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個性是會一直捧著那些我認為重要的問題(多半關乎人性)
在想到的時候拿出來再次琢磨
而我的生活中很多人沒有辦法做到「陪伴」
意即一聽到這個話題,就會顯露出不耐,甚或是直接說「這個上次講過了」
直接就要求如果沒有新結論,這件事就不要再說
從邏輯上這樣的想法當然有道理
只是針對那些我覺得夠格的、視為一起探索夥伴的人
面對一些重要的議題,怎麼會表現出這麼的不耐?
我以為我的行為已經表現出我對事不對人的慣性
我有興趣的是琢磨事情背後的脈絡,而非要針對個人去做制裁
過去有很多反覆困擾我的問題,一但想通我就不再提的紀錄
正是因為這些所謂的「道理」想通後,後續再遇到「相同結構」的事情
就可以用最有效率、不會造成負面情緒的手法應對,能夠帶來巨大的效率優勢
所以我才如此重視反覆的思考、詰問
我很慶幸現在仍保持對於事情的好奇心(只是別人會覺得我問出來的問題很怪),我想我衰老的速度比較慢,或許跟我總是保持對事物的好奇有關(再來是要簡化生活,常保心情的平靜),如果要問問題,我絕對是對任何話題都可以問出一狗票問題,只是回答者可能會覺得奇怪(?總之我問問題時有較高的比例引起講者的困惑)。除了好奇心,另外一點則是了解了世事結構後,大幅度的包容和善意!我是那種想通「反正這件事/這個人就是這樣(當然背後的脈絡我已經了然於心)」,就會主動去找因應之法的人,同時也盡量顧及當事人的面子,總之儘可能做到圓融這樣。
我覺得可能要改進的點:
1. 雖然談到興頭上突然發現當下這件事又扣回某一個深刻的問題,但仍思考後再說,問正向的問題,避免陷入太過直接「對人的批判」,因為一般人絕對是把對人的批判當成是負面言論。
2. 多觀察、多思考,少公開批判,長期下來智慧會是我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