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近期桌球領悟

- 對方如果發側旋系列的球,只要往反向發力,某種程度可以阻止球的出界,此時也要借助引拍和微調拍面角度去達到壓制球往外飛的弧線,但記得重點不是發大力,而是瞬間收縮的速度,其實時機對的話輕輕點球就出去了,要結合下面那項看

- 發力之前記得要引拍(往發力反向扭轉腰),哪怕只是一點點,這對提升球質和進球率非常重要,我以前發力都是直接從身前 45 度擊球,這樣幾乎都沒有引拍(可以想成以前是從零度揮到45度, 但實際上是要從 -22.5 度揮到 +22.5 度),導致我發力借用的部位只有手,而腰和大腿幾乎沒用到,這樣會不好咬球且質量很低,就是引拍等球的那段時間會讓咬球變得更扎實,且用力能借助的肌群更多 --> 我得一定程度的修正我的擊球構型

- 記得小臂收縮的不同會導致球的軌跡不同,想讓軌跡低點,收縮就要快一點


5/27(三)補充:

我發現之前正手拉球進球率不高的原因,其實比較偏向我的腰沒有「扭轉」,比較多的是右大腿的壓低去「模擬」轉腰的動作,外觀看起來都很像,但實際上造成的效果差很多,前者是一個右下方到左上方的「垂直方向運動」,後者是一個從後方旋轉到前方的「水平方向運動」,給球施予的力量不同。從自己打球後身體的感覺知道,其實我沒什麼動腰。

不是說不能壓大腿,而是壓大腿蓄力的同時,腰應該也要扭轉,否則發力方向會變形,這也是為什麼我拉球不是出界(發力方向向上)就是高吊後觸網(手缺發腰部支撐,當球沒有往前力道時單用手硬發力,此時前臂大臂整個僵掉)的原因。

轉腰等於是手部最終端發力的前導站,有了轉腰前臂才能順利瞬間甩出去,否則單靠前臂力量很快就會力竭,只有轉腰才能讓力量的配比回到正常的 腰7:手3。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做事要成功的秘訣(?)

最近花了很多時間寫履歷,也就不免想到很多過去的事
對照現在很多朋友的成就,再思考「我們究竟有什麼差異」
剛剛突然有了一些想法:

我或許是把太多能量耗費在「感到自我懷疑」、「感到懼怕」上了
而其實一開始大家的起點都差不多,但成功者有著相對平穩的心情
面對問題抱著「去解決它就對了」的心態,把問題具體化
較少無限上綱到自我懷疑的境地,這樣的差異累積久了
就會變成成就上巨大的不同

--> 成功者並不是不會有恐懼,而是他們強迫自己透過行動和思考去消弭恐懼


2020年5月13日 星期三

壞習慣

為了進步,我們不應該讓意見停留在「這不對勁」的層次
不論是給予別人的意見,或是我們自己的想法
我說這話是因為從小收到的反饋意見都相當的片面
而在自己的思想體系尚未成熟的情況下,接收這樣的意見其實是沒有幫助的
尤其是這樣的意見可能來自於長輩、師長... 等權力不對等的對象
你只知道「他們不高興」,但不知道確切的原因
或者,你只知道他們口頭上說的表象原因,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
我是到了很大,透過別人的反饋才知道原來自己也有這樣的習慣
透過反思,才意識到這樣的習慣來自於家族的文化 DNA
所以現在的我會總要求自己「再想深入一點!」
我認為有用的意見至少包含幾個要件:

  1. 精準描述要給予建議的整件事,包含明確的定義、因果關係推導,為什麼你(給建議者)覺得這樣不好,而不單純只是個人價值觀,或甚至是直接叫對方不要這樣(當然如果這件事是弄得你個人不舒服那就是另一回事,那就不是給建議了,而是互動上的調整溝通)。
  2. 對於建議給出操作性描述,而不只是空泛的講一個形容詞(例如:我覺得你太散漫,應該積極一點 --> 我覺得你可以試著定一些計畫,讓自己的生活有明確的目標,然後再來一起 review 他寫的計畫)。
  3. 盡可能不要帶太多情緒,等自己情緒過了再去說,因為人的大腦絕對是先感受到情緒,而情緒會導致對方使用情緒來回應,而不是用理性(除非對方有受過特種訓練),所以整件事會演變成在吵架或是防禦。

先聲明,當然一般人沒有義務要給非親非故的人意見,我上面指的是對你關心的人,你想要他好,或是你想在公司有所建樹,就不能只丟一句話,那對事情沒有太大的幫助。

2020年5月5日 星期二

你認得你自己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AoClkHLbw

妹妹傳來一段影片

是演員樊光耀(老師)的 TED Talk
裡面只講了一個鏡子的寓言故事
以「你多久沒有好好看著鏡子裡的自己了?」開頭
我不曉得這個故事有沒有標準意義,或是有點像墨漬測驗那樣的東西
你說它是什麼就是什麼,底下留言也沒有廣受認同的解答
索性就憑感覺去感覺吧!

以我個人的人生閱歷來說
我覺得他在暗喻人生的四個階段
一開始我們的世界很單純,而當時的我們也很純粹
我們愛照鏡子,欣賞這上天的傑作,仔細呵護鏡子中的自己
就像蔣勳說的「年少時往往是跟自己談戀愛」(好像是孤獨六講裡)

接著稍微長大了,因為開始進入社會,腦中開始有了一些世俗的標準
和標準相比之下,這時我們看鏡子裡的自己,就會發現沒有以前那麼美好了
於是我們開始追求一些物質的東西(這邊花大錢請工匠可能是暗喻化妝、整形、買名牌)
認為透過這些物質讓自己能看起來更美好
「把鏡子修小以便自己比例大一點」
--> 指的是這個階段的人只看得到自己,任何所作所為想得都是「我我我」
「不斷的修整鏡子」
--> 指的也差不多,就是不斷的形塑「想要看到的自己」

後來他遇到小男孩,在照鏡子的他身上看到以前自己的影子
然而小男孩一點也不了解這面鏡子的價值,「碰」一下就打碎了
我想這邊暗喻的或許是當我們有了下一代
教養他們的過程中,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摧毀我們原先自認為完美的形象
逼迫著我們用新的角度去看待自己,不再過度關注自己(不再照鏡子)
而是把目光轉向外,透過別人的眼神、話語、對待當中去重新形塑自己
就這麼時光匆匆數十年

最後他為了躲避「鏡子(怕照出來的自己不好看)」所以離群索居到森林裡
結果他從河水倒映出的自己赫然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年少時候的那種純粹的美好,所以笑了
我想他最後頓悟到其實重點不是「鏡子好所以照出來好看」
而是自己是否安適自在,只要自在,那麼任何能反射的物體都是最棒的鏡子

這個故事中的「鏡子」應該指的就是「期待中自己的樣子」
故事主人翁奮鬥了一輩子終於達到期待中自己的樣子
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中間會受到社會眼光的挑戰)
最後見山又是山(又能在社會框架中找回自我 --> 這也是我現在在努力的)
如果夠努力的話,我們的生命軌跡應該會是像這樣

其他想法:

1. 自己不存在於鏡子裡,自己其實存在於,在生活中對自己的忠實 --> 「你能不能直視自己三分鐘?」

2. 我們勢必會有必須和年少那個完美自己分離的時候,像我現在就處於這個階段。

3. 在這個資本主義社會裡,交換價值凌駕一切,幾乎每個人都只是被社會貼上一些功能性標籤看待,很多時候人的獨特性被破消失了,每個人都會在差不多的年紀被社會詢問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問題「你對社會有什麼用?」,越有用的往往就會收入越高,過上越好的生活,反之則在基層掙扎,個人那些沒有效益的獨特性就失去了解的價值。這也呼應了一開始樊老師引述村上村樹的話:「每個人都很想要說話,可是他們想要說的話往往都沒什麼內容,我也是其中之一」,每個人都有話要說,但因為追求利益極大化,所以這些 99.99% 沒有實質效益的話語都被強迫消音了(小卒沒有發言權),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可能會被當成藝術作品的材料吧!

4. 歷經社會的洗禮,如果夠堅強和幸運的話,我們還是能找回那個自己喜歡的樣子,只是這時我們又多了一層對於社會運作邏輯的理解,能夠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你說看看

每天都要成長 和 隨時都可以重新開啟是同一件事嗎?

嗯... 先講結論,我認為這句話本身立場是中立的
所以完全得視說這話的人過去的表現而定
如果從這個人的成績發現總是虎頭蛇尾,甚至做出一些損人利己的事
那這句話之於這個人就是荒誕的

我不喜歡以隨時可以調整為藉口,一直做為自己沒有深思熟慮的擋箭牌
一個人往前行的路上,勢必會跌跌撞撞,碰到各種要修正的事
我同意人會一直帶著疑問活著,但關鍵是:
「犯傻是有限度的,一旦做過某種程度以上的蠢事,就要為自己的愚蠢負責」
也就是說,蠢是你家的事,別人沒有義務要無條件寬容你
「啊!我不知道這樣做會傷到你」
「啊!我不知道這樣做事情會搞砸,爛攤子你們處理囉,掰!」
「啊~ 我只是心情不好找個人捅一下,不曉得這樣會死人」
我對自己曾經做過的事、犯過的錯也是同樣程度的自責
你唯一能做的是誠心誠意的表示歉意、清晰的總結問題所在確保不再重蹈覆徹

在我看來:
每天都要成長,和我做了很多令人不爽的事但一筆勾消吧,是不能劃上因果關係的
每天都要成長 --> 我現在講的東西將來一定會被推翻 --> 所以我不用為這個負責,是一種謬論

前陣子才看了電影「武俠」的影評
陳可辛導演在這部商業電影裡點出的最深刻兩個議題都是關於「罪」:

  1. 人沒有「自性」,一人犯罪,其實全社會都是共犯
  2. 一個人做了很多壞事,但他後來金盆洗手,隱居埋名成另一個人,那麼他的罪就洗清了嗎?

這兩個議題都頗有爭議性,你說看看

2020年5月2日 星期六

晚上和妹通電話的摘要

有幾個點是一直反覆出現的概念,算是我社會打滾這麼一圈最重要的幾個轉念吧:
  1. 要去做,不要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因為行動 --> 解決問題的循環可以帶著你前進,但幻想只會帶著你往自己封閉的角落鑽深,行動可以破糾結。日本處理颱風事件的經驗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即目標要清楚,然後就是嘗試各種解決方法。
  2. 要界定清楚問題所在你才能嘗試去解決它,很多人分不清楚單純的情緒(杏仁核綁架)和客觀上問題的差異,很簡單,如果你只知道前者,那你基本上無法解除它,後者則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可以透過行動去影響的。
  3. 在未來的時代中,努力得正確比努力的力度可能更重要。而努力的正確則仰賴於正確的情報和思維方式。
  4. 以前人想事情的方式是線性思維,即一點一點累積,但這個時代黑天鵝事件的發生頻率會變大,所以更適用指數型思維,即如果找到正確的機會(會越來越多),那你的財富就不是一點一點跳,而是突然在一個機緣翻十倍、百倍,我現在就是在厚植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讓自己 (1) 能夠看到機會 (2) 看到機會有實力可以抓住。我覺得一切從開始鍛鍊獨立思考力開始。
  5. 對於四年級生來說,除非職業使然,他們可能不習慣「多觀點」思考,很多人會把主流媒體的觀點直接就當成自己的觀點,對事情表現出強烈的傾向又說不出一個可追溯源頭的道理(或是直接就引述別人的話作為自己的觀點),而仍覺得自己很客觀。
  6. 一旦你了解別人為何會這樣想,並且承認那些就是人性的一部分,你就不會常陷入對立中,而是能從更全面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可能和人的相處上也會圓滑一些。
  7. 承認自己很多時候是侷限的、無能力的,其實你肩膀的壓力會小很多,而從這些「承認」中長出來的洞察和能力,很可能才是比較實質客觀的東西,這些實質的洞察和後續的努力會讓你升起力量。我自己以前也是會隱約覺得自己最厲害、最對,但現在把這些想法放下後整個人柔軟不少。
  8. 經過了十年,我發現:你不是有錢後才會變快樂,而是變快樂後才會有錢。「錢」是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總量或帶來價值的「其中一種」體現方式而已。
  9. 其實人的一生時間很長,如果把這些時間都拿來實現一個目標,你幾乎一定會成功,可惜的是大部分人要不是完全沒目標,再不然是目標不明確,或是一直更換目標,所以最終一事無成。

2020年5月1日 星期五

中國直板握拍心得

最近領悟了中直該怎麼握,在處理球、發球以及反手快撕上都上了一個檔次
所以紀錄一下心得,以免後來忘記

要握得正確,有幾個比較關鍵性的「感覺」要記住:

  1. 直拍橫打時,記得是要「吊腕」的,即拍面其實是橫向擺,拍柄並非和虎口方向平行,而是有一個夾角,吊腕得越多,手腕的靈活度會越大,有利於反拍時利用手腕引拍加大摩擦行程。
  2. 打正手時一樣,右手食指輕觸拍肩,不要像日直那樣深扣(當然如果你手指很長那還是要扣, 我的話是幾乎完全不用往內扣, 伸直就好),越放鬆拍面調整越靈活,右手大拇指則施比較大的力穩住拍面,會有點像使筷子的那種感覺,是以食指和大拇指的交互調節去調整板形。
  3. 記住不論正手或是反手,中直其實比較像橫拍,拍面都必須是橫向放,那個威力才會出來。
  4. 以手指可以靈活運動為原則,食指大概第二指節和拍肩接觸。
如果按照上述的方式持拍,觸球、摩擦感會好很多,反拍的揮拍行程也會長很多(會很自然的用出手腕製造引拍行程),我在推估一些進階動作,例如:反手擋、反手擰也都是奠基於握拍的正確性。

再來就是要記得發力時不要聳肩,不要用胸肌、三頭這塊去打球,更多的應該是靠二頭瞬間制動發力才能製造摩擦,腳步要為腰部和手部發力製造出正確的相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