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近期桌球領悟

- 對方如果發側旋系列的球,只要往反向發力,某種程度可以阻止球的出界,此時也要借助引拍和微調拍面角度去達到壓制球往外飛的弧線,但記得重點不是發大力,而是瞬間收縮的速度,其實時機對的話輕輕點球就出去了,要結合下面那項看

- 發力之前記得要引拍(往發力反向扭轉腰),哪怕只是一點點,這對提升球質和進球率非常重要,我以前發力都是直接從身前 45 度擊球,這樣幾乎都沒有引拍(可以想成以前是從零度揮到45度, 但實際上是要從 -22.5 度揮到 +22.5 度),導致我發力借用的部位只有手,而腰和大腿幾乎沒用到,這樣會不好咬球且質量很低,就是引拍等球的那段時間會讓咬球變得更扎實,且用力能借助的肌群更多 --> 我得一定程度的修正我的擊球構型

- 記得小臂收縮的不同會導致球的軌跡不同,想讓軌跡低點,收縮就要快一點


5/27(三)補充:

我發現之前正手拉球進球率不高的原因,其實比較偏向我的腰沒有「扭轉」,比較多的是右大腿的壓低去「模擬」轉腰的動作,外觀看起來都很像,但實際上造成的效果差很多,前者是一個右下方到左上方的「垂直方向運動」,後者是一個從後方旋轉到前方的「水平方向運動」,給球施予的力量不同。從自己打球後身體的感覺知道,其實我沒什麼動腰。

不是說不能壓大腿,而是壓大腿蓄力的同時,腰應該也要扭轉,否則發力方向會變形,這也是為什麼我拉球不是出界(發力方向向上)就是高吊後觸網(手缺發腰部支撐,當球沒有往前力道時單用手硬發力,此時前臂大臂整個僵掉)的原因。

轉腰等於是手部最終端發力的前導站,有了轉腰前臂才能順利瞬間甩出去,否則單靠前臂力量很快就會力竭,只有轉腰才能讓力量的配比回到正常的 腰7:手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