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關於情緒這件事

近來益發覺得,情緒該怎麼來就是怎麼來 非常難以控制,如果完全沒有定位座標 那自己就會陷在當下事件引發的情緒隨波逐流中 就像目視飛行一樣,只能靠自己的裸眼 非常容易迷航 這時,我們唯一可以倚靠的 就只有大局觀和平時的修為了 大局觀告訴我們當下發生的事情在生命中的定位 對照我們行進的方向,是衝突、有幫助,抑或是無關? 平常的修為指的是冷靜觀察自己情緒的功力 我正處於什麼情緒?這個情緒的來源是什麼?這個來源合理嗎? 會不會自己只是處於 autopilot mode?看到一個 cue 就自動觸發某情緒? 自己要如何跳脫出來? 平時的修為指的還有,夠不夠了解自己 能不能知道怎樣可以激勵自己的情緒 然後平常多積累一些相關的事情 例如以我來說,我只要和人互動就會覺得自己有價值 那我平常是個好人緣的人嗎?會讓別人樂於和我互動嗎? 這個也是靠平時的積累 血糖也會影響情緒,通常接近中午和傍晚 心情就會莫名的陷入低落,這點也要有意識 我今天下午突然陷入一種寂寞的感覺 起因可能是同事在後面一群聊得很開心 但我卻不曉得如何打入話題,會自覺自己不是個隨和的人 如果硬聊一定會搞得氣氛很糟糕... 等 以及 想到目前聯誼的對象似乎對我闡述事情的方式覺得很說教 我們之間可能會卡在這裡 以及 親戚介紹給我對象的事情,我因為疏忽 導致還要思考如何去收拾殘局 這些事件會讓我陷入低落,那讓我心情回升的點有哪些? 一個是接到婚友社的電話,約下一次的聯誼 二是辦公室同事漸漸下班,變得很安靜,做事效率得以提升 且沒有干擾,沒有人際相處上的參照點 心情高高低低,如何才能維持平穩?

2021年12月1日 星期三

11/30 紀錄

因為說錯一句話,導致正在曖昧的對象生氣,不回我訊息 今天一整天腦中都被這件事充滿,雖然還是有試圖抵抗 但坦白說,心情真的滿受影響,整天都像是心臟掛著重物一樣 有點喘不過氣來,這種感覺是一陣一陣 想到時就是臉部肌肉僵硬、口乾舌燥 在這段過程中,腦中有幾個比較明確的念頭: 1. 可以趁這段時間回顧一下我們從認識至今的訊息,歸納一下重點,決定下一步 2. 已經安慰過情緒,但如果真的沒用,是否要動用理性把話講清楚? 當然這些都在沒有行動力下沒付諸實行,整天下來因為有上述的現象 所以做什麼事都有點提不起勁,回到家只想一個人安靜的什麼都不想 所以便到浴室把兩雙膠鞋刷了一下,利用這段時間放空

2021年9月16日 星期四

支撐前行的三件事

  1. 思考:邏輯 / 策略思維 / 簡化
  2. 人際:表達的技術(忘形流簡報術) / 提問技巧 / 心態調適 / 無限賽局 / 人際相處原則
  3. 心理:心理諮商及其事後消化與實踐 / 正向心理學 / 正念冥想

2021年8月21日 星期六

8/1 自我覺察

 陷入情緒的點:

  1. 生殖焦慮(看到年輕女生時壓力值是大的):有男友 —> 自慚形穢,當下無男伴 —>  可能有男友 / 就算沒有我也「不敢」去搭訕
  2. 害羞焦慮:其實自己該說話時都會說話,但總覺得自己應該「更活潑?」,但本性上又不是那種很會找話題的,就算找了,往往也很生硬,於是乎淺意識責怪自己應該要是個 high 咖的奇怪念頭,反而會搞得自己很怪
  3. 懊悔做過的事:從投入創業以來的那些沒把握住的機會,也會形成自己沒用的淺意識
  4. 年齡焦慮:已經一把年紀仍找不到方向


假期會一直有一種定不下來做一件事的感覺,知道應該要完成的事情有很多,但總是不會去做那個最重要的,除非他真的超級緊急

—> 要如何自然的去做事?每天做一點,持續往一個方向邁進?


我發現自己在有人「相連」的安靜環境會比較容易可以投入專注

自己在家反而就效果大打折扣


渾然忘我去追求一件事的感覺?

—> 心無雜念、不想過去和未來,心中也沒有了自己,只專注於眼前這件事(從以前的經驗去找)


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

7/29 速寫

若眼前沒有東西可以專注,一切都將會失去意義;

如果太專注於眼前的東西,又將會變得盲目。

要如何兼顧全局與局部,這是心性的收放練習。


2021.07.29 - 於深度獨處六十六天後之心理狀態紀錄


以下則是 7.28 寫於 Mac 上備忘錄的文章

從五月底開始獨處,到現在已經是七月底了,大概經歷了六十天

也可能是年紀到了吧,覺得大腦好像起了一些變化,我盡量描述一下


比較能夠每天撥時間專注於思考,以前不太常做深度思考


以前的記憶自動反芻,成為類似現在的經驗之類的東西,對一些事會有一個大概的框框


很容易感受到空虛帶來的痛和恐慌,比較年輕時會藉由很多別的事轉移掉,現在唯一的解法是「投入創作」、「投入工作」


開始意識到人真的是「一個人來,一個人走」,年紀到了可能連父母都顯得很陌生


理智上開始知道自己不再年輕,不再苛求自己表現得很外向或討人喜歡(像以前會自然的找人搭話)

但情感上偶爾還是會發作,而顯得很悶悶不樂

現在知道要建立人與人的連結,可能還是得靠「事情」和「貢獻」


意識到只要專注於當下的事,別的煩惱都會暫時忘記,只是尚未能完全超脫

理想上應該要完全融入此刻要做的事,成就自然就會來

2021年6月15日 星期二

關於努力的濃度和複利效應

這禮拜適逢端午連假,和著週末,假期變成有三天,作為對照,我發現前兩天,確實如一般的週末一樣,感覺沒做什麼正經事就過了(六日晚上都各花大概四小時跑 UE),禮拜六晚上還莫名的出現了失眠的狀況,到今天(週一)才強迫自己花了六個多小時在把和主管請教的錄音聽完,聽的當下還有點似懂非懂和掙扎感,但聽完後心情竟出乎意料的平靜,有一種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完的安心感,以及覺得「好像去聽其他的錄音鑽研知識也沒這麼難」的信心。

這讓我意識到,原來要進入這種「熱身完畢」狀態需要費這麽大的功夫,起碼要花一個小時的痛苦東摸西摸時間,意識才會慢慢開始集中在課題上,得要花費六小時的努力(還不加我上禮拜用在整理心智圖的時間),才會對於鑽研的東西有一個概略性的認知框架,此時對於該主題因為相對比較通透,懼怕感也會降低。

所以,如果往後一般的週末要有所成,必須屏棄以往利用時間的概念,要的話就是在週六就要全天候衝了,以往都是禮拜五慶祝,禮拜六沒壓力放鬆,禮拜天下午可能因為不甘心稍微看一下,但時間根本就不夠熱身,晚上又要跑 UE,故等到週日晚上才開始就會太晚,通常都是週日晚上送完 UE 後帶著懊悔和自我安慰來迎接新的一個禮拜,預計要做的事一丁點都沒做(更糟糕的是有時還會因為不甘心而熬夜掙扎一下, 變成隔天精神也不好),且一旦週五晚上加週六全天的心放出去兩天,到後面的熱身期就會很長,且放鬆時也會有負罪感,根本談不上有真正放鬆。

所以比較理想的應用是這樣:

週五晚上:有意識地放鬆,看電影、喝酒什麼的都可以,但要告訴自己慶祝只有這一段時間。且儘量兩點半以前睡(也就是跟平常差不多時間)。

週六:若脫離疫情,早上可以考慮去爬山或重訓,總之就是滿足自己「出去」的慾望,但下午開始就得要逐漸的收心,一定會需要暖身期,此時可能會編理由給自己東摸西摸,但還是要盡量客服,黃金期為週六整個晚上,要利用「反正明天還是假日」的輕鬆心情,跟自己想做的事決一死戰,充分地花時間在上頭(UE 基本不跑,除非當周沒有想做的事,若當週有心理諮商,則大概會佔用共三小時的時間,多出的工作量要挪到週日)。

週日:努力了一天,這天可花在和工作較無直接關係,但想精進的東西上(例如:英文、學習法、提問法),本日節奏反而可以慢一些,然後晚上照樣去跑 UE,如此回顧週末就會是:專業、業餘、休息和賺錢都顧到的狀態,相信此時心態會比較平穩。

思想重點:要進入專注狀態都需要大概一小時多的熱身,若太久沒有做思考勞動,腦子會自然的去趨避,因為思考本來就很花能量,必須得讓身體習慣這樣的強度,否則大腦用進廢退,往後要再熱身起來又得花很久。

原文發布的下個週末(6/19、20)實行狀況檢討:

因為糾結在要不要退 PChome 的貨(疫情關係已經超出配送時間),改去直營店買,這樣來來回回其實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做重覆的事(查訂單狀態、計算蘋果官網 12 期我是否負擔得來)

撇除掉這個,我發現週末我可以在一天之內大幅的睡眠後退,週六、週日變成三點多、四點睡已經是家常便飯,如此便會造成可活動的時間被壓縮,好比今天我下午 1 點才起來,假若是 6 點要跑 UE,那麼扣掉吃(午晚)飯時間,中間可以利用的時間大概只剩兩個小時(這還沒算上睡午覺),跑 UE 回來大概也九點多,若兩點要就寢,扣掉洗澡、放空(最少也一小時)的時間,大概只剩下可憐的兩個多小時,這樣整天下來可以好好在書桌前做事、想事情的時間共計四小時(而且還未必可以)... 大概很難達成自己的目標。

在思考後,往後週末「勢必」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維持正常的作息(兩點前就寢),正常時間起床做事,週末可以多睡一點,但了不起也就是睡滿八小時(平常大概七小時),午覺睡一小時的程度。

原因無他,不論是做什麼都好,我都還是希望自己這輩子能做成一些事、掌控自己的發展軌跡(回首一生, 確實有完成一些事情),不要渾渾噩噩過一輩子,近來發現時間若沒有規劃、沒有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就會陷入逃避模式,然後時間很快就過了。

所以,堅持到底,每天一點點的堅持、一點點的小改變,久了才能積累出自己想要的變化,也才能把突破自己當成習慣,多想無益,去做就對了。

補述:所謂做成一些事,具體來說就是之前去聽 Alex 課程時,他所敘述的那樣,過去一段時間有個明確的目標,然後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行動去做,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然後達成當初所定的目標,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成就。

2021年6月14日 星期一

6.13 今天跑單回來的領悟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都在這個世界上尋找著自己生存的意義

想做一些不一樣的事,好讓自己的人生有那麼一些不同

我想問題是在於,在追求的過程中,如何控制壓力的程度這件事

畢竟大腦的運作必須是在生存壓力之下,但壓力又不能過大(我自己實驗過)

這幾年我一直處於後悔之前虛度時間的事,一有遭遇到任何不順利就會進入負面思考循環

有時甚至不需要任何事情,就會陷入自我責怪,我想,這不利於腦子的思考

真正對理解和記憶最好的情況就是基於「心流」,而心流必須要靠長時間的積累

你不會一接觸某個學問就進入心流,勢必要不斷的給予刺激

所以我想,遇到問題就回想以前學生時代碰到難關那樣吧!

看能不能很巧妙的繞開或通過想辦法解決

盡量不要再去回想過往的事情

或是苛責自己

最需要做的便是覺察到自己進入緊張(很簡單, 心跳加速就是了)

然後提醒自己冷靜下來,讓頭腦拿回控制權,然後想辦法

今天仍有遇到找不到的住戶,或是取餐時前面有排人

但因為我對於這些事都有做好心理建設

所以真的遇到時就按表操課

當然,還是會遇到那種沒有料想到的狀況(例如通化夜市我今天又走了一長段)

抑或是找不到餐廳/住戶時難免的緊張感

但是這時我會提醒自己「慢下來」

因為一急就會失去觀察力,而找東西最需要的就是觀察力

餐廳找不到大不了就棄單,但何不想像成一場訓練自己觀察力的遊戲?

多半還有錢可以拿呢!況且現在有紀錄一些棘手狀況的習慣

所以真的遇到很難找的,我便期待回家後的覆盤

這樣下次再遇到就可以比較從容,例如今天再次去取中崙大潤發時就是

比昨天輕鬆多了,還可以跟負責的大哥講笑


對了,自己進入緊張狀態講話會很生硬

這也是一個自我查核點


再來便是把自己縮小一點,注意力別都放在自己身上

認知到自己也就是芸芸眾生

會對於緊張比較客觀看待

2021年4月20日 星期二

淺意識對於理解力、組織力的影響

最近因為參加心理諮商而比較關注於心理方面的書

學到了要接納自己情緒的觀念

並在接納後,要學會「利用情緒」

一旦了解了這點之後,對自己、對外界感覺上就回到了一個比較正確的位置

比較不會有妄念的存在,我覺得這樣活著的狀態比較貼近「客觀的真實」

神奇的是當心情比較鬆下來之後,對於對話的理解力和記憶力也得到了提升

以前必須要透過錄音反覆聽才能記憶的,現在竟然可以不需要依賴

腦中對於要講的東西也比較能預先組織,之前一定得先寫起來然後看小抄

我想這或許是「與情緒和平共處」帶來的力量

2021年4月12日 星期一

給家人的影片分享

 這禮拜看到兩個有意思的視頻,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來有錢

從頂級富豪的後代紀錄片出發,探討若這輩子不需要工作的話要做什麼,我覺得有趣是因為它用另類的角度去帶到了生命意義這樣的問題,如果跳到人生的尺度來看,這些人的迷茫其實不比我們要少,人生的意義感是少數錢買不到的東西,這些超級有錢人其實也有著和我們相同的渴望「追尋人生意義的自主權」以及「被肯定」,人生的意義對我來說更為好理解的說法是「找到自己甘心持續付出的定位」。

當然身為富二代他所能動用的資源比一般人要多得多,但再想深一層,如果這麼輕易的開外掛,那麼要獲得多大的成功才會讓他們感到足夠成功呢? 難怪這部紀錄片的發起者後來跑去解決貧富差距的社會議題了(就不是用賺了多少錢來衡量)。


影評:更好的生活

電影「更好的生活」用
17 分半講完,我覺得把這部片詮釋得很好,用另一種角度探討生命的意義,而這也是大多芸芸眾生所會經歷的路(創造繼起之生命),雖沒有看過原片,但感覺電影中把父子情刻畫的很好。

2021年4月11日 星期日

諮商師下的錨點

這幾天一直在我心中不時重播的就是:「蛤?你都攬在自己身上喔!」

如果以當責的角度來看,事情失敗的話,不應該怪責自己嗎?

真空

工作是讓人的注意力可以集中在某件事情,人際也是

然而欲練神功,一定要把自己的心凝在一件不會由外界決定的事情上

也就是「自己追求的事」

2021 清明連假感念家人的信(以 LINE 送出)

週一回到台北,隨之而來的就是繁忙的生活
到今天才有一點空閑紀錄一下上週回家的心情


上週回家,有一部分是預計跟家人聊轉職的事

另一部分則是純然的相處、陪伴

因為時間比較充裕,所以和每位家人都有充分的相處時間


感謝爸爸精心準備的生日朗誦「幸福時刻」

並在事後說明背後這首歌曲的意義(雖然有點催淚)

讓我們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生日相聚


感謝媽媽的好手藝,培根義大利麵加柴魚蔥花

很好吃、這口味在外面沒吃過

可惜那幾天頓頓大餐,沒能把它吃完


感謝妹妹費心準備爸爸的生日蛋糕

以及週一下午一起去清大散步

我很珍惜現在能夠互相交流想法的時光


晚餐時搭配「經典詠流傳」蔡琴的「渡口」那集

也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確實,人生的很多關卡就像一個個渡口

親愛的人只能送你到渡口,剩下的路要自己走

2021年4月1日 星期四

賦閒目標、一些領悟與心情紀錄

透過實驗找到自己最佳的節律,建立持之以恆的思考習慣

往後開始工作白天的工作會花去大量腦力,如何在晚上依然有兩小時的腦力勞動? 要去實驗


如何篤定的用一種身份而活?如何產生一種篤定的想法?


人要懂得與世界「協商」,而不是固執的、單向的一直說著自己的想法,沒有交流。


和去年的待業相比,這次是有明確期限的,所以心情上更加穩定,能夠更專注的做預想的事。

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備份] 2020 的回顧 / 2021 的展望

身為年頭生日的人,比較吃香的是新年計畫和新一歲的計畫可以同時做吧(笑)!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跳出舒適圈,經歷了很多的「第一次」:

1. 第一次閉關了數個月,認真的讀了幾本書(刻意練習、與成功有約、塔木德、原則、Udemy 上的 Linux 課程),後來發現進修這件事還是搭配著工作比較好,因為工作本身是一種強制性的節律,作息比較不容易歪掉,也因為有工作的事情作為另一種刺激,大腦活性反而比較強,實踐和進修可互為調節。

2. 第一次寫履歷和自傳,讓我用盤點自身價值的角度回顧了過去十年的幾個重點階段,發現當時很多想法上的盲點,稍稍的給當下的自己帶來一些啟發; 過程中也一邊思考未來要以什麼身份走跳於職場,最終以經驗、個人特質和未來發展為軸,標定了未來的職涯目標,決定以「產品經理」為目標長線佈局自己的能力。

3. 第一次參與真正的面試(最後面了六七間),讓我稍稍了解到把自己的技能拿到市場上喊價的感覺。

4. 第一次和獵人頭打交道,這個產業本質在「賣人」,看運氣,小部分的獵頭會對 candidate 做一定的訪談與了解,還會跟你溝通對方的期待、面試的要領,大多的人只是賭賭運氣,把你的履歷轉一下格式就交給業主,失敗率自然很高。有聽到一種說法,大多數需要中階獵頭的職位很可能不是什麼好缺,又,現在博弈盛行,所以很多獵人頭的客戶也都包含博弈業,的確這個領域的工作找上門的機率不低。

5. 試圖幫助一個替代役時期的朋友,透過接濟他、給予他一些通識教育以及建議方針,希望能把他拉出貧窮的循環,可惜後來失敗了,前後的歷程大概橫跨八個月,有時候投入時間多些,有時少些,讓我了解到原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是果,自小養成的認知框架才是因,「命運」要自己能夠感悟,外加非常非常努力才有機會突破,對於連基本教育都沒有受完、從小缺乏父母教養的朋友來說,這件事遠比我一開始想得要困難許多,所幸他們家一直以來都有社工會探視、給予食物,租屋也有政府津貼,基本的溫飽並不成問題。

6. 開始跑UE,讓我見識了這行的生態、不同財富等級的人的生活,也獲得了一些找路的技能,多瞭解了一些美食餐廳。

7. 開始將學習投資理財當成常態性的事情,也養成了觀看一些理財 Youtuber 頻道的習慣,也第一次入場美股(印象最深刻的是 Ray Dalio 的「經濟機器是如何運行的?」)。

8. 讀完一本英文文法書,第一次對於英文文法有個全局的俯視圖,搭配上密集的 TutorABC,比較客觀的掌握了自己英語方面的弱項(語言的東西真的要每天的投入, 時間不用長沒關係)。

————————————————————————————————————

過去一年下來最主要的改變當屬「開始學習不要那麼自我」,這個「自我」包含了很多詮釋角度:

以前凡事都只從自己的眼睛看出去,且看的尺度小得像針尖,很容易就失去對整體的理解,也失去彈性,容易和人針鋒相對,對想達成的目標無益有害,經歷了這麼些事,我才理解到可以試著觀察其它人的行為,去推敲他們看事情的角度,這件事是很有幫助且有趣的; 身在一間公司,可以從老闆的角度、公司整體利益的角度去看,看到的角度越多,越能夠貼近全局,戴上全局的眼鏡再來反推自己身處的位置可以如何行動,做出的決策絕對會比單一視角完備很多。

以前的我常常會有「這件事這麼明顯,怎麼大家都看不到?」的納悶,現在的我會換個角度想「其實大家都看到了,但事情還是這樣進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沒有人會直接給我答案,所以要反覆去觀察、測試,或是去問問信得過的人的看法、搜尋看看前人有沒有遇過相同的問題,以前思考的終點是現在的起點。

另一方面,要成就一件事的格局比我想像要大得多,以前我都停留在自己怎麼想,甚至只是怎麼「感覺」的層次,對於客觀的事實投入的研究太少,自然也就提不出什麼吸引人的洞見,以前的我以為這是缺乏口才或領袖氣質,但經過一些事才知道每個人都不笨,你的論述沒有提出合理的價值,單憑氣勢可能唬得了一時,浪潮退去就看出誰沒穿褲子,過去面對如農業行銷、開店平台、IP 授權、影片創作,這些確實都是商機,時間點也對,但論產業觀察、市場策略、數據分析,乃至於有策略的業務拓展,我下的功夫是不夠的。

前公司的主管在我提離職前最常提醒我的是:「zouber 你要學會跟人『對打』,要學會看對方的回球,就像你打桌球不會是只有自己」,同一間公司,有位前輩會議中的一句話,至今仍然記得:「他講的你聽不懂,如果他是一般同事,可以直接請他再說明一次,如果他碰巧是你老闆,又不喜歡別人一直問,你當然就要改變做法!」。誠然,以前的我總是只顧著講自己認同的話,而不太去觀察別人的反應,更不用說根據不同的反應去變招; 問問題時只有一種策略,一種角度,而不會見招拆招; 聽別人講話時,像個糾正機一樣去檢查對方話中的每一個邏輯細節,卻忽略整句話的意思、話背後的意思,經常因為一個不重要的點就把整個話題帶偏了方向(抱歉); 以及有聽沒有到,聽完又再問對方前面已經講過的事情,只因為對方說明的形式不是我所預期的。這很可能就是為什麼很多事情做得不順的原因,答案往往已經在眼前,但我太過度糾結於文字,而忽略了理解整個形勢與話中之話。

綜合上述,我領悟到「把自己縮小,才能專注在想做的事和這世上發生的事」,我同時也對於以前的自己不懂得放慢腳步,去體察對話者背後的情緒與需要感到自慚形穢。

新年計畫 - 1

除了心態上的調整,以前買了一些「得到 APP」上關於「識局、破局」的課程,以及前陣子去書店買了多本關於聆聽、溝通的書,這些都是如何去加強對外界的理解和互動的技能,我將會消化書中內容,爾後在生活中有意識的去嘗試,看看有沒有幫助。

新年計劃 - 2

另一個進了前公司時深刻意識到自己缺乏的,是聽對方說話時,腦中快速勾勒一個架構的能力,往往要到對話結束,它的重點才會慢慢浮現在腦海,這會限制形成短期乃至於長期記憶的效率,以及能否基於目前的已知問出精準的問題,來解決眼前交辦任務,很多時候我會問一堆當下不需要知道的細節,以至於解問題的方向走岔掉,花了比預期還要久的時間。我目前是用錄音 —> 重聽 —> 反覆思考的方式來試圖克服上述問題,而在新的一年,我將會至少攝取三本關於學習、思考的書,前陣子有預購志祺七七的「架構性思考」線上課程,來看看這件事能否有改良的法子。資訊表達方面,張忘形的「忘形流簡報思考術」也是一本很棒的書,我一樣會試著消化看看。

————————————————————————————————————

感謝去年在求職時來自多位好友的善意,不論是推薦工作或關心,我銘記在心; 過去的一年,時常想起過去一段段的拼搏,雖然結果不盡如人意,但卻和很多朋友建立了難忘的共同回憶,時不時的聚餐或其它活動邀約都讓我感受到用成就交換不到的開心,這也讓我領悟到,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建立有意義連結的數量,而「意義」未必是以成功與否來衡量,新的一年,新的計畫啟航,我還是我,卻又有些許不同,我會不定期書寫自己的學習心得,請各位朋友繼續指教~ 


原文發表於個人 FB

2021年3月29日 星期一

持之以恆難的點

最難的是維持穩定的心情

科學尚未能夠解構意識本身

唯一實用的只能是找出對我有用的方法


穩住意義之船

在篤定和虛無之間飄蕩

不論好壞,盡情發揮拿到的那副牌

如此,便也不枉偶然獲得的生命


2021年3月28日 星期日

門徒

 



情感和精神的空虛無法避免,它與生俱來
它伴隨著每個人,也折磨著每個人
每個人都有千百個理由放棄抵抗,任憑空虛佔據靈魂
影片開頭和結尾都點出一個問題,吸毒和空虛哪個更恐怖?
到底是人類空虛了,毒品才出現; 還是毒品出現了,所以人類才空虛?
人為什麼會吸毒?不外乎就是想忘卻煩惱、逃避現實
那些吸毒的人,即使沒有毒品,生活也不見得會過得多好
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內心空虛、逃避現實的那類人
毒品只是加速了他們的頹廢和消亡
比毒品更恐怖的,是深不見底的空虛
(以上為影評本身的結尾語,我和毒品沾不上邊,只是對於獨白裡提到的「空虛」也深有所感)

家人、親人之間的羈絆固然是煩惱的來源
以前的我認為,只要逃離了這樣的羈絆,就能夠放開手腳好好的拼搏,打造人人稱羨的生活
獲取成就,十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已經體驗過幾乎完全沒有羈絆的生活(例如待業期間)
但我發現,原來斬斷了和外界的聯繫,一個人面對著空蕩蕩的房間
那種無止境的空洞感,是會讓人失去生活的意義的
即使有自主的時間,少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腦子會變得怪怪的,非常安靜,但事情反而想不清楚了
也會失去靜下來好好專注於一件事的動力(有很多時間反而會喪失動力,最後拿別的事來拖延)
也會覺得自己開始對於與外界互動失去信心,對完成一件事的動力被削弱

現在我安坐在新竹家中的書桌前,打著這篇文章
即使家人都睡了,沒有人和我說話,光是意識到他們在旁邊
就足以使我肩頭的緊繃感降低不少,也開始能夠專注於寫作和思考


以下摘自 BBC 英倫網

獨處是獨自一人但不感到孤獨;那是一種心滿意足的狀態,跟安塞爾在威爾士荒山野嶺中經歷的一樣。

孤獨卻完全是另一碼事;孤獨的人感覺自己與世隔絶,被孤立,渴望社交接觸。

研究結果表明,孤獨的人即使有社交機會,其孤獨感還是會扭曲他們對周圍事物的看法。諷刺的是,這種狀態加深了他們對社交接觸的渴望,而且會削弱他們與其他人正常交流溝通的能力。

覺得自己被孤立的人有較強的社交危險意識,比如唯恐說錯話。他們通常更敏感,更小心翼翼,更容易掉進一種叫做「證實偏差」(confirmation bias)的陷阱,對他人的行動或言語的容易做出偏向於佐證他們對自身狀態和社交能力負面評估的理解。孤獨的人對他人的期望值低,對自己的看法又不公平,結果招致別人對他們不友善。

孤獨的人難免還會陷入另一種處境,即對自己思維、情感和行為的掌控能力被削弱。這個技能對於遵循社會規範至關重要,主要體現為根據他人對你的期望值持續不斷地分析和調整自己的行為。這個過程通常是自動的,人的自我掌控能力會在自己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

因此,隔離、孤立就可能成為一種自證預言,即「孤獨循環」(loneliness loop)。它會導致自卑、好戰、悲觀、精神緊張和社交焦慮等多種負面情緒交織混合,最終驅使陷入孤獨循環的人進一步疏離他人。

最糟糕的情況下,孤獨使人憂鬱,而憂鬱的最常見症狀是社會退縮,即孤僻、不合群。

腦子變小了

2019年,德國科學家發現,在南極考察站生活了14個月的9名探險隊員,任務結束時大腦尺寸跟去南極前相比縮小了。對比前後兩次掃描圖像,他們發現這些考察隊員大腦海馬體上的齒狀回(dentate gyrus)在14個月期間平均縮小了大約7%;齒狀回呈C狀,主要負責形成新的記憶。

除了腦體積縮小,這些考察隊員在兩次智力測驗中成績也不如之前,一項測空間距離感,即一個物件在一個空間內的相對位置;另一項測選擇性注意力,大致就是在一段時間內對一個物件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程度。

科學家們猜測,這種變化也許可以歸咎於長時間的處於與世隔絶狀態,以及整個冬季囿居在鐵盒子裏那種日常作息的一成不變。這項研究不包括考察隊員去南極前後和在南極期間的社交能力是否有變化。不過,其它類似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南極越冬的人,即便去之前經過嚴格的適應能力評估檢測,到南極後冬季過了一半的時候,社交功能障礙問題會明顯增多。

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

了解拖延症的原因(自省)

就我來說,拖延症多半起因於那件事過於難,通常包含了與人聯繫的部分,且聯繫的對象是還不認識、對要談論的事陌生的狀態,要解釋一堆才能進入正題。

或是對於「問題是什麼」本身都還處於混亂,好一點的是了解問題是什麼,但不想展開來拆解工作項目。

但想想,這些「問題」其實和我計畫要做的事很像,差別只是在於計劃好要做的事已經有一段時間的心理準備,除此之外沒什麼不同,一樣要拆解成子任務一個個解決,所以不妨抱著輕鬆的心情去看待那些被拖延的工作吧!

早上接到家人電話之總結

  • 處理事情的手法可以很精細,但動機要單純(我是指, 盡量不要說「我想做這件事,但因為家人不喜歡所以我就放棄溝通且不去做」),如果總是因為被家人的想法所限制行動,那這輩子注定做不出什麼大事,只會衍生諸多怨氣。參考阿德勒心理學的「課題分離」概念。

  • 成人就是去做選擇,然後承擔選擇的後果,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把承擔或彌補的責任推到別人頭上。

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

保持樂觀、笑容

 


聽一個 Youtuber 聊創業失敗的經歷,我看完印象最深刻的點是 7:23 時她講的故事 The Muse 創辦人 Kathryn 去 pitch 收到了 148 次的 NO! 奇蹟發生在第 149 次 pitch,說實話要是我的話早就嚴重憂鬱症兼放棄了(身邊的人一定也會勸退),不可能這麼有活力的。但很多時候未必是你不好,有可能只是你的生意模式不是創投喜歡的「投一筆錢就快速有十倍回報」的那種,不需要什麼都往自己身上攬,甚至要回溯到自己的祖宗十八代。

我是說,凡事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你要扯上關聯的話,一定或多或少,但重點是事情還是得前進,如果追究到一個自己無能為力的既定事件(例如我的成長環境造成我比較不擅言詞),打擊到自己前行的自信,那這種追究還是少做為妙,況且,事情不一定要從自己身上去克服,從己身之外上想個變通(例如找個隊友),有時候路就通了。

2021年3月8日 星期一

記憶的條件

 在靜心的過程中,看到一篇收藏的文章,開頭是這麼寫到的:

1:人們最想表達的,永遠不是內容本身,而是迫切被理解的心情;

2:人們最想購買的,永遠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的歸屬感。

3:人們最想得到的,永遠不是真正的價值,而是包裝出來的捷徑。

4:人們最想看到的,永遠不是真相或真理,而是希望和情感安慰

其中的第二句可以單獨抽出來作為行銷的鐵則,至於做人的鐵則則是第一句和第四句。

這也和我最近的體悟不謀而合,情緒腦和理智腦的爭鬥,情緒腦的影響力總是更深更強,回首過往的回憶,我發現記的最牢的東西都是那些觸發了深刻情感的事件,那個情感可能是恐懼、憤怒、新奇、悲傷、快樂... 等等,我到現在還可以大致上記得三十多年前的一件事或一段話,靠得就是情感。

而和上述現象相反的則是一件事「沒有觸動情感」,我終於發現自己在很多專業上為什麼會記性差,因為對那件事「沒有興趣」,更精確地來說是「懂了這件事和現實世界的人事物沒有鏈結」,舉個例子,如果我鑽研醫學是因為以前家人生病時自己無能為力(強烈情感事件),掌握醫學就能夠幫助到更多類似遭遇的人,那學習就會跟我有比較強烈的聯繫,所以說到底是動機的問題,我到底覺得什麼東西有意義,抑或換個說法,投入什麼會讓我有強烈的正向情緒?這會幫助我更加牢記那些知識。

至於說意義這件事,我不知道別人,至少我是覺得能幫助到他人就構成我的意義(尤其是幫助別人克服我曾經面對過的困難),或許有的人意義的來源來自於成就自己或發現純然的秩序。


以下附上引用原文,和上文主題不同,但因為覺得講得滿有道理,僅為好文備份:

1:人們最想表達的,永遠不是內容本身,而是迫切被理解的心情;

2:人們最想購買的,永遠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的歸屬感。

3:人們最想得到的,永遠不是真正的價值,而是包裝出來的捷徑。

4:人們最想看到的,永遠不是真相或真理,而是希望和情感安慰

如果一個人說可以給你方法和答案,那基本上是在收割你。

很多人只想盡快找到“捷徑”和“訣竅”,如果你告訴他成功上沒有捷徑,他們馬上就火了,明明別人可以靠捷徑成功的,你竟然毀滅我的希望,然後罵你沒水平。

90%的人都是病急亂投醫的,他們其實從沒有想過要改變和提升自己,他們只想能一夜暴富,快速得到好處,或者想花錢買捷徑。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雖然花了很多錢上了那麼多課,卻依然改變不了絲毫的原因,他們到處去學習的樣子,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

就好像我寫的很多關於商業變化趨勢的文章,很多人卻在後台留言說:不要跟我說那麼多,你直接告訴我直接賺到錢的方法就行了!

我想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更不會有直接拿來就可以用的辦法。因為每個人的資源、環境、特點不一樣,即便是同樣的事情,用同樣的方法去做,但如果是不同的人去做,往往是不同的結果。

所有人都用同一套方法去成功?如果真有這樣的東西,上帝直接把它公佈出來,豈不是人人都發財了,人人都過上了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我們要記住一個道理:無論多麼高明的人或者成功人士,他們最多只能給你一個啟示,你所能直接學到的只是技巧,你學不到的才是智慧,技巧是可以傳授的,但是智慧是靠自己悟的,沒有任何人能直接給你方法,別人最多能給你一個啟示,真正的方法必須靠你自己去悟。

每個人的資源不一樣,條件不一樣,性格特點不一樣,每個人都應該找到和自己的資源/條件最匹配的協作方式,而不是非得去走別人成功的道路。

無論養生,創業,還是社交,戀愛,婚姻,等等各方面,最好的方法就是沒有固定方法;真正的規律,就是無規可循。別人傳授的經驗和總結,你要是直接拿來就用,基本上都是失敗的。

《金剛經》裡也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意思是:所有被寫出來的方法,都像夢幻泡影一樣,並不是永遠都會成立,可以隨時破滅的,我們應該洞察它的本質,而不是執迷於方法本身,即不要執著於各種表象。

《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沒有人能把成功的方法真正地表達出來,即便他很想表達,但是只要他表達出來了,那些方法就不成立了。

正是因為太多人都在找捷徑,這就讓很多投機者利用人們急於求成的心理,宣稱自己的重大理論和發現,聲稱找到了成功的捷徑或訣竅,可以幫我們繞開彎路,甚至打著只是付費的幌子,於是讓很多人趨之若鶩,其實就是在繳智商稅。

舉個例子,很多大師會告訴你:你只要給我100塊,我就教你馬上能賺1000塊的方法,你願不願意?

絕大多數人都會願意,因為馬上就能賺錢,這是多麼落地的方案,我當然需要啊。

當你把100塊交給他的時候,他會告訴你方法:馬上去找10個像你一樣的傻瓜。

看似如此合理,卻又如此荒唐,而且這一招早就被各種培訓機構、招商加盟機構等等學會了,使用的淋漓盡致。

大家一定要記住:那些告訴你持有某些秘籍的大師,需要你花錢入會才能得到,大部分都是江湖騙子。

還有一點,我們看到的很多成功都是偶然,千萬不要把“偶然”當“必然”去分析。

舉個例子:有一天你發現有個人很厲害,竟然能爬到100層高的大樓上,於是你問他是怎麼上來的?他說自己是做俯臥撑上來的,於是一個傳說誕生了:有的人居然靠做俯臥撑就爬到了100層高的大樓,於是所有的人都開始練習俯臥撑,期望能跟他一樣創造奇蹟。

而實際上他是乘著電梯上來的,只不過他在電梯裡順便做了幾個俯臥撑而已,至於他究竟是在電梯裡做俯臥撑還是打太極,跟他能爬那麼高都沒有任何關係,只不過他從不對外宣稱是因為自己乘了電梯,那樣就沒有任何傳奇性了。

因此,所有成功的背後都有運氣成分,而一次偶爾的成功卻可以包裝成各種傳奇故事不斷的販賣。當一個人成功了,他說的一切都是對的,於是無數人過來充當信徒,追捧著他傳授方法,而且這些信徒深信成功是有捷徑的,成功一定要掌握了某個秘訣,或者藉助了某個力量的推動。

為什麼大家那麼迷戀成功者的經驗呢?

因為世界上99%的人都活在假象裡,他們是普通人,相信傳奇,活在雞湯裡。只有1%的人才能看清真相,活在現實裡,他們是高手。

我們在探討那些成功人士的時候,也習慣於把他們刻畫的非常傳奇,畢竟只有傳奇才能才能成為街頭巷尾的熱議流傳,只有傳奇才能有故事,而大眾想要的就是各種故事,而非真相。

越是能讓大眾產生幻想的傳奇,越容易讓大眾瘋狂和著迷。而真相和價值都太普通了,大家根本對此毫無興趣,一直充耳不聞。

大眾崇拜的英雄,都是傳說裡的英雄,而不是現實中的英雄。大眾崇拜的方法,都是具有傳奇色彩的方法,並不是真正切實有效的方法。

所以,絕大部分人追求的並不是真理或真相,而是各種情緒安慰,各種心靈雞湯,各種被編織的哄騙。

大家之所以看不到真相,是因為真相都是複雜又殘忍的,一個人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即便你把真相和價值呈現在他面前,他也接不住。

那些給大家提供“價值”的人,會遭到大家的一致唾棄。那些給大眾提供美好幻想的人,卻可以成為大眾的主人。

我們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給殘酷的真相(或價值)裹上一層糖衣,讓世人吞下這片甜甜的藥。

文章來源於水木然學社 ,作者水木然

2021年1月27日 星期三

年近 38 的頓悟

這禮拜大概有兩天的時間都處於「行動剝奪」的狀態

為什麼會行動剝奪?是因為腸胃炎

整個人拉肚子拉到連站起來都有困難

在週一和週二兩天中,除了去看醫生

和處理少量工作上的事之外,剩下的大量時間我不是在睡

就是好像有看點什麼,但其實太費腦的影片看不下的滑著 YT


不知道多久沒有感受到時間過得很慢這件事了

從一早的床看出去,到夜晚降臨,屋子不開燈變得黑漆漆

我終於擺脫了「被時間追」這件事

心中的焦慮也不若以往那般

可能是淺意識裡我當成老天爺放了我一個假

腸胃炎當然不是開玩笑,肉體上是痛苦的,時不時就會痛到懷疑是不是要去掛急診

但有可能是心中少了焦慮,少了「我應該如何如何」,加上睡眠時間很多

所以醒著的時候腦子卻格外清醒


今天(週三)去上了天班

因為對於腸胃的狀況感到不放心,還去萬芳醫院掛了號

很幸運的,沒有等很久(到了不出十分鐘就到我)

醫生也講得很詳盡,可能是我這輩子講得最詳細的一位

簡直是和他一起在做病例探討這樣(我是最後一位病人, 這也有一部分可能)

回到家,簡單吃了粥,是用超商的微波米飯加上杯湯混合而成

吃完,我決定讓自己再廢一下,就這麼看影片看到十點多

中間有一位朋友打來約吃飯,除此之外就真的是在看各式各樣的影片(影評、志棋講配音員、港劇、大陸人在講台灣的半導體產業... 等等)


在這樣的夜裏,我突然有幾個頓悟,覺得滿重要的,很可能會改變我的一生:

1. 到一個新環境時,先不要急著「教別人怎麼做事」,除非遇到很有耐心且邏輯性很強的主管,向上管理要用的是多去用全局思考,並即時透過主管的話語中揣測出「現在的他要什麼」,然後展現出提供解決方案的態度,兩手一攤說「聽不懂」是絕對 NG 的。先建立 credit,別人才會漸漸給你話語權。

2. 之前創業的緣故,我對公司的很多環節都表現得很想了解,甚至如果不讓我參與會不高興的程度,然而我覺得這種思路是有毒的,任何人在公司想建立一個個人的 credit,都要從「一個小點」開始,把它做到透,做到變成很有你個人識別度的東西,到你職務上需要了解一些事,或是高度夠了,別人自然會告訴你。

然而更有啟發的是,我過去的學習都太偏向「雜學」,好像樣樣都懂一點,但沒有任何一個學門真正非常精熟,拿出去別人會買單,這樣其實是會徒增自己的恐慌,明明花時間看了很多東西,但程度始終在入門,沒有組織系統的去掌握一門知識,變成真的足堪應用的技能。

我想這也是為何拖延的重要原因,以後在知識的攝取上要特別重視「動機」,有了動機必須有計畫,有了計畫必須付諸實行,付諸實行後必然要有所產出。

最後一點,上述要發展的領域會隨著每個人不同的特質、天賦而不同,所以這絕對沒有抄作業的可能,必須是自己經過實踐、思考、調整... 多次迭代的結果,所以那些成功的人絕對不簡單,都是一段刻苦積累的過程。

你必須要先設定好要成為哪一種人,用什麼框架來看問題,能解決哪方面的問題。


3. 很多時候沒必要和對方辯個輸贏,生命應該用在提升自己上,事情往往有更好的做法,他人也不是笨蛋,如果答案這麼明顯,為何對方沒看出來呢?一定是還有其他的觀點。


2021年1月7日 星期四

和母親通電話

聊到一件事,或可說一種觀察,我覺得一針見血,故紀錄下來

那是關於「擔心」這件事,我發現家庭的低氣壓來自於

「父親無論如何都要擔心」這件事

只是提出憂慮,但沒有去剖析問題的根源

也沒有解決問題的意識,也就無法去改善

沒有辦法改善,所以擔心會一直持續

變成一種「找到機會就要隨時蹦出來的焦慮」


因為持續的時間太久,以至於到現在我已經分不清

到底他是無論如何都要擔心(就算沒有值得擔心的事)

還是因為他擔心的事物太模糊(但其實還是存在著)

我先假設為後者(因為相對比較正常)

而這種擔心久了會成為一種無力感,讓人不敢往前邁步

因為生命中沒有一種選擇是 100% 好的

往往伴隨著權衡、冒險,以及見機行事的調整

一昧的想事先避開風險,只會導致凡事裹足不前

這也是難怪他總會把「你要想清楚」這件事掛在嘴邊

因為他會認為只要想清楚就不會有風險(或很低)


然而,我所見的人生,真的不是這樣的

人生就是要硬著頭皮多做嘗試,然後根據結果反思、調整

這不是說一開始都不要想,只是說預先去設想

在很多情況下(尤其是經驗不足)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總結一下,本文提到的兩個我認為父親的思維誤區:

1. 沒有去整理擔心具體的點,並對症下藥去解決,這樣擔心就變成單純的情緒渲染,而不是具體能商議解決之道的事項。因為擔心的情緒而不敢跨出第一步,從而失去很多拓展與練習調整的機會。

2. 認為凡事想清楚就不會有風險(或至少可以大大降低風險),但在我們經驗不足之下,預先的想很容易成為空想,效果有限,徒增焦慮。


2021年1月3日 星期日

父親 - 2

 呼應上一篇「父親」,果然有了「裡子」的支持,這次的換工作報告順利不少,以前會越扯越遠,現在看來多半是因為公司不靠譜,但爸爸是個講話會繞的人(也可能是我駑鈍沒有聽出來),所以會越扯越遠。


另外有一些事值得紀錄:

1. 因為很固定,可以將爸爸的反饋意見整理起來,預先想好回應,這樣往後再碰到同樣的問題時,就能從題庫裡面調出標準回答,節省每次都要重新想的腦力。從這件事我也開始自省我以前是不是很煩,因為提出問題時會「很模糊」+「反覆」+ 「帶有情緒」,或許想辦法論述得更精確一些有幫助。

2. 講到自己從小受的教育的不足,我是在分享自己反思的心路歷程,他會覺得是在批評他(或他那一輩),並且說大家都有缺點,應該要看善的那一面 & 應該要對長輩心懷感激。

--> 我並不認同,我覺得兩面都要看,對誰(或是對事情)都一樣 & 對長輩並不需要有不對稱的感激,也並不是不能批評或提出意見,因為那會變成一種很畸形的關係,晚輩會成為絕對弱勢(不論長輩如何都是對的)。

3. 把 2020 年多開發出的腦力應用在想這問題上,想通了才能真正達到心靈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