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是一個內在心智活動之需求大於外在活動的人
換言之,我很需要安靜,安靜會讓我有充到電的感覺
2020年2月16日 星期日
宗教
這禮拜跟我輔導的朋友在某天晚上聊到很晚(我輔導他來台北發展、人生升級),他突然跟我說了一些深埋在心裏的那些陳年往事
媽媽(泰國配偶)帶爸爸去賭六合彩,輸掉兩棟房子,媽媽跑掉,爸爸出車禍傷到前額葉,導致不僅少了一隻手,連帶情緒都不太能控管,常常破口大罵。從小就被送去給阿嬤帶,等到國中回家已經是這副光景。他的故事大概是這樣。
他有一陣子活得很黑暗很黑暗,唸佛經似乎也無濟於事,反而越念越累,對於佛教的一些超脫輪迴的法門(例如不能殺生)也並不認同。同時對於人有一死這件事顯得不能接受。接觸到基督教之後,發覺聖經至少比較看得懂且認同,且開始接觸基督以後,生活的事顯得比較順利了,所以就順勢信了主。
近年來我對「宗教」這件事喜歡用禪宗「以指標月」來做比喻,其實月亮是重點,你用手指去指、雷射筆去指、用愛的小手去指,其實都不是重點,指頭只是標定月亮的工具。同樣的,其實人信宗教不外乎是兩個原因,一是心靈獲得平靜或快樂,二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對於獲得心靈平靜這件事,我個人認為要獲得快樂只要這些要素:健全的社會環境、健康的身體、談得來的同伴、成就感、不虞匱乏的金錢(才能換得生活所需),上述的後兩點可整合成「自己認可的社經地位」,其實上述的要件大多都是「理性」可以去達成的,但我們常會感到無力可能是自己的出身過低,所以對未來沒有希望,或是自己陷入一些自己沒察覺的行事慣性,而這些慣性又導致上述幾個快樂要件被剝奪(例如:長年喝酒應酬導致身體出狀況、長年追求賺錢導致沒有經營好與子女的關係、缺乏社交互惠概念導致沒朋友... 等),從而轉求宗教的心靈慰藉,宗教教義確實可以改變我們的心念,進而改變我們的行事慣性沒錯(教友同時又可以成為精神支持),但是如果 zoom out 一點想,就算不需要宗教,我好好保養我的身體、認真互惠的對待朋友、努力找到自己有熱情的工作投入、抽出一定的時間經營與家人的關係,好像也可以達成上述目標?
好,如果我們過著開心的生活, 那面對意外之災或死亡的恐懼,這個要怎樣才能釋懷?我曾見過一些宗教(哪些我就不點名了)動不動就發起以下論調「你看他就是不信xx,所以意外來臨時頓失精神依靠」、「我們人就算風光一世,不還是終究要死」、「現在天災人禍不斷,就是因為不信xx神,神才會降災給人類」,我是覺得... 意外就只是意外,不太是什麼神的旨意,有些意外我們可以盡量避免(例如:天黑走路穿反光亮色衣服、天候不佳不要出行、滑雪不要做超過自己極限的行為),少數則純粹是機率的遊戲(例如:坐在家裡被隕石砸到、碰到海嘯),無論是哪一種,我個人認為「活在世界上就是一種生存抽籤,透過數萬年的努力,人類已經把環境改造得相對安全了」,所以妄想透過信教「不要發生意外」似乎不太可行,事實也證明不太可行(有些宗教會把意外解釋為神的旨意),接著就是發生意外後的釋懷問題,我也是覺得這點也是正向心理學可以處理的,未必一定只有信教一途,如果你是夠理性的人,不妨想想以下 Discovery 場景:「一群羚羊在喝水被獵豹攻擊,其中一隻被咬成跛腳,但那隻被咬的羚羊應該不會去思考牠怎麼這麼衰之類的話題,牠只會帶著殘缺的腳繼續努力求生」。寫到這,好像覺得這一個系列的擔憂大概都是這樣,因為人們所謂的天災是過去地球四十多億年的「常態」,而意外和死亡,則是每個生物的「常態」,想著要不會有天災是一種妄想,想著不會有意外和死亡來臨是一種傲慢(為什麼你有差別待遇?),我們頂多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去盡可能事前避免、並做好來臨時的相關準備與心理建設。關於這點,個人淺見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同時也必須接受生命的無常,對我個人比較有效的方式是「好好過每一天」、「珍惜心愛的人」。
人類大歷史有提過,宗教其實是組織起人類的重要「虛構故事」之一,我基本上也覺得,只要能弭平心理的各種傷痛,其實不管你採用什麼故事都沒關係,重點是你開開心心過得好,只是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教義,多半宗教也都會有排他性(認為別人的神是假的),我比較感冒的是因為這些教義而產生爭執,試想一份現在的新聞稿可能都會有很多解釋方式了,更何況幾千年前的文本?相信自己的宗教當中的故事,就難免要去詆毀其它宗教裡與其牴觸的地方,我們信仰宗教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快樂、面對不如意甚至死亡時更加平靜,我一直覺得如果要達成這些目的,你必須相信整套宗教(戒律及其故事),乃至於和其它宗教或教派發生牴觸,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相信宗教,更直接的去修習正確的各種知識(健康、人際、心理... 等)即可。
越了解人的大腦,越會覺得它是個太過奇妙的存在,也同時很容易愚弄,所以如果沒有嚴格且客觀的邏輯規則訓練,其實那些情緒是很容易影響我們的認知的,而情緒又是很好被操弄的東西,所以,你怎麼能確定自己的情緒不是被一些把戲所操弄,而不是真有一位至高無上的神呢?
媽媽(泰國配偶)帶爸爸去賭六合彩,輸掉兩棟房子,媽媽跑掉,爸爸出車禍傷到前額葉,導致不僅少了一隻手,連帶情緒都不太能控管,常常破口大罵。從小就被送去給阿嬤帶,等到國中回家已經是這副光景。他的故事大概是這樣。
他有一陣子活得很黑暗很黑暗,唸佛經似乎也無濟於事,反而越念越累,對於佛教的一些超脫輪迴的法門(例如不能殺生)也並不認同。同時對於人有一死這件事顯得不能接受。接觸到基督教之後,發覺聖經至少比較看得懂且認同,且開始接觸基督以後,生活的事顯得比較順利了,所以就順勢信了主。
近年來我對「宗教」這件事喜歡用禪宗「以指標月」來做比喻,其實月亮是重點,你用手指去指、雷射筆去指、用愛的小手去指,其實都不是重點,指頭只是標定月亮的工具。同樣的,其實人信宗教不外乎是兩個原因,一是心靈獲得平靜或快樂,二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對於獲得心靈平靜這件事,我個人認為要獲得快樂只要這些要素:健全的社會環境、健康的身體、談得來的同伴、成就感、不虞匱乏的金錢(才能換得生活所需),上述的後兩點可整合成「自己認可的社經地位」,其實上述的要件大多都是「理性」可以去達成的,但我們常會感到無力可能是自己的出身過低,所以對未來沒有希望,或是自己陷入一些自己沒察覺的行事慣性,而這些慣性又導致上述幾個快樂要件被剝奪(例如:長年喝酒應酬導致身體出狀況、長年追求賺錢導致沒有經營好與子女的關係、缺乏社交互惠概念導致沒朋友... 等),從而轉求宗教的心靈慰藉,宗教教義確實可以改變我們的心念,進而改變我們的行事慣性沒錯(教友同時又可以成為精神支持),但是如果 zoom out 一點想,就算不需要宗教,我好好保養我的身體、認真互惠的對待朋友、努力找到自己有熱情的工作投入、抽出一定的時間經營與家人的關係,好像也可以達成上述目標?
好,如果我們過著開心的生活, 那面對意外之災或死亡的恐懼,這個要怎樣才能釋懷?我曾見過一些宗教(哪些我就不點名了)動不動就發起以下論調「你看他就是不信xx,所以意外來臨時頓失精神依靠」、「我們人就算風光一世,不還是終究要死」、「現在天災人禍不斷,就是因為不信xx神,神才會降災給人類」,我是覺得... 意外就只是意外,不太是什麼神的旨意,有些意外我們可以盡量避免(例如:天黑走路穿反光亮色衣服、天候不佳不要出行、滑雪不要做超過自己極限的行為),少數則純粹是機率的遊戲(例如:坐在家裡被隕石砸到、碰到海嘯),無論是哪一種,我個人認為「活在世界上就是一種生存抽籤,透過數萬年的努力,人類已經把環境改造得相對安全了」,所以妄想透過信教「不要發生意外」似乎不太可行,事實也證明不太可行(有些宗教會把意外解釋為神的旨意),接著就是發生意外後的釋懷問題,我也是覺得這點也是正向心理學可以處理的,未必一定只有信教一途,如果你是夠理性的人,不妨想想以下 Discovery 場景:「一群羚羊在喝水被獵豹攻擊,其中一隻被咬成跛腳,但那隻被咬的羚羊應該不會去思考牠怎麼這麼衰之類的話題,牠只會帶著殘缺的腳繼續努力求生」。寫到這,好像覺得這一個系列的擔憂大概都是這樣,因為人們所謂的天災是過去地球四十多億年的「常態」,而意外和死亡,則是每個生物的「常態」,想著要不會有天災是一種妄想,想著不會有意外和死亡來臨是一種傲慢(為什麼你有差別待遇?),我們頂多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去盡可能事前避免、並做好來臨時的相關準備與心理建設。關於這點,個人淺見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同時也必須接受生命的無常,對我個人比較有效的方式是「好好過每一天」、「珍惜心愛的人」。
人類大歷史有提過,宗教其實是組織起人類的重要「虛構故事」之一,我基本上也覺得,只要能弭平心理的各種傷痛,其實不管你採用什麼故事都沒關係,重點是你開開心心過得好,只是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教義,多半宗教也都會有排他性(認為別人的神是假的),我比較感冒的是因為這些教義而產生爭執,試想一份現在的新聞稿可能都會有很多解釋方式了,更何況幾千年前的文本?相信自己的宗教當中的故事,就難免要去詆毀其它宗教裡與其牴觸的地方,我們信仰宗教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快樂、面對不如意甚至死亡時更加平靜,我一直覺得如果要達成這些目的,你必須相信整套宗教(戒律及其故事),乃至於和其它宗教或教派發生牴觸,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相信宗教,更直接的去修習正確的各種知識(健康、人際、心理... 等)即可。
越了解人的大腦,越會覺得它是個太過奇妙的存在,也同時很容易愚弄,所以如果沒有嚴格且客觀的邏輯規則訓練,其實那些情緒是很容易影響我們的認知的,而情緒又是很好被操弄的東西,所以,你怎麼能確定自己的情緒不是被一些把戲所操弄,而不是真有一位至高無上的神呢?
求道之旅
到底,有多少人憧憬精彩的一生
十年前踏上求道之旅之際,認為有非常多人是這樣的
但時間久了,不禁會問
這世界上是不是充斥著那些一邊羨慕其它人多姿的生活
一邊又走保守路線的人,就像那些誇獎其它家的小孩好活潑
一邊又希望自己家的小孩靜靜乖乖的家長
不得不說人幾乎都有結果偏誤,我們喜歡別人波瀾壯闊的一生
然而當選擇臨到我們頭上時,我們卻會陷入大大的猶豫
而多數人最後都會向現實而妥協,因為他們不確定這樣選結果會不會好
會不會最後一敗塗地,我們喜歡波瀾壯闊的一生,喜歡去細細品味它
或是拿它來當茶餘飯後的談資,前提是這件事是發生在別人身上
如果是我自己,我才不要讓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呢
除非上帝可以向我保證我在轟轟烈烈的冒險後
緊接著而來的是甜美的成功果實
然而人生到底是為何而活?
我只是謹守一個很簡單的原則,叫做「我只活一次(YOLO)」
所以我並不是一邊說著羨慕別人的冒險生活,一邊轉頭繼續打安全牌
曾經我以為自己很懂這個世界,直到我開始創業,然後我失敗
然而在生命的底層我卻不以為憂,因為我知道我正在更理解這個世界
我不放掉我的困惑改去做比較簡單的事,去做大家都公認好賺的公司
我直面那些自己不好的習氣,我也去深思人性當中晦暗不明的地方
過去失敗的經驗,現在我調整作法,讓自己更加彈性
藉由努力以及更加了解自己,繼續積攢著自信和獨處時的平靜
我努力的嘗試著讓自己更加理解這個由人構成世界,以及其背後的法則
然後我發現很多人其實對很多事都「don't give a shit」
所以才會有這麼多認知偏誤以及被輿論帶風向的事件
所以才會有「大賣空」電影裡所述的情況發生
我們都是動物,都沈溺在看似高深,實則原始的把戲裡
這樣探究與客觀(冷眼)的本性
似乎就構成了我的生命基調
我無法讓自己確信那些不經理解的事
我也無法很輕易的深信一些事
但對於我理解的事,我深信不疑
面對不贊同的人,我的大絕招不是害他,而是從此不再往來
道不同不相為謀
求道的題目:
1. 我是誰?我人生的意義為何?
2. 感到生氣、徬徨的根源在哪裡?
3. 怎麼讓自己更好?
一堆雜亂的思緒
十年前踏上求道之旅之際,認為有非常多人是這樣的
但時間久了,不禁會問
這世界上是不是充斥著那些一邊羨慕其它人多姿的生活
一邊又走保守路線的人,就像那些誇獎其它家的小孩好活潑
一邊又希望自己家的小孩靜靜乖乖的家長
不得不說人幾乎都有結果偏誤,我們喜歡別人波瀾壯闊的一生
然而當選擇臨到我們頭上時,我們卻會陷入大大的猶豫
而多數人最後都會向現實而妥協,因為他們不確定這樣選結果會不會好
會不會最後一敗塗地,我們喜歡波瀾壯闊的一生,喜歡去細細品味它
或是拿它來當茶餘飯後的談資,前提是這件事是發生在別人身上
如果是我自己,我才不要讓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呢
除非上帝可以向我保證我在轟轟烈烈的冒險後
緊接著而來的是甜美的成功果實
然而人生到底是為何而活?
我只是謹守一個很簡單的原則,叫做「我只活一次(YOLO)」
所以我並不是一邊說著羨慕別人的冒險生活,一邊轉頭繼續打安全牌
曾經我以為自己很懂這個世界,直到我開始創業,然後我失敗
然而在生命的底層我卻不以為憂,因為我知道我正在更理解這個世界
我不放掉我的困惑改去做比較簡單的事,去做大家都公認好賺的公司
我直面那些自己不好的習氣,我也去深思人性當中晦暗不明的地方
過去失敗的經驗,現在我調整作法,讓自己更加彈性
藉由努力以及更加了解自己,繼續積攢著自信和獨處時的平靜
我努力的嘗試著讓自己更加理解這個由人構成世界,以及其背後的法則
然後我發現很多人其實對很多事都「don't give a shit」
所以才會有這麼多認知偏誤以及被輿論帶風向的事件
所以才會有「大賣空」電影裡所述的情況發生
我們都是動物,都沈溺在看似高深,實則原始的把戲裡
這樣探究與客觀(冷眼)的本性
似乎就構成了我的生命基調
我無法讓自己確信那些不經理解的事
我也無法很輕易的深信一些事
但對於我理解的事,我深信不疑
面對不贊同的人,我的大絕招不是害他,而是從此不再往來
道不同不相為謀
求道的題目:
1. 我是誰?我人生的意義為何?
2. 感到生氣、徬徨的根源在哪裡?
3. 怎麼讓自己更好?
一堆雜亂的思緒
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
自己亟待改進的部分
今年農曆年時和大阿姨長談的那個晚上,她也有指出我的問題,我覺得滿重要的,所以特別獨立成一篇來紀錄。
是這樣:我在很多時候的表情控制會讓人誤會,以上述 case 來說,我在談論到小阿姨的話題時讓她感受到「蔑視」 ,雖然口頭上不說,但表情上彷彿在說「妳怎麼這麼笨,這樣做不就好了」,我想這或許是我的罩門吧!因為自認想法和邏輯都清楚,我善於在理性上討論,在那時我可以屏除個人情緒,只為了找出最好的答案(答案優先於自尊),但這可能跟一般人的天性不同,人有時會因為自尊被挑戰(因為邏輯指向他不對的那一面)而無法繼續討論下去,我天生對於這種事的直覺會比較弱,導致對方可能都已經不爽了,但我還在繼續陶醉在推理之中。
對於自尊心的重視低落以及對道理的追求,也延伸到反向,如果別人的行為模式不符合我認為「合理的」範疇(起碼是要「可理解的」),那麼我就會產生「真心無法理解」狀態,這個困惑感只有當我放棄去理解它(不當成自己的事)、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或是 那個人因為溝通而改變作法 我的困惑才會消失。
很不想承認,但上述現象如果說的直接一點等於是「這個世界必須按照我認為的真理轉,否則我就會把不解表現在臉上」,我目前能做的只有不斷加大自己的理解範圍,對別人多存有一份同理心,不然這樣的慣性會是我無法和別人良好協作的一個致命傷,應該打從心裡去接受這世界上就是存有這麼多不同的想法才對,沒有人喜歡被直接指正的。
其次就是坦誠但不帶批判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寫信是我目前覺得較好的方式),不要悶在心裡,因為悶在心中會導致真的衝出口時話變得很難聽。
是這樣:我在很多時候的表情控制會讓人誤會,以上述 case 來說,我在談論到小阿姨的話題時讓她感受到「蔑視」 ,雖然口頭上不說,但表情上彷彿在說「妳怎麼這麼笨,這樣做不就好了」,我想這或許是我的罩門吧!因為自認想法和邏輯都清楚,我善於在理性上討論,在那時我可以屏除個人情緒,只為了找出最好的答案(答案優先於自尊),但這可能跟一般人的天性不同,人有時會因為自尊被挑戰(因為邏輯指向他不對的那一面)而無法繼續討論下去,我天生對於這種事的直覺會比較弱,導致對方可能都已經不爽了,但我還在繼續陶醉在推理之中。
對於自尊心的重視低落以及對道理的追求,也延伸到反向,如果別人的行為模式不符合我認為「合理的」範疇(起碼是要「可理解的」),那麼我就會產生「真心無法理解」狀態,這個困惑感只有當我放棄去理解它(不當成自己的事)、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或是 那個人因為溝通而改變作法 我的困惑才會消失。
很不想承認,但上述現象如果說的直接一點等於是「這個世界必須按照我認為的真理轉,否則我就會把不解表現在臉上」,我目前能做的只有不斷加大自己的理解範圍,對別人多存有一份同理心,不然這樣的慣性會是我無法和別人良好協作的一個致命傷,應該打從心裡去接受這世界上就是存有這麼多不同的想法才對,沒有人喜歡被直接指正的。
其次就是坦誠但不帶批判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寫信是我目前覺得較好的方式),不要悶在心裡,因為悶在心中會導致真的衝出口時話變得很難聽。
2020年2月3日 星期一
關於「二愣子」
2/3 突然的頓悟:
我的缺點:對於「腦補」這件事比較不擅長,乍聽之下腦補似乎不是好事,但這其實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技能之一,如果什麼事都要等到整件事的脈絡出現才能通透那就太慢了,我習慣於當事情還沒明朗時不去做猜測,不去動作,這可能不總是一件好事,難怪以前有人說我愣愣的,說的應該就是指那不動作的樣子,猜久了,準確率應該會上升的。
看老高有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raBVnAfunc
我的缺點:對於「腦補」這件事比較不擅長,乍聽之下腦補似乎不是好事,但這其實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技能之一,如果什麼事都要等到整件事的脈絡出現才能通透那就太慢了,我習慣於當事情還沒明朗時不去做猜測,不去動作,這可能不總是一件好事,難怪以前有人說我愣愣的,說的應該就是指那不動作的樣子,猜久了,準確率應該會上升的。
看老高有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raBVnAfunc
2020 農曆年覺察紀錄(下)
4. 對話的起點:動身回台北的前一天晚上,意外的因為和妹聊到小阿姨問題處理的事刺到了大阿姨(由此可見她對這件事攬在身上的傾向有多強),因為後續解釋了我們的想法,所以和大阿姨與媽有了深度的對談,我們贊同她付出了很多心力,並且覺得這是值得感謝的之外,同時也覺得其實她不用放這麼大的壓力在自己身上,旁觀者清的我們指出,可能小阿姨有一些精神疾患,如果用對待正常的人方式對待她其實是事倍功半的,如果當初轉念去配置自己的資產,將錢花在比較偏治療的面向,可能會更省一些(大阿姨為了小阿姨提早賣了房子,少賺了四十萬美金)。
這場對話的心得,我覺得是應該要慢慢改變兩代之間的溝通模式,讓他們知道其實不妨多說一些自己的想法,這樣我們才能夠幫忙。我能理解會造成這樣,主要是長輩的成長年代集體主義非常強,個人來說只要讀好自己的書即可,對隸屬的集體只要聽從領導的話即可,所以並不鼓勵他們講出「自己怎麼想」,也不鼓勵他們發起討論,而當他們成為長輩掌有權力時,仍然遵循過去那套習慣,故我們所看到或聽到的都已經是他們心中所想的結論,然而在不理解他們想法的前提下,我們很難同理他們,也就沒辦法提供他們可能更好的做法(當大家一同都想不到更好做法的時候,起碼凝聚力會更強,不會去抱怨),但人類之所以會強盛還是因為有了語言,可以大規模協作,所以一群人除了提供起碼的情感支持之外,當然就是人多好辦事,可惜我們家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得要領,所以變成寧可捨棄了互相扶持這塊的優勢,轉而變成單打獨鬥,非常之可惜。
這次的對話也聽到了很多媽媽的真心話,她成年之前有六年都在她祖母家,和家裡的兄弟姐妹有疏離感,長大後各自發展不太好的關係,也覺得兄弟姐妹之間一點都不親密,我覺得她身上的確看得到一些這樣的影子,像個有點茫然、得不到安全感的小朋友,不太敢說出自己要什麼(或許小時候哭鬧是沒什麼效果的),甚或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直到現在那種能恣意耍賴的對象也只有我和妹妹而已,或許,她想要的只是陪伴而已,也或許這樣的情況下她才能真的想出她要什麼,這讓我想起卡繆的小說「異鄉人」。
結語:一代宗師有句話「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沒有一個人是從石頭中蹦出來的,不管好壞,不管喜不喜歡,我們一定都會受原生家庭的習氣所影響,差別只是有的人能汲取其中好的部分,將不好的部分捨去,然後成為一個新文化的開創者,有的人則會將人生的不順遂怪罪到自己的原生家庭,然後一輩子在憎恨中過去。在聽爸爸聊祖先的事情時,我的心裡的孤寂感降低了一些,因為這些故事解答了我為什麼是這樣子,長輩為什麼是那樣子,我也並非唯一遇到這樣困境的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窘境,也都有自己做不好的地方,差別只在於我還活著,我也還年輕,(應)有足夠的時間去改變。
我現在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先獲得足夠的金錢(雖然大家不承認,但說到底錢的確是自由、安全感與自主的來源),也沒有要很多,就是比大家一般認為一個四十歲成年人所持有的財產再多一點(例如:一千萬現金),總之,先要確保自己的財務無虞。
再來就是藉由和他人的成功協作,去證明自己的這一套協作體系是 OK 的,大致上就是「確保自己的專業夠有價值,能獲得市場認可」以及「能夠和別人合作一些小賺錢計畫」。有了錢和自己的產業,講話便有了份量(其實人都是事後諸葛的)。
在上述事項進行的同時,去思考自己的溝通協作原則是什麼,以便以後可以用語言清楚的講給長輩聽。最後,在逐步證實自己的能力後,再透過一些事例和長輩做軟性溝通,聽聽他們的想法,也讓他們了解到我的原則是什麼。
這場對話的心得,我覺得是應該要慢慢改變兩代之間的溝通模式,讓他們知道其實不妨多說一些自己的想法,這樣我們才能夠幫忙。我能理解會造成這樣,主要是長輩的成長年代集體主義非常強,個人來說只要讀好自己的書即可,對隸屬的集體只要聽從領導的話即可,所以並不鼓勵他們講出「自己怎麼想」,也不鼓勵他們發起討論,而當他們成為長輩掌有權力時,仍然遵循過去那套習慣,故我們所看到或聽到的都已經是他們心中所想的結論,然而在不理解他們想法的前提下,我們很難同理他們,也就沒辦法提供他們可能更好的做法(當大家一同都想不到更好做法的時候,起碼凝聚力會更強,不會去抱怨),但人類之所以會強盛還是因為有了語言,可以大規模協作,所以一群人除了提供起碼的情感支持之外,當然就是人多好辦事,可惜我們家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得要領,所以變成寧可捨棄了互相扶持這塊的優勢,轉而變成單打獨鬥,非常之可惜。
這次的對話也聽到了很多媽媽的真心話,她成年之前有六年都在她祖母家,和家裡的兄弟姐妹有疏離感,長大後各自發展不太好的關係,也覺得兄弟姐妹之間一點都不親密,我覺得她身上的確看得到一些這樣的影子,像個有點茫然、得不到安全感的小朋友,不太敢說出自己要什麼(或許小時候哭鬧是沒什麼效果的),甚或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直到現在那種能恣意耍賴的對象也只有我和妹妹而已,或許,她想要的只是陪伴而已,也或許這樣的情況下她才能真的想出她要什麼,這讓我想起卡繆的小說「異鄉人」。
結語:一代宗師有句話「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沒有一個人是從石頭中蹦出來的,不管好壞,不管喜不喜歡,我們一定都會受原生家庭的習氣所影響,差別只是有的人能汲取其中好的部分,將不好的部分捨去,然後成為一個新文化的開創者,有的人則會將人生的不順遂怪罪到自己的原生家庭,然後一輩子在憎恨中過去。在聽爸爸聊祖先的事情時,我的心裡的孤寂感降低了一些,因為這些故事解答了我為什麼是這樣子,長輩為什麼是那樣子,我也並非唯一遇到這樣困境的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窘境,也都有自己做不好的地方,差別只在於我還活著,我也還年輕,(應)有足夠的時間去改變。
我現在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先獲得足夠的金錢(雖然大家不承認,但說到底錢的確是自由、安全感與自主的來源),也沒有要很多,就是比大家一般認為一個四十歲成年人所持有的財產再多一點(例如:一千萬現金),總之,先要確保自己的財務無虞。
再來就是藉由和他人的成功協作,去證明自己的這一套協作體系是 OK 的,大致上就是「確保自己的專業夠有價值,能獲得市場認可」以及「能夠和別人合作一些小賺錢計畫」。有了錢和自己的產業,講話便有了份量(其實人都是事後諸葛的)。
在上述事項進行的同時,去思考自己的溝通協作原則是什麼,以便以後可以用語言清楚的講給長輩聽。最後,在逐步證實自己的能力後,再透過一些事例和長輩做軟性溝通,聽聽他們的想法,也讓他們了解到我的原則是什麼。
2020 農曆年覺察紀錄(中)
再來是紀錄自我進修以外的面向:
1. 生活習慣與兩代之間:我發覺自己雖然從十二月開始就過著「獨居」的生活,按理說應該是對於和家人相處會有更多的包容(因為自己住久了會嚮往和別人一起生活),但... 經過實驗證實,其實如以往那樣的工作忙碌到年前,再接著放年假會讓我比較有一種「已經擁有自己的生活,不想跟長輩們計較」的心情。
這次過年我深刻的瞭解到所謂「生活習慣」對於一般人來說有多重要,例如:長輩們會認為正常的作息就只有一種、煮菜要怎麼煮、鍋碗瓢盆要怎麼擺、拜拜時哪個供品要裝哪個袋子,甚至連易開封口袋要怎麼開,都有長輩認為一定要用剪的,如果用撕的就會招來責罵... 才發現柯醫師說的確實是真的,生活習慣確實是一個家人衝突的「好發點」,套在長輩晚輩的相處上,若長輩仍舊是擺出自己永遠最對,且沒有必要去跟晚輩預先說明自己的原則(等犯錯再責罵),我覺得這就會是我的「點」,因為缺乏安全感和理性對等互動的基礎,我會變得滿自我防衛(心智退回到小孩的狀態),身處這樣的環境滿不舒服的。
如果長輩的防衛之心比較強的話,甚至連你就邏輯上多問幾句,或是只是是著去整理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會牽動他們的情緒,很可能因為在他們的邏輯裡,這種瑣事沒什麼好談的,按照自己的這一套就好,長輩很少主動去了解晚輩的心裡在想什麼,老是認為自己最厲害,連玩個遊戲都還是要聯合起來讓長輩贏,我覺得還滿超過的。
2. 那個「想證明自己」的起點:承上,我發覺其實回溯創業的源頭,自己正是因為看不慣家中「長輩說的就是真理」的這種文化所以投入創業的,當然,我並不是目空一切、自視甚高,而是長輩們也並沒有拿出什麼傲人的成績(例如創辦什麼公司、創造驚人的家業... 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指正晚輩時並沒有讓我們得到對等的成長,態度差也就罷了,大多一直糾結於一些「怎樣都好」的小事,也沒有聽到他們更深刻的人生經驗分享,我覺得兩代之間只有這種形式上的服從,沒有經驗上的交流,或至少情感上的支持,這相當可惜。
我想從頭打造家族的新文化,所以那時想法很簡單,就是「我一定要成功給你們看」的心情,我想透過成績證明自己這一套價值觀才是對的,在 2013 年阿公的告別式上,我的眼淚可說是混合了 70% 這種心情下的產物,那時覺得好可惜,阿公沒有能活到我成功的那天,自小我也沒能和他聊聊心裡話; 現在又七年過去了,我則是會開始心慌,自己是否沒有掌握到成功的訣竅?所以一直還沒成功,以前心裡老神在在,總覺得時間到了自己就會成功,現在從基底開始崩解則是因為我越來越不懂這個世界。
3. 理解、分解再構築:在這次跟爸爸寫長信匯報已離職現在正進修的那天(我是 1/27 凌晨寄出),我們晚上有邀集家人一起在二樓聊聊,其實開始聊就已經快八點了(見大家沒啥反應我主動邀約),大概講到十點妹妹就不行了,我後來還有跟爸在和室那間聊,主要是圍繞在家族的歷史上,我從這次聊才更確切知道我的家族其實一直以來都不算什麼書香門第,也不是大地主,我們所認知到的那些地產都是從二十世祖(我是二十四世)那一代靠挑擔賣貨積攢下來的,後來也沒什麼近一步的大突破。
二十世祖其實是女性,因為很早守寡,便肩負起獨立帶大兩個兒子的責任(老大 29 歲時就過世了,老二便是我的曾祖父),那時從頭份挑扁擔去新竹賣貨,好像是賣一些水果南北貨什麼的,這樣一點一滴去賣靠辛苦去累積的財產。而由於曾祖父那代也很忙,所以據說我祖父從小是托給我的高祖母(二十世祖)帶大的,祖父從小是住在現在頭份中正路的老家,曾祖父主要是住在現在拜拜的那個祖宗祠堂,兩人關係不是很親,爸爸說在祖父長大後(大概爸爸三四歲時,推估大概是民國四十六、七年),那時曾祖父和祖父鬧了分家,分家那時是很大的事情,代表兩人從此後不再有血親關係、財產不再相通,所以祖父(阿公)後來並沒有分到田產,而是由三個叔公去分,其中分到最多的三叔公據說後來政府要蓋高速公路時跟他徵收土地,有賣到七八千萬台幣之譜。這部分因為當時時間晚了,腦子也不太清楚,下次應可問問分家這麼大件事當初阿公的想法是怎麼樣,為什麼會鬧到這個地步。
由以上的家族歷史,不難看出一些現存文化 DNA 的由來,例如:我們家的人善於在自己的崗位上把事情做到最好、很老實不會貪得不屬於自己的,但負面的諸如:不擅言詞、很容易劃定界線不敢去冒險、墨守成規(守勢)... 等等,因為當初日子實在太苦了,祖先這一點一滴得來,所以我們家的人非常珍惜得來的一切,但相對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也是比較不具備冒險開創的精神,對於「失敗」會比較敏感,找到一條「必勝的小康之路」就滿足,也相對缺乏「知識份子」那種就事論事的精神,鑽到事情的本質上去探討,比較容易淪為形式主義。
在台灣客家人本來就是小眾,在跟閩南人對抗的過程中本來就佔了比較弱勢的位置,當初從大陸來台多半也是在那邊混得不好,而我們家又算是客家聚落裡面比較悶著頭幹的(從爸爸以前講鄰居都叫他「呆狗的兒子」可以得知即便是同為客家人中都是被瞧不起的,理由不明,下次要再問),所以家族一直以來的氣質都是不善於與外交際,對內則是採取守勢,藉由嚴格的由上至下管制來守住得來不易的財富,長輩晚輩彼此之間只有簡單的命令 | 服從 關係,同輩之間的溝通也相對簡單,故我們比較難透過言語去協調彼此想法(只要看每次出去都會為了誰坐誰的車這種簡單的事吵成一團就知道了,更不用講對於要怎麼處理老房子使其發揮最大價值這種複雜的事),過程中我和爸爸分享了我前女友家從十多年前就開始規劃兩老退休後的生活,然後一步一步實現,在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這種事、這種協作的能力,才是我覺得家族可以常保基業安泰的方式,我們目前就是各自為政的狀態。
祖父和曾祖父相處不好,巧的是爸爸從小也祖父相處不好,因為他比較叛逆,覺得人要有自己的想法,所以那時憑自己的力量考到了他的第一志願(國立藝專,現在的台藝大,在板橋),我從小也算滿有自己的想法,這十年來因為創業的事也是和我爸鬧得比較僵(他一直覺得我選的題目好像沒有市場),想來從我祖父以降,我們這支接近一脈單傳的父子還真是連脾氣都遺傳了下來。
了解了這麼一大套家族的歷史,對於家族的習氣和自己的一些淺意識問題(例如:不善於溝通與面對衝突、常常會生悶氣、不善於自在的拓展朋友圈)都了然於心,也不時給自己打氣,因為如果這樣的習氣是長達百年傳承下來,那麼我一直堅持做到「不卑不亢、積極拓展、理性溝通」,其實就已經是很大的往前邁進了,「你已經很棒了」,我對自己說。
1. 生活習慣與兩代之間:我發覺自己雖然從十二月開始就過著「獨居」的生活,按理說應該是對於和家人相處會有更多的包容(因為自己住久了會嚮往和別人一起生活),但... 經過實驗證實,其實如以往那樣的工作忙碌到年前,再接著放年假會讓我比較有一種「已經擁有自己的生活,不想跟長輩們計較」的心情。
這次過年我深刻的瞭解到所謂「生活習慣」對於一般人來說有多重要,例如:長輩們會認為正常的作息就只有一種、煮菜要怎麼煮、鍋碗瓢盆要怎麼擺、拜拜時哪個供品要裝哪個袋子,甚至連易開封口袋要怎麼開,都有長輩認為一定要用剪的,如果用撕的就會招來責罵... 才發現柯醫師說的確實是真的,生活習慣確實是一個家人衝突的「好發點」,套在長輩晚輩的相處上,若長輩仍舊是擺出自己永遠最對,且沒有必要去跟晚輩預先說明自己的原則(等犯錯再責罵),我覺得這就會是我的「點」,因為缺乏安全感和理性對等互動的基礎,我會變得滿自我防衛(心智退回到小孩的狀態),身處這樣的環境滿不舒服的。
如果長輩的防衛之心比較強的話,甚至連你就邏輯上多問幾句,或是只是是著去整理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會牽動他們的情緒,很可能因為在他們的邏輯裡,這種瑣事沒什麼好談的,按照自己的這一套就好,長輩很少主動去了解晚輩的心裡在想什麼,老是認為自己最厲害,連玩個遊戲都還是要聯合起來讓長輩贏,我覺得還滿超過的。
2. 那個「想證明自己」的起點:承上,我發覺其實回溯創業的源頭,自己正是因為看不慣家中「長輩說的就是真理」的這種文化所以投入創業的,當然,我並不是目空一切、自視甚高,而是長輩們也並沒有拿出什麼傲人的成績(例如創辦什麼公司、創造驚人的家業... 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指正晚輩時並沒有讓我們得到對等的成長,態度差也就罷了,大多一直糾結於一些「怎樣都好」的小事,也沒有聽到他們更深刻的人生經驗分享,我覺得兩代之間只有這種形式上的服從,沒有經驗上的交流,或至少情感上的支持,這相當可惜。
我想從頭打造家族的新文化,所以那時想法很簡單,就是「我一定要成功給你們看」的心情,我想透過成績證明自己這一套價值觀才是對的,在 2013 年阿公的告別式上,我的眼淚可說是混合了 70% 這種心情下的產物,那時覺得好可惜,阿公沒有能活到我成功的那天,自小我也沒能和他聊聊心裡話; 現在又七年過去了,我則是會開始心慌,自己是否沒有掌握到成功的訣竅?所以一直還沒成功,以前心裡老神在在,總覺得時間到了自己就會成功,現在從基底開始崩解則是因為我越來越不懂這個世界。
3. 理解、分解再構築:在這次跟爸爸寫長信匯報已離職現在正進修的那天(我是 1/27 凌晨寄出),我們晚上有邀集家人一起在二樓聊聊,其實開始聊就已經快八點了(見大家沒啥反應我主動邀約),大概講到十點妹妹就不行了,我後來還有跟爸在和室那間聊,主要是圍繞在家族的歷史上,我從這次聊才更確切知道我的家族其實一直以來都不算什麼書香門第,也不是大地主,我們所認知到的那些地產都是從二十世祖(我是二十四世)那一代靠挑擔賣貨積攢下來的,後來也沒什麼近一步的大突破。
二十世祖其實是女性,因為很早守寡,便肩負起獨立帶大兩個兒子的責任(老大 29 歲時就過世了,老二便是我的曾祖父),那時從頭份挑扁擔去新竹賣貨,好像是賣一些水果南北貨什麼的,這樣一點一滴去賣靠辛苦去累積的財產。而由於曾祖父那代也很忙,所以據說我祖父從小是托給我的高祖母(二十世祖)帶大的,祖父從小是住在現在頭份中正路的老家,曾祖父主要是住在現在拜拜的那個祖宗祠堂,兩人關係不是很親,爸爸說在祖父長大後(大概爸爸三四歲時,推估大概是民國四十六、七年),那時曾祖父和祖父鬧了分家,分家那時是很大的事情,代表兩人從此後不再有血親關係、財產不再相通,所以祖父(阿公)後來並沒有分到田產,而是由三個叔公去分,其中分到最多的三叔公據說後來政府要蓋高速公路時跟他徵收土地,有賣到七八千萬台幣之譜。這部分因為當時時間晚了,腦子也不太清楚,下次應可問問分家這麼大件事當初阿公的想法是怎麼樣,為什麼會鬧到這個地步。
由以上的家族歷史,不難看出一些現存文化 DNA 的由來,例如:我們家的人善於在自己的崗位上把事情做到最好、很老實不會貪得不屬於自己的,但負面的諸如:不擅言詞、很容易劃定界線不敢去冒險、墨守成規(守勢)... 等等,因為當初日子實在太苦了,祖先這一點一滴得來,所以我們家的人非常珍惜得來的一切,但相對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也是比較不具備冒險開創的精神,對於「失敗」會比較敏感,找到一條「必勝的小康之路」就滿足,也相對缺乏「知識份子」那種就事論事的精神,鑽到事情的本質上去探討,比較容易淪為形式主義。
在台灣客家人本來就是小眾,在跟閩南人對抗的過程中本來就佔了比較弱勢的位置,當初從大陸來台多半也是在那邊混得不好,而我們家又算是客家聚落裡面比較悶著頭幹的(從爸爸以前講鄰居都叫他「呆狗的兒子」可以得知即便是同為客家人中都是被瞧不起的,理由不明,下次要再問),所以家族一直以來的氣質都是不善於與外交際,對內則是採取守勢,藉由嚴格的由上至下管制來守住得來不易的財富,長輩晚輩彼此之間只有簡單的命令 | 服從 關係,同輩之間的溝通也相對簡單,故我們比較難透過言語去協調彼此想法(只要看每次出去都會為了誰坐誰的車這種簡單的事吵成一團就知道了,更不用講對於要怎麼處理老房子使其發揮最大價值這種複雜的事),過程中我和爸爸分享了我前女友家從十多年前就開始規劃兩老退休後的生活,然後一步一步實現,在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這種事、這種協作的能力,才是我覺得家族可以常保基業安泰的方式,我們目前就是各自為政的狀態。
祖父和曾祖父相處不好,巧的是爸爸從小也祖父相處不好,因為他比較叛逆,覺得人要有自己的想法,所以那時憑自己的力量考到了他的第一志願(國立藝專,現在的台藝大,在板橋),我從小也算滿有自己的想法,這十年來因為創業的事也是和我爸鬧得比較僵(他一直覺得我選的題目好像沒有市場),想來從我祖父以降,我們這支接近一脈單傳的父子還真是連脾氣都遺傳了下來。
了解了這麼一大套家族的歷史,對於家族的習氣和自己的一些淺意識問題(例如:不善於溝通與面對衝突、常常會生悶氣、不善於自在的拓展朋友圈)都了然於心,也不時給自己打氣,因為如果這樣的習氣是長達百年傳承下來,那麼我一直堅持做到「不卑不亢、積極拓展、理性溝通」,其實就已經是很大的往前邁進了,「你已經很棒了」,我對自己說。
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2020 農曆年覺察紀錄(上)
今年的過年在去年悟出道理的基礎上再把自己往前推了一把,重要的事項紀錄如下:
先來看看自我進修與拖延症方面:
1. 我真的需要好好的去設想自己「未來自己的具體面貌(擅長的技能、從事的工作、帶來的價值)」,從十二月開始的進修生活,發現目標越明確就越會產生行動,發現過去的不成功,有相當比例來自於我對未來的自己還是三心二意。
2. 我對於時間的利用上還是過度樂觀,從 1/13 ~ 1/22 共計 10 天的時間分配來看,真正有完整做完的只有三件事,分別是:
A. 寫信給爸告知離職(共計年前花了 8 小時,年假中花了 6 小時 43 分,原本預計要花 4 小時,足足有 10 小時 43 分的落差)
B. 英文文法摘要(實際花了 7 小時 20 分鐘,當初預估時間為 3 小時)
C. 有錢人想得和你不一樣(花了 4 小時 15 分鐘,外插事件無預估時間)
扣除 C. 是臨時起意的事情,意味著真正按照計畫完成的事只有兩項。當然,比較重要的學門像是 Linux、產品經理課程我也如原訂計畫分配了足夠的時數,但卻發現離完整地完成相距甚遠,代表我對於修習這兩門知識所需的時間太過於樂觀。
其中 A. 會造成這麼大差異的「表層原因」應該是預估時長時,對信件的邏輯脈絡並沒有一個非常具體的規劃,只有大概要寫哪幾個段落而已,所以實際上寫起來會反覆修修改改,再往上推一層應該是信件中很多議題我也是邊寫邊想,包含了:
其實已經是有寫過大綱了,但比較花費時間的前兩名,第一名是:閉關的理由,第二名是:離職的原因,閉關的理由粗估前前後後可能花了五六個小時,離職的原因大概花了四個小時,其它部分加最後潤稿大概是三四個小時,由此時間發現我對於閉關的理由其實是相對不清楚的(才需要花這麼久時間),而我對於離職的原因因為在職時想得比較多,所以藉由查閱心智圖和記事本我可以較快的掌握內容,這次比較原創性的是採用多層次論述,先讓具體而客觀的原因上場,越後面出場的比較涉及主觀和價值論述,且是前面原因的根本原因,因為有邏輯上的規則性,這是我目前嘗試過後最好的論述方式。
從最終版本總結起來,閉關的原因有三:
事後發現從邏輯上應該是:先看懂風口在哪,才來決定自己要磨利哪些工具 以及 檢討自己過去的打法,接著我直接就跳到了過去一個月我達成的成就分享,這邊其實是因為沒辦法找到一個脈絡能夠很好的銜接閉關的原因 --> 實際執行的成果,所以有點小跳躍的去講,有的小成就是有切合閉關的大目標,有的則無,例如:「能確實做到控管時間和金錢花費,克服拖延症」,這點就扣著「檢討過去自己的打法」這點,且不只是檢討(上班時就有意識到可能這是癥結點),我還利用這個月以行動來證明我能夠改正這個問題; 然而花更多時間和身體對話則是有點意外的收穫,不在我當初設定的目標之中,但因為腰傷導致我不得不花多一點的時間去檢視它,雖然它多多少少和「磨利自己的工具(身體也是一種資產)」和「檢討過去自己的打法」沾得到邊。
而 B. 寫英文文法摘要當初之所以會估那麼少時間是因為之前那本文法書已經讀完過,這次只是再回去複習並將其再濃縮寫成筆記,但一回去看發現很多內容根本沒有已經讀過的印象,外加抱著一定要弄懂並加深記憶的心態,所以很多內容不只讀書上的內容,也會搜尋網路上的相關內容來觸類旁通一下,最後則是筆記本身較為耗時。相較於 B. 的部分,C. 的部分因為全程都是放在書上,沒有筆記(但有畫線 & 把一些最重點寫在便條紙上),所以時間可以縮到四小時,可做為速讀一本書的時間預估。
綜合上述,其實最花時間的是「深度思考 + 單純紀錄結論 or 透過文字表達給別人聽」,這類型的工作只能藉由平常大量的零碎時間來累積一個個預先思考好的雛形,以便真要用到時可以快速反應,因為難度最高且時間花費上最難估計,常常會成為引發拖延的原因,要克服目前只有想到「先想出一個框架,能把整個工作切成漸進式增強的小塊,然後每天做一點」這樣的方式。其次則是「深度消化知識」,就是那些我們已經讀過的東西,但要旁徵博引以求完全內化成可應用的知識,可以透過筆記 + 心智圖來達成,最不費時的是「快速瀏覽」,這個是為了日後的深度瀏覽打基礎,只要概略了解內容的梗概即可。
3. 比較理想的每天進修時間之前設定是 7.58 小時(總時長 72 小時),但實際上前六大進修項目(寫信 to 爸、英文文法、有錢人、Linux、產品思維、TutorABC)加起來總時數才 40.2 小時,遠遠低於設定總時數,經由此檢討,進修項目(平均,可能略高略低)最好的時間配置是:
「深度思考」或「深度消化」的挑兩個為主(各 2.5 小時,兩者差別是前者是產出自己的思考結果,後者是消化某一門知識,有時可以一單位的「深度思考」配一單位的「深度消化」,有時可以兩單位的「深度消化」)、一個快速瀏覽作為改變口味/ 放鬆的(1.5 小時)為輔,現階段比較有可能達到的目標為 6.5 小時 / 天,根據之前經驗,一天大概三門主題在切換就差不多了。
記住,所有需要深度思考的都不會是很短時間就能完成的,以我現在的估算習慣,起碼總時數要乘以 3 才能實際完成(例如本來預期一天內要完成,實際上會拖到三天才完成),深度消化可能略準一點,總時數乘以 2,快速瀏覽的預估會比較準一些,不需要調整。
而任務分類如下:
1. 深度思考:過去工作上或做人處事上的復盤、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明確目標)、職涯發展思考、找適合職缺、撰寫履歷 --> 大概需要 2 ~ 2.5 小時的完整時間才能有所進展
2. 深度消化:Linux、計算機網路、Vue.js、Laravel、產品經理課程、英文(含 TutorABC 和 文法)、麥肯錫問題分析技巧、哈佛教你做決策 --> 大概需要 2 ~ 2.5 小時的一塊完整時間才能有所進展
3. 快速瀏覽:與成功有約之筆記、溝通術、職場會傷人 --> 1.5 小時的時間
往後可以根據這個去排每週時間應用
Note:TutorABC 一次上課加上課前預習的時間為 50 + 50 = 100 分鐘 = 1 小時 40 分,若當天有要讀英文文法,則可合併計算為「深度消化」之項目,意味著還有 50 分鐘可以讀文法,若沒有要讀文法,則可算是快速瀏覽的項目,恰好差不多為 1.5 小時。
先來看看自我進修與拖延症方面:
1. 我真的需要好好的去設想自己「未來自己的具體面貌(擅長的技能、從事的工作、帶來的價值)」,從十二月開始的進修生活,發現目標越明確就越會產生行動,發現過去的不成功,有相當比例來自於我對未來的自己還是三心二意。
2. 我對於時間的利用上還是過度樂觀,從 1/13 ~ 1/22 共計 10 天的時間分配來看,真正有完整做完的只有三件事,分別是:
A. 寫信給爸告知離職(共計年前花了 8 小時,年假中花了 6 小時 43 分,原本預計要花 4 小時,足足有 10 小時 43 分的落差)
B. 英文文法摘要(實際花了 7 小時 20 分鐘,當初預估時間為 3 小時)
C. 有錢人想得和你不一樣(花了 4 小時 15 分鐘,外插事件無預估時間)
扣除 C. 是臨時起意的事情,意味著真正按照計畫完成的事只有兩項。當然,比較重要的學門像是 Linux、產品經理課程我也如原訂計畫分配了足夠的時數,但卻發現離完整地完成相距甚遠,代表我對於修習這兩門知識所需的時間太過於樂觀。
其中 A. 會造成這麼大差異的「表層原因」應該是預估時長時,對信件的邏輯脈絡並沒有一個非常具體的規劃,只有大概要寫哪幾個段落而已,所以實際上寫起來會反覆修修改改,再往上推一層應該是信件中很多議題我也是邊寫邊想,包含了:
- 辭職的原因到底怎麼去說比較有一個通順的脈絡
- 閉關的理由因為涵蓋了對過往自我的批判 ,到底要講到多深呢?曾經有試過一個版本是講比較詳細的,從國小一路講到出社會,但後來因為內容篇幅過多整個跑題,所以把那段整個刪掉,改用比較概略的敘述方式(但還是有講到拖延症的大概以及如何克服的訣竅),精簡版仍有大概一千出頭的文字量,主軸放在如何能確實控制自己每天的時間花在有意義的進修上(克服拖延症:沒有深度思考的習慣導致沒有明確的目標和進步策略 與 過度追求完美)、釐清出未來自己發展的三大主軸、和自己身體對話(相對較為好寫)
- 到底要不要講一些檢討的事情:由於過去十年與前一份工作還沒有完全檢討完畢,在做了略微的嘗試後發現寫起來又會展開一堆東西,所以這部分就沒有講。
其實已經是有寫過大綱了,但比較花費時間的前兩名,第一名是:閉關的理由,第二名是:離職的原因,閉關的理由粗估前前後後可能花了五六個小時,離職的原因大概花了四個小時,其它部分加最後潤稿大概是三四個小時,由此時間發現我對於閉關的理由其實是相對不清楚的(才需要花這麼久時間),而我對於離職的原因因為在職時想得比較多,所以藉由查閱心智圖和記事本我可以較快的掌握內容,這次比較原創性的是採用多層次論述,先讓具體而客觀的原因上場,越後面出場的比較涉及主觀和價值論述,且是前面原因的根本原因,因為有邏輯上的規則性,這是我目前嘗試過後最好的論述方式。
從最終版本總結起來,閉關的原因有三:
- 磨利自己的工具(專業)
- 培養起看懂風口在哪的能力
- 檢討過去自己的打法(以球員來比喻)
事後發現從邏輯上應該是:先看懂風口在哪,才來決定自己要磨利哪些工具 以及 檢討自己過去的打法,接著我直接就跳到了過去一個月我達成的成就分享,這邊其實是因為沒辦法找到一個脈絡能夠很好的銜接閉關的原因 --> 實際執行的成果,所以有點小跳躍的去講,有的小成就是有切合閉關的大目標,有的則無,例如:「能確實做到控管時間和金錢花費,克服拖延症」,這點就扣著「檢討過去自己的打法」這點,且不只是檢討(上班時就有意識到可能這是癥結點),我還利用這個月以行動來證明我能夠改正這個問題; 然而花更多時間和身體對話則是有點意外的收穫,不在我當初設定的目標之中,但因為腰傷導致我不得不花多一點的時間去檢視它,雖然它多多少少和「磨利自己的工具(身體也是一種資產)」和「檢討過去自己的打法」沾得到邊。
而 B. 寫英文文法摘要當初之所以會估那麼少時間是因為之前那本文法書已經讀完過,這次只是再回去複習並將其再濃縮寫成筆記,但一回去看發現很多內容根本沒有已經讀過的印象,外加抱著一定要弄懂並加深記憶的心態,所以很多內容不只讀書上的內容,也會搜尋網路上的相關內容來觸類旁通一下,最後則是筆記本身較為耗時。相較於 B. 的部分,C. 的部分因為全程都是放在書上,沒有筆記(但有畫線 & 把一些最重點寫在便條紙上),所以時間可以縮到四小時,可做為速讀一本書的時間預估。
綜合上述,其實最花時間的是「深度思考 + 單純紀錄結論 or 透過文字表達給別人聽」,這類型的工作只能藉由平常大量的零碎時間來累積一個個預先思考好的雛形,以便真要用到時可以快速反應,因為難度最高且時間花費上最難估計,常常會成為引發拖延的原因,要克服目前只有想到「先想出一個框架,能把整個工作切成漸進式增強的小塊,然後每天做一點」這樣的方式。其次則是「深度消化知識」,就是那些我們已經讀過的東西,但要旁徵博引以求完全內化成可應用的知識,可以透過筆記 + 心智圖來達成,最不費時的是「快速瀏覽」,這個是為了日後的深度瀏覽打基礎,只要概略了解內容的梗概即可。
3. 比較理想的每天進修時間之前設定是 7.58 小時(總時長 72 小時),但實際上前六大進修項目(寫信 to 爸、英文文法、有錢人、Linux、產品思維、TutorABC)加起來總時數才 40.2 小時,遠遠低於設定總時數,經由此檢討,進修項目(平均,可能略高略低)最好的時間配置是:
「深度思考」或「深度消化」的挑兩個為主(各 2.5 小時,兩者差別是前者是產出自己的思考結果,後者是消化某一門知識,有時可以一單位的「深度思考」配一單位的「深度消化」,有時可以兩單位的「深度消化」)、一個快速瀏覽作為改變口味/ 放鬆的(1.5 小時)為輔,現階段比較有可能達到的目標為 6.5 小時 / 天,根據之前經驗,一天大概三門主題在切換就差不多了。
記住,所有需要深度思考的都不會是很短時間就能完成的,以我現在的估算習慣,起碼總時數要乘以 3 才能實際完成(例如本來預期一天內要完成,實際上會拖到三天才完成),深度消化可能略準一點,總時數乘以 2,快速瀏覽的預估會比較準一些,不需要調整。
而任務分類如下:
1. 深度思考:過去工作上或做人處事上的復盤、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明確目標)、職涯發展思考、找適合職缺、撰寫履歷 --> 大概需要 2 ~ 2.5 小時的完整時間才能有所進展
2. 深度消化:Linux、計算機網路、Vue.js、Laravel、產品經理課程、英文(含 TutorABC 和 文法)、麥肯錫問題分析技巧、哈佛教你做決策 --> 大概需要 2 ~ 2.5 小時的一塊完整時間才能有所進展
3. 快速瀏覽:與成功有約之筆記、溝通術、職場會傷人 --> 1.5 小時的時間
往後可以根據這個去排每週時間應用
Note:TutorABC 一次上課加上課前預習的時間為 50 + 50 = 100 分鐘 = 1 小時 40 分,若當天有要讀英文文法,則可合併計算為「深度消化」之項目,意味著還有 50 分鐘可以讀文法,若沒有要讀文法,則可算是快速瀏覽的項目,恰好差不多為 1.5 小時。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