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泰於 2/29(六)的下午回新竹,因為意識到這可能是短期我們密切合作、上課的休止符,所以我請他吃了一頓豐盛的德式料理,帶著一些不甘送走了他(覺得這陣子的努力成效有限),為了放過自己,我得好好想想這段合作的功與過。我問了他這個月最大的收穫,他的回答是「謙卑」,了解到不一定什麼事都要全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應該去參考一些既有的作法。好吧,至少帶走了一件事,我算是功德圓滿了(笑)。
從他 2/5(三)來台北上課開始,前前後後大概是一個月的時間,他走了以後一切又迅速恢復原樣(但週六我還是藉由大量的睡眠來恢復,這個月太累了),我的深度思考力也隨著安靜而失而復得,寫這段前言是 3/2(一),我彷彿又回復到之前自己閉關的那段時間(但也有一些感知發生不可逆的改變),以現在忙了一個月後去對照那時候的心態(渴望有一些值得付出的人和計畫),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對我自己的特性和極限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所以我寫這篇文章紀錄下來(以下的有一些片段是 3/1 就寫好了,3/2 早上想到該補上前言的部分)。
做得好的:
- 將互利的脈絡想得滿清楚的,這點中泰和我也相當有共識,我們「目前」價值交換的點在於「他用錢來購買我的課程」,他覺得我的課程確實有價值,值得花錢學習,只要感覺有點迷失需要再度對焦時,只要想起這個點就能夠拉回來。過度樂觀(或說太早講)的點則是希望他「往後幫我操盤」這塊,感覺可以再更放淡一點,只要略提過就好,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不是短期內可以達成,早提沒有意義,還有一塊就是對 ubereats 的營業額過度樂觀,會在後面做不好的部分講。
- 對於整個合作計畫有明確的停損點(整個二月份),一旦達不到設定的目標就能很感脆的喊停,中泰在這段期間內沒有做出一些不可逆超出風險的舉動(例如:借貸、用我的信用卡去分期先購買東西、租房子),雖然過程中我有動過這些念頭,但所幸都沒有真的做下去,日後在思考這類合作時,應該要設立檢核點,就像要跟銀行借貸要有擔保品那樣,如果還不出錢,至少可以法拍擔保品。
- 有確實的在準備課程,尤其是英文,在準備的過程中確實有獲得不少東西,也讓自己的英文熟悉度更高。
做不好的:
一開始設定是中泰帶來 ubereats 的收益,我可以藉由提供給他課程收取學費,補貼我的開銷; 另一方面希望透過訓練中泰來提升他的認知戰鬥力,希望可以成為小組中有戰力的一員(協助攝取、過濾財經資訊)。經過實測這兩個方面都以短期看不到宣告失敗告終。- 對於 ubereats 的收益太過樂觀,沒有先行排除風險或想辦法更加確認,也沒有先行確認中泰身上到底還剩多少存款,導致上課的錢收不到,他後來也因為沒錢而課程無以為繼,所以「透過他繳學費達成互利」的作法實際上行不通。
- 經過我實際跑 ubereats 一個半禮拜,發覺自己高估了兩件事 -- 中泰的「智力」以及「配合度」,故我原本希望透過教學提升他的認知,從而讓他更穩定的賺取、累積財富的做法這條路也卡死。
- 第二點的「智力」很難用三言兩語來指稱,暫時找不到更好的詞彙,只好先用「智力」來代表,這邊是指他對當前局勢的理解 --> 產生計畫 --> 貫徹計畫,經過我的實測,其實一天精準的去跑大概 4.5 小時(中午 + 晚上 兩個尖峰),約莫可以產生 600 元的收益(大概 11~12 趟),假設剛開始累一點,一週跑個六天好了,就可以產生 3600 的底薪,再加上兩次都達成的趟數獎勵 700 + 805 = 1505,這還不算熱門時段加成(1.1 ~ 1.5 倍不等),所以一週起碼可以賺進:5,105,一個月算四周則為 20,420,扣除機車的油錢一天一百好了,一個月出勤 24 天為 2400,所以他可以動用的錢為 18000 元左右,其實省著點用還 OK,但我發現中泰在執行上有以下幾個障礙:
- 跑的時間和收益不成比例:他換算下來一個小時左右才一單,所以一天得花費超量的時間去跑,歸結原因主要是他對台北路不熟 + 一開始地址填成新竹的,所以沒有辦法享受台北的時段加成,故總體效率特別低,所以要賺到上述的 600 他一天大概要 6~7 小時以上。
- 常常會出狀況:一下是手機沒電、一下是手機電充不進去、一下手機壞了、一下摩托車倒下來手機架歪掉,這些都會導致他一整個熱門時段報銷,導致產出不穩定,因為我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任何一次的失誤都將是半天一天的延誤,對士氣也是很大的打擊。
- 沒有一定要賺到錢的決心:上述幾個點如果他有決心,其實是可以用大量的練習去克服的,但比較令人失望的是,他似乎沒有想花這個時間,中午累了就回來午睡,睡醒後又去騎腳踏車,一騎腳踏車就忘記時間(他對時間的掌控度也真的滿低),當然他找到改良點的速度緩慢、學習力遲緩也是重要原因,一般來說應該一個禮拜就上手,但他到上禮拜仍無上手跡象。
- 太多外務干擾:一下要回家、一下去楊梅,這些都導致他三心二意,無法專心致志在練習跑單上。
- 總結:綜合上述幾點,他的學習力低落,主動性(不論是自己找方法或是求援)不強,又沒有紀律多花時間在精進預測技巧,有一種少根筋的遲滯感,這樣的狀態是最讓我覺得不耐煩和不安的,如果每天可以看到營業狀況穩定下來,他也確實一直在積極(自行)學習,我的心情波動應該不會這麼大。
- 再來講講「配合度」,既然他無法靠紀律和智力自行領悟出心得,我便直接告訴他應該如何如何做,但令人無力的是常常講破了嘴仍然發現他的行為模式沒有什麼改變,例如動不動就跑回家、一天出勤的時間仍然不足、沒有更積極的去找熱門餐廳點並記錄起來、遇到一點挫折就又三心二意,造成我要花費很大的能量,對他的推動卻有限,我想很可能是他心中看待這個世界的模型和一般人並不一樣,他心中的世界有神,神對一切事情都有安排,所以遇到困難時他並不急(以他解決問題的能力,急可能也沒有用),反正神會引領他該去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我明顯感受到楊梅牧師講的東西有深深烙印在他心中,而我所說的「能導致成功的思考框架」並沒有,我常感覺到當我在跟他講一件事時,雖然他嘴上一直說「了解」,但那些內容並沒有真的進到他心裡,「為了止長期以來的傷痕,他心裡的故事總是和上帝、引領有關,只要用上帝這條線,就可以把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串成五彩的項鍊」,生活長期的不順遂和宗教為主軸的世界觀互為因果。
- 低估了「和他一起住對我的情緒造成的影響」,也可以說他的脫線(超乎常理的互動方式)超乎我的預期,到後來這份煩躁會導致對事情的判斷失準、用很沒有效率的方式去帶領他(動怒),沒有專注在解決問題而被情緒拉著跑,以後得記住「自己其實是很喜歡獨處的人,因為在獨處時我的專注度才能達到最佳化」,如果要和他朝夕相處,我的耐受力可能只能讓我維持兩天(在兩天內還可以藉由意志力來控制自己的情緒,用較為理性的方式去處理他的問題,超過則沒有辦法)。在過程中我會有很多動手的情況,足見心中那個兇惡的我仍存在,這點和十二月一月在做正念冥想時那種平靜差滿多的,我那時以為自己已經有一些修為,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情況會失控,應該有更好地應對方式才對(當下應該先叫暫停?)。
其它的省思 雜記:
在事後的反省裡,我不禁把這次和十年前的那場合作做對照,其實他這次整體的表現還是偏向遲緩、對現狀的不作為,和那時合作起來的感覺非常像(我必須很費力的「拖」著他跑,而不是一起打開局面的感覺),改變的是十年前的合作出資的人是張爸,任何事情需要經過張爸的同意,而因為自主性不高所以能獲得的學習較為有限,我們不曉得到底是市場太小或只是綁手綁腳; 十年後則是自主性高且不需經過誰同意,這點算是因為我的成長帶來的進步(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專業可以教學、懂得去找合作點),十年前做不起來還可以說是市場或張爸的反對而起,十年後做不起來其實看得更加明顯,是因為他被很多麻煩所累、自律性、積極度也不夠高所導致,而這些阻礙又來自於他成長背景造就的蝴蝶效應,我下一段會再細細梳理。
透過這次二月的計畫,讓我更深刻理解到為何世界上有這麼多窮人,每個人的出身無法改變,所以一個人生下來所看、聽、感覺到的非常不一樣,所產生的思想當然也會不同,像中泰這樣的人,如果沒有強制力(例如:政府規定要受國民教育),很難讓他定下來學習,也很難僅透過幾堂課就改變他的想法,就連簡單的工作,如 ubereats 都會因為他沒有續航力高的手機、沒有手錶、沒有較好的機車、沒有透過實驗有系統去分析改良的概念... 等等,而無法達成預期成效,而缺乏這些具象或抽象的東西,是因為他的生命歷程中千絲萬縷的蝴蝶效應所導致,他只是這些因素顯化的載體而已,這時對艾爾文所說人的「維度」概念不禁有更深一層的感觸,我能夠梳理中泰遭遇的脈絡,解構他的思考結構是因為我站在比他高一到兩階的維度(這只是因為我運氣好),但對他本人來說,他很可能只是感知到現實不斷的有逆境,而自己對這些逆境無力控制,但他無法想到這些事情大多都是起源於他的每個念頭、每個決定,可以透過更改思考架構逐步的改善自己的處境,而在他的維度中,宗教可能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不需要想這麼多,把一切託付給上帝就對了,上帝自然會撫慰他的心靈、帶來一批教友的人脈網絡來協助他。
人確實力量(包含智慧和壽命)有限,但我不認為因為這樣就必須信靠一個虛無飄渺的「神」,人本來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希望透過信靠神來取得特權(例如死後的永生),聽起來就是一種傲慢和奢侈的作法,可說是貪婪軟弱的延伸,我從來沒有聽過狗、馬、獅子或北極熊有這樣的願望,他們就是很樸實的活著,忠於自己的慾望,並將自己的 DNA 延續下去而已,他們接受苦難,並不會有非分之想。
自我覺察:
- 我是非常需要獨處的人。
- 和別人一起住相當耗費能量,因為要溝通習慣,且不能隨心所欲,常常要解釋(越大越怕囉唆),尤其是和中泰這樣學習力遲緩、調整力低落的人。
- 一旦計畫進展不如預期,我的煩躁指數會快速上升,我喜歡一個人時那種劍及履及的暢快感。
- 我對如何改變別人想法較無耐心,也無手段(或許可透過一些利益關係、鎖住關鍵資源來達成)。
省思:
- 「互賴」也要運用在合適的對象上,找到讓你可以依賴的對象,同時自己也要努力成為別人可以依賴的對象。像這次事件,我發現中泰可能就不是個能夠依賴的對象。
總結:
最後,再總結一下當初的合作計畫,我不會說中泰是無法改變的,只是自己一開始著實太過低估所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了,而將他帶起來可以形成正收益的時間也將會拉得非常長,讓這件事的效率變得極低,所以把投入的精力、時間和帶來的收益相比較,我想事情就更明朗。
其實這次的合作是我主動邀請(農曆年前的點子),我發現自己在脆弱時很容易把目光看向這些條件弱勢的人,然後主動尋求和他們合作(例如塔羅也是),但這會造成做了一堆事仍無法達成設定的目標,因為和這些人合作我比較像保母的角色,我必須拖著他們前行,他們無法產生太多的貢獻(反個面講,如果他們真的那麼容易成功,那他們勢必早就成功了),這樣的計畫注定很難成功。
我需要友情的支持,但同時「幫助」這件事也應該謹慎評估,否則只是聚聚聊聊就好(應該視情況、對象、需要付出什麼、能得到什麼回饋 去決定要給予什麼樣的幫助),畢竟合作一個成功率低的計畫,不僅沒有幫到朋友,對自己的正能量也是一種消耗。
其實這次的合作是我主動邀請(農曆年前的點子),我發現自己在脆弱時很容易把目光看向這些條件弱勢的人,然後主動尋求和他們合作(例如塔羅也是),但這會造成做了一堆事仍無法達成設定的目標,因為和這些人合作我比較像保母的角色,我必須拖著他們前行,他們無法產生太多的貢獻(反個面講,如果他們真的那麼容易成功,那他們勢必早就成功了),這樣的計畫注定很難成功。
我需要友情的支持,但同時「幫助」這件事也應該謹慎評估,否則只是聚聚聊聊就好(應該視情況、對象、需要付出什麼、能得到什麼回饋 去決定要給予什麼樣的幫助),畢竟合作一個成功率低的計畫,不僅沒有幫到朋友,對自己的正能量也是一種消耗。
以我目前的狀態來說,如果要找個理財的合作對象,那麼最好的人選應該是我自己,我自己去看那些資訊、我自己去學習英文,將這些技能累積在自己身上,如果真的有賺頭那我自己賺就好,除非將來真有不錯的心得,可以公開招募學徒,從優秀的履歷中選出最優秀的,犯不著一相情願的覺得中泰就是那個人。若是以互賴的角度來說,我作為一個朋友,花了前後一個月的時間,費心準備教材、整理他的思考誤區、出讓自己的住所、輔導他取得 UE 的資格... 等等,我覺得已經仁至義盡,我投注的時間既不夠真的讓他有顯著的改變,也不能達成預期的正向收益,且他身上的存款也撐不到那時候,中間一定會被生活費這件事所分心,而中斷進修計畫,上述幾點都預示了這段輔導計畫會是洗頭洗一半的狀態,我迫於現實只能中途放棄,這點應該是早就要知道的,以我對他的了解,期待他在一個月內進入狀況,有良好的進展,這機率低於 10%,其實當初應該先請他找工作,穩定自己的經濟來源,我們先用線上上課才對,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沒有確認他身上的存款再來衡量情勢,另一方面則是他也沒有預先提出警示 --> 往後合作必先釐清關鍵資源並確認。
完
2020/03/02 PM 4: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