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網路人 但說實在這次去對於我產業相關的觀察不多
我既沒有這方面的安排 接待我的伯伯也並非從事相關產業 所以不意外
但有件事值得一提 他們現在的數位相機已經非常普及
不論何種階級的人 幾乎家家都有一台 而展館的東西無論看得看不懂
反正就跑去和它合照就對了 台灣有一段時間也是這樣
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 我們也開始提升照片的質 一如提升旅遊的質
他們現在還在"我到過"哪裡哪裡的年代 而非"我體驗過"什麼什麼的年代
anyway 這樣產生的數位相機內需市場是大的 製造出的圖片量更是數以億計!
或許有很大的商業模式藏在裡面 值得我們去發想
另外現在是smart phone在這邊還不夠普及 要是有一天普及到像數位相機的程度
那麼世博或許可以出一個LBS 或是擴增實境的導覽
不僅能節省大量的導覽人力和地圖印製的錢
還能讓參與的人即時查看過去意見/發表意見
最後我認為排隊實在是件曠日廢時的工作
想想世博一天有幾十萬人在排隊 每個人花兩個小時就好
所耗費的就是幾十萬小時的時間 這樣的時間不知道可以完成多少事呢
而排隊時引起的推擠 可能爆發的糾紛 和體力不支也是一大社會成本
所以我便在排隊時苦思解決之道 想到一個來拋磚引玉一下
首先每張票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編號做為識別
入園後便可以該編號進入預約系統 提交你想看的場館
終端電腦會進行計算 對照每個場館每半小時可以消化的平均人數
合理安排每個人的進場時間 發送訊息給每個人
這樣每個人就可以在指定時間到分配好的場館憑票入場
序號不合的就無法進入 若是報到人數太少
一方面可以取消特定序號的預約資格 二方面可以即時發出廣播
通知說現在某某館還可開放多少人入場 先到先贏這樣
如此民眾便可有效率的利用在園區內的其他時間
若一個館真的在一天內無法消化掉這麼多人
那麼便以抽籤(電腦亂數)的方式來決定哪些人可以進場
還是不失為一個公平的做法
怕忘記 這邊先寫起來
我們第一天去的場館順序: 城市足跡館 乘坐L5渡輪
義大利館 台灣館 亞洲聯合館三(含寮國 緬甸 阿富汗) 越南館
最後想去沙特(沙烏地阿拉伯) 但已經截止排隊
第二天的場館順序: 美國館 捷克館 希臘館 德國館
遺珠之憾: 西班牙館 法國館 瑞士館 沙特館 日本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