想像成日式直拍的握法,食指第二個關節頂在拍肩上,食指和拇指往深處扣,這樣的好處是限制手指的發力,只能用手腕發力,比較不容易發出意外的發球,適合的場合為發球,這樣握也會比較緊一些,所以手腕可以使勁的甩,發出旋轉很強的球出來(尤其是下旋),因為發球多半都用正面,所以不用擔心握太深球會打到反手面那幾根手指的問題,可搜尋「小鉗式發球」。

如果當天手感好,其實大鉗式握法一樣可以用於發球,完全視臨場情況隨機調整。

以上調節做得好可讓中國式直拍提高兩三個檔次,尤其是反拍拉球的部分。

2020年1月2日 星期四

海明威名言

“All good books are alike in that they are truer than if they had really happened and after you are finished reading one you will feel that all that happened to you and afterwards it all belongs to you: the good and the bad, the ecstasy, the remorse and sorrow, the people and the places and how the weather was. If you can get so that you can give that to people, then you are a writer.”

― Ernest Hemingway


(自己的)翻譯:

"所有好書相似的地方在於裡面描寫的東西比現實還真實,當你讀完會覺得裡面所有的事情都曾經發生在你身上且屬於你:那些好的壞的,那些狂喜、悔恨與哀傷,那些人、地方與天氣如何。如果你能做到這樣,那麼你可以將這些給予人們,於是你便成為了一名作家。"

-- 海明威

大便時的醒悟

如果你聽一個人敘述一件苦惱已久的事,這件事他犧牲了很多、做了很多,你可以詢問他「那為什麼你不 quit ?」,從他的話裡你或許看得到真的無奈、虛偽造作、執著的追求、偏執的思考、行為模式的無明... 總之,從這個問題你看到了一個人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