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2日 星期五

[桌球] 正手拉球的基本構型

今天上課時,發現原來之前我的球不夠「賊」的原因是沒有做到確實摩擦,照理說如果球的旋轉足夠,那麼碰到桌面應該會急速下墜,彈跳很低,導致對方不好打,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賊」。

我之前的球不夠旋轉,主要原因在於打球的構型幾乎完全錯誤,會慣性的聳肩擊球,導致觸球點比較高,此時球很可能還在往前衝,我就直接蓋下去,形成一個碰撞比例很高的擊球動作,我通常會用聳肩程度和大臂的發力程度以及手腕來調節球的落點,導致常常會有一種力量沒辦法完全釋放出去的感覺,所以除了碰撞比例較高外,這種「收力」的動作也會導致我的球速不快,於是「旋轉低」+「球速慢」= 「威脅不大」,我想我長久以來正手實力一直卡在瓶頸點應該就是這個原因。

那麼正確的正手拉球動作像是怎樣呢?根據教練的指導,肩膀一定是完全放鬆的,應該說整條手臂一開始都是完全放鬆的,只有勉強拿起球拍的力量而已,接著轉腰引拍,重心壓在右腳,再來便是關鍵中的關鍵 -- 找球點,其實對於業餘球員來說,正確的球點應該是最高點甚或是一開始比較沒有摩擦感,可以打下降期,但問題來了,這樣接觸球的方式就和我以前非常不相同,以高度來說變成會比較低,而且以前球拍是比較立的,擊球的構型主要是由後向前的碰撞運動軌跡(和球的中心點運動路徑幾乎連成一線),但現在高度降低(想像擊球時間略晚, 球已經往下掉),就得調整成較小角度(否則球一定會出界),且揮拍路徑和球的切線連成一線(這才是摩擦),再來就是以右腳帶動髖關節轉出來之後,循著肩膀甩出 --> 大臂甩出 --> 小臂有意識收縮,注意肩膀和大臂幾乎是不用力的,只是順著身體的甩動被動甩出,有用力的只有小臂,小臂的作用非常重要,有沒有球質就看這畫龍點睛的一步,剛剛講到這種打法球拍和球的關係會變成薄摩擦,這樣乍看球好像不會過網(因為擊球點比較低且摩擦比例較高),但因為有了小臂收縮做摩擦,所以球會被暫時的「黏」在膠皮上被往上提,再來是瞬間收縮便有了「快速 + 摩擦」的效果,此時球的路徑就會呈現「弧圈型」,即過網那時高度最高,接著就快速往下墜(白努利定律),手臂越放鬆 + 觸球角度越正確 = 咬球咬得越深,小臂收縮時間越精準 + 收縮越快速 = 旋轉越強烈、弧線越低平、威脅性越高。

所以常說桌球為何腳步最重要,因為面對不同長短、左右、高低、旋轉的來球,你要在不到1/3 秒的時間判斷之後,再用 1/2 秒左右移動到最適合達成上述擊球條件的地方並擺好準備動作,然後選擇恰當的時機點擊球,像我之前就是太早了,後來嘗試著晚一點點,失誤率果然就大幅降低,威脅性大大提升了。

職業選手搶拉上升期已經屬於完全消化上述原則之下,以自身動作的微調來達成一樣效果的進階技巧,在還沒拉好下降期的情況下完全不值得學習。

要達成上述的改變,已經是整體發力架構都要調整,我知道是一次很大的革新,包括我那常出狀況的腰和脊椎都有必要強化一下(因為主要必須靠突然的轉體來發力),大腿雖然是我的優勢項目,但協調性還要再多練,練到每一球都可以靠身體為力量來源擊球,小手臂只是最後的摩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