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備份] 2020 的回顧 / 2021 的展望

身為年頭生日的人,比較吃香的是新年計畫和新一歲的計畫可以同時做吧(笑)!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跳出舒適圈,經歷了很多的「第一次」:

1. 第一次閉關了數個月,認真的讀了幾本書(刻意練習、與成功有約、塔木德、原則、Udemy 上的 Linux 課程),後來發現進修這件事還是搭配著工作比較好,因為工作本身是一種強制性的節律,作息比較不容易歪掉,也因為有工作的事情作為另一種刺激,大腦活性反而比較強,實踐和進修可互為調節。

2. 第一次寫履歷和自傳,讓我用盤點自身價值的角度回顧了過去十年的幾個重點階段,發現當時很多想法上的盲點,稍稍的給當下的自己帶來一些啟發; 過程中也一邊思考未來要以什麼身份走跳於職場,最終以經驗、個人特質和未來發展為軸,標定了未來的職涯目標,決定以「產品經理」為目標長線佈局自己的能力。

3. 第一次參與真正的面試(最後面了六七間),讓我稍稍了解到把自己的技能拿到市場上喊價的感覺。

4. 第一次和獵人頭打交道,這個產業本質在「賣人」,看運氣,小部分的獵頭會對 candidate 做一定的訪談與了解,還會跟你溝通對方的期待、面試的要領,大多的人只是賭賭運氣,把你的履歷轉一下格式就交給業主,失敗率自然很高。有聽到一種說法,大多數需要中階獵頭的職位很可能不是什麼好缺,又,現在博弈盛行,所以很多獵人頭的客戶也都包含博弈業,的確這個領域的工作找上門的機率不低。

5. 試圖幫助一個替代役時期的朋友,透過接濟他、給予他一些通識教育以及建議方針,希望能把他拉出貧窮的循環,可惜後來失敗了,前後的歷程大概橫跨八個月,有時候投入時間多些,有時少些,讓我了解到原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是果,自小養成的認知框架才是因,「命運」要自己能夠感悟,外加非常非常努力才有機會突破,對於連基本教育都沒有受完、從小缺乏父母教養的朋友來說,這件事遠比我一開始想得要困難許多,所幸他們家一直以來都有社工會探視、給予食物,租屋也有政府津貼,基本的溫飽並不成問題。

6. 開始跑UE,讓我見識了這行的生態、不同財富等級的人的生活,也獲得了一些找路的技能,多瞭解了一些美食餐廳。

7. 開始將學習投資理財當成常態性的事情,也養成了觀看一些理財 Youtuber 頻道的習慣,也第一次入場美股(印象最深刻的是 Ray Dalio 的「經濟機器是如何運行的?」)。

8. 讀完一本英文文法書,第一次對於英文文法有個全局的俯視圖,搭配上密集的 TutorABC,比較客觀的掌握了自己英語方面的弱項(語言的東西真的要每天的投入, 時間不用長沒關係)。

————————————————————————————————————

過去一年下來最主要的改變當屬「開始學習不要那麼自我」,這個「自我」包含了很多詮釋角度:

以前凡事都只從自己的眼睛看出去,且看的尺度小得像針尖,很容易就失去對整體的理解,也失去彈性,容易和人針鋒相對,對想達成的目標無益有害,經歷了這麼些事,我才理解到可以試著觀察其它人的行為,去推敲他們看事情的角度,這件事是很有幫助且有趣的; 身在一間公司,可以從老闆的角度、公司整體利益的角度去看,看到的角度越多,越能夠貼近全局,戴上全局的眼鏡再來反推自己身處的位置可以如何行動,做出的決策絕對會比單一視角完備很多。

以前的我常常會有「這件事這麼明顯,怎麼大家都看不到?」的納悶,現在的我會換個角度想「其實大家都看到了,但事情還是這樣進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沒有人會直接給我答案,所以要反覆去觀察、測試,或是去問問信得過的人的看法、搜尋看看前人有沒有遇過相同的問題,以前思考的終點是現在的起點。

另一方面,要成就一件事的格局比我想像要大得多,以前我都停留在自己怎麼想,甚至只是怎麼「感覺」的層次,對於客觀的事實投入的研究太少,自然也就提不出什麼吸引人的洞見,以前的我以為這是缺乏口才或領袖氣質,但經過一些事才知道每個人都不笨,你的論述沒有提出合理的價值,單憑氣勢可能唬得了一時,浪潮退去就看出誰沒穿褲子,過去面對如農業行銷、開店平台、IP 授權、影片創作,這些確實都是商機,時間點也對,但論產業觀察、市場策略、數據分析,乃至於有策略的業務拓展,我下的功夫是不夠的。

前公司的主管在我提離職前最常提醒我的是:「zouber 你要學會跟人『對打』,要學會看對方的回球,就像你打桌球不會是只有自己」,同一間公司,有位前輩會議中的一句話,至今仍然記得:「他講的你聽不懂,如果他是一般同事,可以直接請他再說明一次,如果他碰巧是你老闆,又不喜歡別人一直問,你當然就要改變做法!」。誠然,以前的我總是只顧著講自己認同的話,而不太去觀察別人的反應,更不用說根據不同的反應去變招; 問問題時只有一種策略,一種角度,而不會見招拆招; 聽別人講話時,像個糾正機一樣去檢查對方話中的每一個邏輯細節,卻忽略整句話的意思、話背後的意思,經常因為一個不重要的點就把整個話題帶偏了方向(抱歉); 以及有聽沒有到,聽完又再問對方前面已經講過的事情,只因為對方說明的形式不是我所預期的。這很可能就是為什麼很多事情做得不順的原因,答案往往已經在眼前,但我太過度糾結於文字,而忽略了理解整個形勢與話中之話。

綜合上述,我領悟到「把自己縮小,才能專注在想做的事和這世上發生的事」,我同時也對於以前的自己不懂得放慢腳步,去體察對話者背後的情緒與需要感到自慚形穢。

新年計畫 - 1

除了心態上的調整,以前買了一些「得到 APP」上關於「識局、破局」的課程,以及前陣子去書店買了多本關於聆聽、溝通的書,這些都是如何去加強對外界的理解和互動的技能,我將會消化書中內容,爾後在生活中有意識的去嘗試,看看有沒有幫助。

新年計劃 - 2

另一個進了前公司時深刻意識到自己缺乏的,是聽對方說話時,腦中快速勾勒一個架構的能力,往往要到對話結束,它的重點才會慢慢浮現在腦海,這會限制形成短期乃至於長期記憶的效率,以及能否基於目前的已知問出精準的問題,來解決眼前交辦任務,很多時候我會問一堆當下不需要知道的細節,以至於解問題的方向走岔掉,花了比預期還要久的時間。我目前是用錄音 —> 重聽 —> 反覆思考的方式來試圖克服上述問題,而在新的一年,我將會至少攝取三本關於學習、思考的書,前陣子有預購志祺七七的「架構性思考」線上課程,來看看這件事能否有改良的法子。資訊表達方面,張忘形的「忘形流簡報思考術」也是一本很棒的書,我一樣會試著消化看看。

————————————————————————————————————

感謝去年在求職時來自多位好友的善意,不論是推薦工作或關心,我銘記在心; 過去的一年,時常想起過去一段段的拼搏,雖然結果不盡如人意,但卻和很多朋友建立了難忘的共同回憶,時不時的聚餐或其它活動邀約都讓我感受到用成就交換不到的開心,這也讓我領悟到,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建立有意義連結的數量,而「意義」未必是以成功與否來衡量,新的一年,新的計畫啟航,我還是我,卻又有些許不同,我會不定期書寫自己的學習心得,請各位朋友繼續指教~ 


原文發表於個人 FB

2021年3月29日 星期一

持之以恆難的點

最難的是維持穩定的心情

科學尚未能夠解構意識本身

唯一實用的只能是找出對我有用的方法


穩住意義之船

在篤定和虛無之間飄蕩

不論好壞,盡情發揮拿到的那副牌

如此,便也不枉偶然獲得的生命


2021年3月28日 星期日

門徒

 



情感和精神的空虛無法避免,它與生俱來
它伴隨著每個人,也折磨著每個人
每個人都有千百個理由放棄抵抗,任憑空虛佔據靈魂
影片開頭和結尾都點出一個問題,吸毒和空虛哪個更恐怖?
到底是人類空虛了,毒品才出現; 還是毒品出現了,所以人類才空虛?
人為什麼會吸毒?不外乎就是想忘卻煩惱、逃避現實
那些吸毒的人,即使沒有毒品,生活也不見得會過得多好
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內心空虛、逃避現實的那類人
毒品只是加速了他們的頹廢和消亡
比毒品更恐怖的,是深不見底的空虛
(以上為影評本身的結尾語,我和毒品沾不上邊,只是對於獨白裡提到的「空虛」也深有所感)

家人、親人之間的羈絆固然是煩惱的來源
以前的我認為,只要逃離了這樣的羈絆,就能夠放開手腳好好的拼搏,打造人人稱羨的生活
獲取成就,十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已經體驗過幾乎完全沒有羈絆的生活(例如待業期間)
但我發現,原來斬斷了和外界的聯繫,一個人面對著空蕩蕩的房間
那種無止境的空洞感,是會讓人失去生活的意義的
即使有自主的時間,少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腦子會變得怪怪的,非常安靜,但事情反而想不清楚了
也會失去靜下來好好專注於一件事的動力(有很多時間反而會喪失動力,最後拿別的事來拖延)
也會覺得自己開始對於與外界互動失去信心,對完成一件事的動力被削弱

現在我安坐在新竹家中的書桌前,打著這篇文章
即使家人都睡了,沒有人和我說話,光是意識到他們在旁邊
就足以使我肩頭的緊繃感降低不少,也開始能夠專注於寫作和思考


以下摘自 BBC 英倫網

獨處是獨自一人但不感到孤獨;那是一種心滿意足的狀態,跟安塞爾在威爾士荒山野嶺中經歷的一樣。

孤獨卻完全是另一碼事;孤獨的人感覺自己與世隔絶,被孤立,渴望社交接觸。

研究結果表明,孤獨的人即使有社交機會,其孤獨感還是會扭曲他們對周圍事物的看法。諷刺的是,這種狀態加深了他們對社交接觸的渴望,而且會削弱他們與其他人正常交流溝通的能力。

覺得自己被孤立的人有較強的社交危險意識,比如唯恐說錯話。他們通常更敏感,更小心翼翼,更容易掉進一種叫做「證實偏差」(confirmation bias)的陷阱,對他人的行動或言語的容易做出偏向於佐證他們對自身狀態和社交能力負面評估的理解。孤獨的人對他人的期望值低,對自己的看法又不公平,結果招致別人對他們不友善。

孤獨的人難免還會陷入另一種處境,即對自己思維、情感和行為的掌控能力被削弱。這個技能對於遵循社會規範至關重要,主要體現為根據他人對你的期望值持續不斷地分析和調整自己的行為。這個過程通常是自動的,人的自我掌控能力會在自己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

因此,隔離、孤立就可能成為一種自證預言,即「孤獨循環」(loneliness loop)。它會導致自卑、好戰、悲觀、精神緊張和社交焦慮等多種負面情緒交織混合,最終驅使陷入孤獨循環的人進一步疏離他人。

最糟糕的情況下,孤獨使人憂鬱,而憂鬱的最常見症狀是社會退縮,即孤僻、不合群。

腦子變小了

2019年,德國科學家發現,在南極考察站生活了14個月的9名探險隊員,任務結束時大腦尺寸跟去南極前相比縮小了。對比前後兩次掃描圖像,他們發現這些考察隊員大腦海馬體上的齒狀回(dentate gyrus)在14個月期間平均縮小了大約7%;齒狀回呈C狀,主要負責形成新的記憶。

除了腦體積縮小,這些考察隊員在兩次智力測驗中成績也不如之前,一項測空間距離感,即一個物件在一個空間內的相對位置;另一項測選擇性注意力,大致就是在一段時間內對一個物件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程度。

科學家們猜測,這種變化也許可以歸咎於長時間的處於與世隔絶狀態,以及整個冬季囿居在鐵盒子裏那種日常作息的一成不變。這項研究不包括考察隊員去南極前後和在南極期間的社交能力是否有變化。不過,其它類似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南極越冬的人,即便去之前經過嚴格的適應能力評估檢測,到南極後冬季過了一半的時候,社交功能障礙問題會明顯增多。

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

了解拖延症的原因(自省)

就我來說,拖延症多半起因於那件事過於難,通常包含了與人聯繫的部分,且聯繫的對象是還不認識、對要談論的事陌生的狀態,要解釋一堆才能進入正題。

或是對於「問題是什麼」本身都還處於混亂,好一點的是了解問題是什麼,但不想展開來拆解工作項目。

但想想,這些「問題」其實和我計畫要做的事很像,差別只是在於計劃好要做的事已經有一段時間的心理準備,除此之外沒什麼不同,一樣要拆解成子任務一個個解決,所以不妨抱著輕鬆的心情去看待那些被拖延的工作吧!

早上接到家人電話之總結

  • 處理事情的手法可以很精細,但動機要單純(我是指, 盡量不要說「我想做這件事,但因為家人不喜歡所以我就放棄溝通且不去做」),如果總是因為被家人的想法所限制行動,那這輩子注定做不出什麼大事,只會衍生諸多怨氣。參考阿德勒心理學的「課題分離」概念。

  • 成人就是去做選擇,然後承擔選擇的後果,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把承擔或彌補的責任推到別人頭上。

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

保持樂觀、笑容

 


聽一個 Youtuber 聊創業失敗的經歷,我看完印象最深刻的點是 7:23 時她講的故事 The Muse 創辦人 Kathryn 去 pitch 收到了 148 次的 NO! 奇蹟發生在第 149 次 pitch,說實話要是我的話早就嚴重憂鬱症兼放棄了(身邊的人一定也會勸退),不可能這麼有活力的。但很多時候未必是你不好,有可能只是你的生意模式不是創投喜歡的「投一筆錢就快速有十倍回報」的那種,不需要什麼都往自己身上攬,甚至要回溯到自己的祖宗十八代。

我是說,凡事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你要扯上關聯的話,一定或多或少,但重點是事情還是得前進,如果追究到一個自己無能為力的既定事件(例如我的成長環境造成我比較不擅言詞),打擊到自己前行的自信,那這種追究還是少做為妙,況且,事情不一定要從自己身上去克服,從己身之外上想個變通(例如找個隊友),有時候路就通了。

2021年3月8日 星期一

記憶的條件

 在靜心的過程中,看到一篇收藏的文章,開頭是這麼寫到的:

1:人們最想表達的,永遠不是內容本身,而是迫切被理解的心情;

2:人們最想購買的,永遠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的歸屬感。

3:人們最想得到的,永遠不是真正的價值,而是包裝出來的捷徑。

4:人們最想看到的,永遠不是真相或真理,而是希望和情感安慰

其中的第二句可以單獨抽出來作為行銷的鐵則,至於做人的鐵則則是第一句和第四句。

這也和我最近的體悟不謀而合,情緒腦和理智腦的爭鬥,情緒腦的影響力總是更深更強,回首過往的回憶,我發現記的最牢的東西都是那些觸發了深刻情感的事件,那個情感可能是恐懼、憤怒、新奇、悲傷、快樂... 等等,我到現在還可以大致上記得三十多年前的一件事或一段話,靠得就是情感。

而和上述現象相反的則是一件事「沒有觸動情感」,我終於發現自己在很多專業上為什麼會記性差,因為對那件事「沒有興趣」,更精確地來說是「懂了這件事和現實世界的人事物沒有鏈結」,舉個例子,如果我鑽研醫學是因為以前家人生病時自己無能為力(強烈情感事件),掌握醫學就能夠幫助到更多類似遭遇的人,那學習就會跟我有比較強烈的聯繫,所以說到底是動機的問題,我到底覺得什麼東西有意義,抑或換個說法,投入什麼會讓我有強烈的正向情緒?這會幫助我更加牢記那些知識。

至於說意義這件事,我不知道別人,至少我是覺得能幫助到他人就構成我的意義(尤其是幫助別人克服我曾經面對過的困難),或許有的人意義的來源來自於成就自己或發現純然的秩序。


以下附上引用原文,和上文主題不同,但因為覺得講得滿有道理,僅為好文備份:

1:人們最想表達的,永遠不是內容本身,而是迫切被理解的心情;

2:人們最想購買的,永遠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的歸屬感。

3:人們最想得到的,永遠不是真正的價值,而是包裝出來的捷徑。

4:人們最想看到的,永遠不是真相或真理,而是希望和情感安慰

如果一個人說可以給你方法和答案,那基本上是在收割你。

很多人只想盡快找到“捷徑”和“訣竅”,如果你告訴他成功上沒有捷徑,他們馬上就火了,明明別人可以靠捷徑成功的,你竟然毀滅我的希望,然後罵你沒水平。

90%的人都是病急亂投醫的,他們其實從沒有想過要改變和提升自己,他們只想能一夜暴富,快速得到好處,或者想花錢買捷徑。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雖然花了很多錢上了那麼多課,卻依然改變不了絲毫的原因,他們到處去學習的樣子,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

就好像我寫的很多關於商業變化趨勢的文章,很多人卻在後台留言說:不要跟我說那麼多,你直接告訴我直接賺到錢的方法就行了!

我想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更不會有直接拿來就可以用的辦法。因為每個人的資源、環境、特點不一樣,即便是同樣的事情,用同樣的方法去做,但如果是不同的人去做,往往是不同的結果。

所有人都用同一套方法去成功?如果真有這樣的東西,上帝直接把它公佈出來,豈不是人人都發財了,人人都過上了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我們要記住一個道理:無論多麼高明的人或者成功人士,他們最多只能給你一個啟示,你所能直接學到的只是技巧,你學不到的才是智慧,技巧是可以傳授的,但是智慧是靠自己悟的,沒有任何人能直接給你方法,別人最多能給你一個啟示,真正的方法必須靠你自己去悟。

每個人的資源不一樣,條件不一樣,性格特點不一樣,每個人都應該找到和自己的資源/條件最匹配的協作方式,而不是非得去走別人成功的道路。

無論養生,創業,還是社交,戀愛,婚姻,等等各方面,最好的方法就是沒有固定方法;真正的規律,就是無規可循。別人傳授的經驗和總結,你要是直接拿來就用,基本上都是失敗的。

《金剛經》裡也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意思是:所有被寫出來的方法,都像夢幻泡影一樣,並不是永遠都會成立,可以隨時破滅的,我們應該洞察它的本質,而不是執迷於方法本身,即不要執著於各種表象。

《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沒有人能把成功的方法真正地表達出來,即便他很想表達,但是只要他表達出來了,那些方法就不成立了。

正是因為太多人都在找捷徑,這就讓很多投機者利用人們急於求成的心理,宣稱自己的重大理論和發現,聲稱找到了成功的捷徑或訣竅,可以幫我們繞開彎路,甚至打著只是付費的幌子,於是讓很多人趨之若鶩,其實就是在繳智商稅。

舉個例子,很多大師會告訴你:你只要給我100塊,我就教你馬上能賺1000塊的方法,你願不願意?

絕大多數人都會願意,因為馬上就能賺錢,這是多麼落地的方案,我當然需要啊。

當你把100塊交給他的時候,他會告訴你方法:馬上去找10個像你一樣的傻瓜。

看似如此合理,卻又如此荒唐,而且這一招早就被各種培訓機構、招商加盟機構等等學會了,使用的淋漓盡致。

大家一定要記住:那些告訴你持有某些秘籍的大師,需要你花錢入會才能得到,大部分都是江湖騙子。

還有一點,我們看到的很多成功都是偶然,千萬不要把“偶然”當“必然”去分析。

舉個例子:有一天你發現有個人很厲害,竟然能爬到100層高的大樓上,於是你問他是怎麼上來的?他說自己是做俯臥撑上來的,於是一個傳說誕生了:有的人居然靠做俯臥撑就爬到了100層高的大樓,於是所有的人都開始練習俯臥撑,期望能跟他一樣創造奇蹟。

而實際上他是乘著電梯上來的,只不過他在電梯裡順便做了幾個俯臥撑而已,至於他究竟是在電梯裡做俯臥撑還是打太極,跟他能爬那麼高都沒有任何關係,只不過他從不對外宣稱是因為自己乘了電梯,那樣就沒有任何傳奇性了。

因此,所有成功的背後都有運氣成分,而一次偶爾的成功卻可以包裝成各種傳奇故事不斷的販賣。當一個人成功了,他說的一切都是對的,於是無數人過來充當信徒,追捧著他傳授方法,而且這些信徒深信成功是有捷徑的,成功一定要掌握了某個秘訣,或者藉助了某個力量的推動。

為什麼大家那麼迷戀成功者的經驗呢?

因為世界上99%的人都活在假象裡,他們是普通人,相信傳奇,活在雞湯裡。只有1%的人才能看清真相,活在現實裡,他們是高手。

我們在探討那些成功人士的時候,也習慣於把他們刻畫的非常傳奇,畢竟只有傳奇才能才能成為街頭巷尾的熱議流傳,只有傳奇才能有故事,而大眾想要的就是各種故事,而非真相。

越是能讓大眾產生幻想的傳奇,越容易讓大眾瘋狂和著迷。而真相和價值都太普通了,大家根本對此毫無興趣,一直充耳不聞。

大眾崇拜的英雄,都是傳說裡的英雄,而不是現實中的英雄。大眾崇拜的方法,都是具有傳奇色彩的方法,並不是真正切實有效的方法。

所以,絕大部分人追求的並不是真理或真相,而是各種情緒安慰,各種心靈雞湯,各種被編織的哄騙。

大家之所以看不到真相,是因為真相都是複雜又殘忍的,一個人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即便你把真相和價值呈現在他面前,他也接不住。

那些給大家提供“價值”的人,會遭到大家的一致唾棄。那些給大眾提供美好幻想的人,卻可以成為大眾的主人。

我們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給殘酷的真相(或價值)裹上一層糖衣,讓世人吞下這片甜甜的藥。

文章來源於水木然學社 ,作者水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